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是城市竞争力最具价值的金字招牌,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海原县在奋力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行动中,文明之花已然绽放,文明符号随处可见,文明新风城乡吹拂,一个处处流动着爱与和谐的新海原在创城中成长起来。
海原县政府东街街景。
上下一心、全民行动、实干见效。
为打赢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的整体战、攻坚战和持久战,海原县成立了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其他县级领导班子成员为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9个工作推进组。办公室主任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担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主任,各部门、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9个工作组从思想道德建设、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同步推进。
完善上下联动、各方参与、全面覆盖的工作机制,对创城工作进行网格化分工,各网格由县级领导担任网格长,县直各部门为网格责任部门,街道办、海城镇具体组织网格员开展文明县城创建工作。
●交通治理不停步 交通文明在攀升
5月19日,海原久安驾校学员田雨、田兴福、李志国、高宏等学员,在该县中静路与政府街交汇处进行交通文明志愿劝导活动。
随着创城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今走在海原县干净整洁的街道上,记者明显感觉到无论车辆还是行人,交通行为比以往更加文明。
充满文艺范的文体广场。
海原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文明交通参与者遵章率和守法率,该大队针对城区道路违法停车、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集中警力开展多轮清理整治。对居民小区、银行网点、商场超市、各类场馆等公共场所消防通道违法停车问题,联合消防、城管部门持续开展集中清理整治,确保生命通道畅通。持续开展摩托车、电动车、老年代步车“三车”专项治理,重点查处摩托车无牌无证、多人骑乘、不戴头盔及老年代步车违法载人载货、闯红灯、乱停乱放、逆行等突出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提高创城整体水平。
今年以来,海原交管部门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3.8万余起。其中查处电动车违法行为911起,暂扣27辆。开展夜查统一行动41次,超载361起,百吨王24起,无证驾驶42起,超员145起。动员组织公交、出租、快递等交通运输行业驾驶人义务劝导和交通秩序维护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文明交通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了全县广大群众文明交通的认知度、认同感和践行率,取得良好效果。
●卫生环境大整治 城乡颜值靓起来
“轰隆……”近日,随着一声沉闷的声响,海原县李俊乡今年以来第40间农村土坯房被拆除,当地以村容村貌“亮”、生活方式“绿”、人居环境“美”、道德风尚“新”的乡村文明美丽新画卷已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李俊乡将环境整治和植绿增绿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五清一绿一改”目标扎实开展环境整治大提升行动。以红星村美丽村庄建设为示范,辐射带动其他村全面整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义务工、志愿服务队、保洁员等人员的排头兵作用,组织发动农户“收拾屋子、打扫院子、整治村子”,持续推动“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不断巩固环境整治成果。
志愿者积极投入创城行动中。
截至目前,李俊乡共清理潘西公路绿化带树窝1.8万余穴,整修绿色通道11公里,修剪、补灌道路两旁树木6300株,发动群众义务出工2800人次。全乡出动铲车、旋耕机、打草机、农用车300台次,清理五堆650余处,清运垃圾208车次3500余吨,拆除农村土坯房40间,使该乡美了人居环境,靓了乡村颜值。
七营镇开展创建“四好农村路”行动,对国道沿线、交通干线、集镇出入口及村级道路进行绿化美化。春季以来共植树26132株,完成银平公路、镇区、各村主干道及环城路林带抚育42000余株。完成常住户庭院经济果木种植3992户58839株,完成率达100%,使庭院经济成为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清理运送八营露天蓄水池污水700余方,组织机械及人工进行回土闭坑,使河道生态得到及时修复。开展巡河500余次,打击违规采砂行为8次。累计出动车辆520余辆次,投入劳力8200余人次,清除生活垃圾400余方,建筑垃圾550余方。整治流动摊点30个、商户门前乱堆乱放170家,镇区面貌焕然一新。
在全县各乡、村热火朝天美化环境的同时,作为创城主战场的县城也干得如火如荼。
干净整洁的海原街道。
“大家尽量轻点,既要把小广告铲掉,还不能破坏墙面。”日前,海城街道南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忠带着社区两委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等走街串巷,对辖区“牛皮癣”进行大清理。该社区积极投入百日攻坚行动中,在各小区和平房区展开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意见征求和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并成立环境卫生巡查队伍,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与此同时,广泛宣传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取得的效果,引导群众提高环境卫生意识,树立创城新观念。
仅二季度,海原县城区域在做好常态化清扫保洁的基础上,已组织集中清理卫生死角40余处,清理垃圾杂物120余吨。在街道路标牌装贴创卫宣标语72处,加装垃圾箱盖56个,集中铲除街道“牛皮癣”1500余处,清理雨水井560余座。改造提升西湖公园公厕、县医院旁公厕2处,大修城市公厕3处。排查维修更换街道路灯95盏,新开启牌路山停车场、纬八路、惠民街、创业园等街道路灯220余盏。
生态越来越美、环境逐步优越的海原,正日益成为宁夏中部一道亮丽风景。
●志愿服务有温度 创城先锋在行动
