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8 -> 建设新海原 -> 文字头条
海原:擘画“十四五”宏伟蓝图
2021-03-03 13:53:58   
2021-03-03 13:53:58    来源:中卫日报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为走出一条转型追赶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海原县擘画了一幅更高质量、更有温度、更富活力的“十四五”宏伟发展图景。

  “十四五”时期,海原县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政治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三条生命线”。主要预期目标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较大缓解,经济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2025年达到119.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

  “十四五”时期,海原县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创新接续发展支持政策,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村帮扶机制,落实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持续加大移民搬迁安置区后续扶持发展力度,聚焦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件事,确保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支持已脱贫人口广泛参与特色产业发展。扎实推进消费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提质增效。提升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质量和水平,完善华润定点帮扶和部门(单位)结对帮扶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等行动,巩固脱贫成果。

  聚焦“一主四特”发展思路,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突出建设农业生产集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试验示范基地、规模化养殖场等生产载体,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着力打造国家级肉牛产业示范县、自治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自治区小杂粮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西北马铃薯优质种薯繁育基地和西北绿色农产品重要生产基地。到2025年,实现“人均一头牛、产值百亿元”的目标,滩羊饲养量达到115万只,饲草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小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枸杞经果林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特色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一主四特”标准化产业程度占比达到85%以上,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坚持产业升级发展主线,重点培育发展肉牛养殖及肉牛屠宰及深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风机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持续发挥新能源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适度发展新型建材、农机加工、轻纺服装、皮革加工等特色轻工业,到2025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12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亿元。支持文旅集团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和资产,创建天都山4A景区,培育三星级农家乐30家,申报菜园古村落、贺堡河流域梨园风情区入选中国美丽田园、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创建国家级和区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到2025年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5%。

  “十四五”时期,海原县将以“两轴五区”为总框架,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城乡市政道路、住房保障、绿化亮化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25年城镇化率达到45%。建成特色小镇5个、美丽集镇5个、美丽村庄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25个,完成抗震宜居农房提升改造1万户,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实施天都山至华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宁夏中部干旱带西安供水工程、新能源装备制造及智慧运维基地、宝中铁路(海原段)复线工程、寨科至海兴高速公路、南部水源涵养工程、县城旧城改造、海原县天然气一体化综合利用“八大工程”,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海原现代化建设。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推进生态综合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培育生态产业,以“三山一河七流域”为抓手,实施水源涵养、草原生态修复、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3.22%,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稳定在66%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6%,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市贡献海原力量。坚持“四尘”同治,新建清洁煤配送中心7个,推动大气污染高效防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95%以上。到2025年,创建自治区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5个,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百姓。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学校布局,均衡配置教育优质资源,新建中小学及幼儿园32所,改扩建中小学41所,有效化解“大班额”。不断加强校园治理,强化“互联网+教育”建设,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医疗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全县医疗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改扩建乡镇卫生院5个,新建医养结合专科医院2家、国家级鼠疫监测点3个。实现更充分就业,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提升就业质量,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和培训体系。到2025年培育创业实体2500个,创造新岗位5000个,创业培训2500人,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达到2.5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0.5万人,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7万人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生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临时救助,持续提高保障标准,建立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与城乡低保标准同步动态调整机制和低保渐退机制,加强困境儿童权益保障,提高老年人服务质量。健全退役军人保障制度,持续完善抚恤优待政策,加强退役后职业技能培训,深化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改革,做好社保接续工作。到2025年,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部建成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军人安置率达到100%。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行“互联网+文化资源”,打造数字化服务业态,建设数字文化馆图书馆。着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改造提升18个乡镇文化馆图书馆分馆、150个村文化服务中心、100个文化大院,建设12个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新建海原县图书馆、海兴开发区文化馆、海兴开发区3D影剧院。大力实施“书香宁夏”工程,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深化“放管服”改革,紧紧围绕社会关注度较高、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大力压减申报材料、审批环节、办理时限,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科技项目形成机制,优化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财政科技投入保障机制。

  宏伟蓝图已绘就,前进步伐必将更加坚定。未来的五年里,海原县必将砥砺奋进,御风前行,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作出贡献。 (全媒体记者 张虎)

【编辑】:闫文丽
【责任编辑】:闫文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