>>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8 -> 建设新海原 -> 海原城事
张堡村:办起企业群众“双赢”生产“车间”
2020-05-14 08:46:37   
2020-05-14 08:46:37    来源:中卫日报

  5月11日,海原县七营镇张堡村10组建档立卡户张发荣、杨天星、杨天坪等人有说有笑地到苹果园里去整地。他们原来经营自家果园,一亩地一年产的果换不上500块钱,有时连施肥的钱都搭上了,群众宁肯外出务工,也不愿在果园里投入。今年,村上将这个组的1700亩果园统一流转给招商来的合作社,张发荣们照样在地里干活,一天能挣100元左右,一年少说也能挣个上万元。“像这样在家门口挣工钱的群众目前在张堡村有200余人。这是我们村通过招商引进项目,利用企业资金、技术优势调整产业升级,给农民开辟增收的新路子,也是为建档立卡户脱贫兜底的一条新措施。” 张堡村党支部书记延世万说。

  张堡村是海原县七营镇一个条件相对落后的行政村,全村881户3210口人。近些年,村上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务工,多数在城里落了户,家里的承包地都撂荒了。不能出去的群众只能沿袭种植品种老化的枸杞、玉米,产量低、品质差,在市场上没有竞争的优势,所以,群众增收的路子窄。尤其是建档立卡户底子薄,家里病残多,外出务工拖累大,增收困难多。据统计,目前,全村还有12户44人没有摘掉贫困帽子,面对今年年底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要求,镇、村两级干部积极想办法,去年引进了客商王明坤,村上前期把3000多亩土地流转给他,他利用合作社的机械、技术、资金优势,集中连片种植瓜果、蔬菜和杂粮,同时兼养家禽、肉牛等。在他开发建设的同时,主要吸纳乡亲们务工增收。长年吃低保的建档立卡户范克思在王明坤的资助下贷款购买了一台拖拉机,在合作社里干活,每天收入500多元,一年下来就基本还清了货款。建档立卡户延世汉、王明珍等去年务工每家收入都接近2万元。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七营镇和张堡村两级干部考虑如何让群众尽量能在当地务工增收,避免外出。他们和海原县农业、水利、扶贫等部门联系,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村上出面将几乎荒芜了的1700亩苹果园以优惠的条件流转给客商王明坤,支持他集约化开发管理,带动村上的贫困户和群众务工增收。合同签约后,王明坤就从甘肃请来了技术人员修剪果树,全面整理果园、淘汰病死果树,添栽新品种,并修复道路、水渠、安装滴灌设施等。

  如今,曾经被遗弃的果园和撂荒的土地有了生机,村上优先安排建档立卡户进园务工,大多数都被招录为合作社的员工,每天上下班挣工资。镇、村两级干部在帮扶贫困户的同时,想方设法为客商服务,帮他协调项目、投资等难题。用海原县委书记徐海宁的话说:“要真心诚意帮企业在村上办起能赢利的生产‘车间’,这样才能平稳带动乡亲们脱贫奔富路。”(通讯员 胡晓琳)

【编辑】:马楠
【责任编辑】:马丽娟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