“娃娃,谢谢你们!”接过志愿者送来的米面油,关桥乡关桥村80多岁的冯彦旺乐呵呵地直道谢。
海城镇南苑社区志愿者照料患病老人。
近日,关桥志愿者服务队再次把社会的关爱送到21户孤寡老人家中。去年以来,该志愿服务队先后组织开展了以“迎新年 送温暖”“党建红引领志愿红”“阳光亲人陪伴暖心”等为主题的慰问、义诊、打扫卫生、文明新风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海原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8支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分别开展政策讲习、教育服务、技能培训、体育活动、文化活动、种养殖技术、文明新风、健康义诊等特色志愿服务。
技能培训志愿队开展“春风行动”志愿服务,对接35家企业参会提供岗位8333余个,为群众就业创业积极搭建平台。该县文明新风志愿队充分利用学雷锋活动纪念日、3.15消费者权益日、国防安全日、关桥梨花节、“4·23”全民阅读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5·12”防震减灾日、重走红军长征路活动等机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消费诚信、护苗、版权维护等宣传。
健康义诊志愿队进村入户开展量血压、指导科学服药等志愿宣传活动。种养殖技术志愿队充分整合技术、人才、资金力量,形成捆绑式发展,通过开展现场会、集中培训、田间指导、观摩学习等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各单位纷纷组织植绿增绿志愿队,开展植绿增绿,完成种植63.7万株。
开展义诊活动。
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5个志愿服务队与海城中心小学等5所乡村学校,结对建立为期1年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志愿服务项目,带领乡村学校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安全教育、兴趣培养、素质拓展等课程。“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共招募大学生志愿者147人,联合厦门大学研究生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分为8个小分队在该县1个社区及5个乡镇开展留守儿童“七彩假期”关爱陪护活动。课业辅导精心设计了儿童舞蹈、手语舞、心理辅导课、诗歌朗诵会、机器人原理、趣味数独、折纸、绘画、音乐、硬笔书法以及体育活动。孩子们乐在其中,收获满满,这些活动使广大留守儿童增强自信、感受温暖,健康成长。
●倾心尽力办实事 创城惠民得民心
“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不是为了拿到一块牌子、争取一项荣誉”,海原县委主要领导告诉记者,根本目的是通过创建工作,兴办一批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有效解决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让全县群众的生活更美好,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海原县把创城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着力解决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用实际行动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该县精心组织“办好实事惠民生”“为民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通过征集梳理,发布2021年民生计划10件实事,各乡镇、各部门、单位也紧紧围绕本单位业务明确民生实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用心用情把造福于民的事办实办好,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文艺活动为创城推波助澜。
开展广场舞大赛、“担当新使命、奋进新征程”广场文化展、“剪出美丽海原 绣出美好生活”剪纸刺绣等活动,实施基础设施“八大工程”和民生领域“四大提升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销号一个。目前,共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57个,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检验效果标准,把问题一一化解到位。
深化“放管服”改革、“四权改革”工作,统筹抓好县域治理体系建设,与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有序推进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激发基层创新创造活力。该县教体、公安、妇联等11个部门、单位合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建立健全关爱、保护、救助未成年人常态化工作制度机制,提升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质量和效果。
海原县非遗文化传承基地。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扎实开展“中梗阻”“小鬼难缠”专项治理,从具体人、具体事入手,坚决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吃拿卡要、推诿扯皮、故意刁难、蛮横歧视等问题。严肃查处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行为,加大对典型问题督促办理和通报曝光力度,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小鬼难缠”“中梗阻”自查自纠问题255个,整改完成123个;收到信访举报件8件、问责处理10人;民生保障领域自查自纠问题71个,整改完成22个。
“我们要争做文明创建的参与者,文明行为的践行者,文明家园的推动者,文明海原的志愿者和文明内涵的模范者。”海原县向群众发出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倡议书,得到热烈响应。居民王海霞说:“创建文明城市不是一个部门或政府单方面的事,而是一场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说文明话、行文明路、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全民行动。”(宁夏日报记者 王文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