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原县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目标,抓机制、谋项目、推活动,纵深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
海原县高度重视文明实践工作,建立一系列制度机制,推动文明实践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各实践所(站)配备宣传委员和宣传干事,组建联络群,形成联络队伍,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确保工作内容传导快速、准确、全面。同时,对各实践所(站)开展活动情况采取随机抽查、专项交叉督察,组织观摩学习,提升工作质效,引导督促实践所(站)结合“我们的节日”等重要节点常态化派送“文化套餐”。
依托理论宣讲志愿队伍,海原县通过微宣讲、微党课的形式,组织百姓名嘴、理论宣讲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机关校园进行宣讲,让党的理论政策入脑入心。开展“一刻钟”宣讲,推进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落实,用乡音传递党的好声音。丰富实践活动,在“每月一主题、每周一活动”总体推进基础上,采用小切口、大纵深,把“微实践”作为主要切入点,推进服务群众精准化、便捷化、常态化。各志愿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及农家书屋等阵地,结合基层治理重点工作,开展“敲门行动”,帮助处理邻里纠纷,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召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培训会议,围绕测评指标、测评标准、测评内容,详细讲解文明单位创建各项任务应该怎么干、档案资料如何归类整理以及实地考察要注意什么,进一步凝聚文明创建合力,助力文明单位创建。
海原县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群众的思想特点和生活习惯,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目标,常态化开展活动。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带头走访慰问困难户,送棉衣、送被褥,叮嘱群众注重身体健康、注意用火用电安全,以真情暖人心、以服务聚民意。成立农机服务队,广泛宣传,让村民知晓焚烧秸秆的危害及秸秆回收的政策,安排专业人员到田间地头收集秸秆并进行回收,使群众的“秸秆愁”变成“致富草”。
今后,海原县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市关于文明实践工作部署,全面做响做精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做优做深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模式,做强做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奋力推动文明实践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媒体记者 范本哲 马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