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8 -> 建设新海原 -> 文字头条
开启协作新篇章 掀起“山海”新浪潮
——闽宁协作催化海原乡村振兴“乘法效应”
2022-02-15 09:59:21   
2022-02-15 09:59:21    来源:中卫日报

  1月24日,记者在海原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外科看到,闽宁协作专技队医疗专家孟敏君正和当地医护人员交流住院患者拍的片子。

  自2021年8月30日来到海原县后,对口海原县农业农村局的专技队工作人员吴粉蓉、黄殿盛、陈加川积极参与西红柿、小杂粮等农产品、农业机械推介及科技创新技术宣传活动。

  ……

  这只是闽宁协作中对口帮扶海原的一个缩影。目前,69名福建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在海原县党政机关、职能部门等领域开展帮扶工作,用实际行动续写着福建和宁夏的“山海情”。

  在闽宁协作中,漳浦、海原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深化对口协作,漳浦县共发动17个乡镇、31个村(社区)、35家企业、16个社会组织结对海原县17个乡镇和31个深度贫困村,实施83个产业民生项目建设,全力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2016年以来,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要求,漳浦县委、县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把海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把海原脱贫当成自己的政治任务来抓,主动担责、倾心帮扶、无私援助,先后选派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与海原干部群众一道,汇聚力量战“贫魔”,调动资源拔“穷根”,累计投资1.71亿元,实施项目93个,为海原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

  漳浦的帮扶故事也成为海原各族干部群众口中的动人佳话,“脱贫不忘共产党,致富不忘福建人”已成为海原干部群众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共识。通过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海原县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山海情缘没有终止。

  今年以来,海原县委、县政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抢抓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重大政策机遇,持续深化闽宁协作,立足海原县实际和“十四五”闽宁协作发展规划,按照“22106”的发展思路(即:建好“闽宁科技园”和“闽宁菌菇园”两个园区,培育做大闽宁加工业和闽宁现代农业两个产业,共建10个闽宁乡村振兴示范乡村,健全完善联席推进机制、细化实化结对帮扶机制、强化产业带动机制、健全互学互帮机制、建立企业联系帮扶机制、建立协会社会组织联系帮扶机制6项工作机制),逐步推动海原·漳浦对口协作由原来单方面的无偿帮扶向双赢协作转变,走出了一条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新路子。

  “闲置的牛棚种上蘑菇,收入还挺好!”日前,在海原县三河镇富陵村,村民马成荣看着满棚菌菇茁壮成长满怀感激:“多亏福建援宁干部教我们学会了种蘑菇,才增加了这份收入。”

  2021年,第十三批福建援宁工作队海原工作组成员经过实地走访考察,发现富陵村肉牛养殖业已探索出适合发展的“出户入园”模式,划拨闽宁协作专项资金301万元,对富陵村闲置牛棚进行改造,通过统一提供菌棒、开展技术指导、协调销售,培养了23户菌菇示范户,推广种植菌菇200棚,引导和帮助村民发展菌菇产业,推动实现资源再利用。富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成军算了笔增收账:“预计每户纯收入可达到1.6万元,两个周期收益可达3.1万元,有效提升了百姓收益。”

  此外,依托在闽劳务培训基地——漳州科技学院、闽宁科技园、扶贫车间等载体,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教学、以工代训等,开展交流培训、岗前技能培训、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

  确保每名贫困劳动力掌握1至2门技能,实现就地就近务工。

  马风花是史店乡史店村扶贫车间的一名工人,2020年通过村上组织的劳务培训,进入车间工作,从一名家庭妇女变成了一名产业工人。谈起如今的变化,马风花激动地说:“我家就在扶贫车间附近,在这儿上班挣钱,实现了就业和顾家两不误,我很满意。”

  海原县闽宁纺织园就是闽宁协作的结晶。自创办以来,从最初的一家工厂,已逐步扩大发展到落户3家产业链企业,同时在周边乡镇成立了6个扶贫车间。园区企业承载“建设宁夏、服务海原”的社会责任。2017年至2021年,共吸纳各族群众近千人在纺织园就业。

  2021年,海原县共投入闽宁帮扶资金7000万元,重点围绕闽宁产业园建设、闽宁示范村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及配套、消费帮扶、劳务协作、干部人才培训等方面6大类24个项目加大资金支持。截至2021年底,已全部完工项目24个,支付6678万元,资金支付率95.4%。漳浦县捐赠社会帮扶资金1500万元已全部到位。“点对点”输出2406人,在东部稳定就业农村劳动力1049人(其中脱贫人口237人)。实现消费帮扶销售额2.13亿元。同时,围绕海原“一主四特”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发展需求,漳州市从全市11个部门选派24名专技人员来海原开展人才支援,漳浦海原两县先后分8批选派88人专技人员开展互学互助对口协作,逐步形成全方位、多类型、宽领域的人才支援大格局,走出一条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

  闽宁协作,山海共计。2021年12月3日,海原县—漳浦县党政领导干部互学互助座谈会召开。双方形成共识,站在新发展阶段的新起点上,将紧紧围绕两县协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创新协作方式,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领导互访交流、镇村对口协作协议落实、消费帮扶、人才交流、劳务协作等方面加强协作,产生乘数效应、蝶变效应,推动两地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发展。

  展望未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闽宁携手,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在海原续写新的“山海情”。(全媒体记者 马彦军 李洋

【编辑】:闫文丽
【责任编辑】:闫文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