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8 -> 热烈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 成就篇 -> 旅游产业新亮点
回望一甲子·岁月印记
大美中卫 全域旅游正扬帆
2018-08-07 19:03:15   来源:宁夏日报

W020180424224566777242.jpg

华灯初放,霓虹闪烁,把沙坡头水镇打扮得格外靓丽。

W020180424224566773607.jpg

  上图:2004年4月28日,记者拍摄的中卫市成立大会现场。下图:经过14年的快速发展,绿意盎然、水系绕城的中卫市有“颜值”更有“气质”。

W020180424224566781268.jpg

地方特色美食,让中卫美食街人气十足。

W020180424224566782343.jpg

市民们在户外嬉戏,享受春日美好时光。

W020180424224566792356.jpg

母亲河赐予中卫富集而独特的旅游资源。

W020180424224566791495.jpg

  上图:记者1963年12月拍摄的中卫高庙。(资料图片)下图:中卫高庙与城市融为一体(2018年4月18日记者拍摄)。

W020180424224566791647.jpg

游客乘坐快艇从黄河3D玻璃桥穿过。

W020180424224566805615.jpg

  浩瀚的腾格里沙漠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让中外游客由衷感慨“中卫归来不看沙”。

  中卫,著名河流与著名沙漠在此交汇,孕育出一片生态宜居福地、度假旅游胜地。

  中卫自然之美,美在瑰怪。国家首批5A级景区沙坡头是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金银起伏、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由北滚滚而来,到此遇到九曲黄河戛然而止,伏卧在黄河北岸的香山脚下,形成了一条长约2000米、高160多米的“沙漠瀑布”。作为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要驿站,中卫拥有中卫高庙、腾格里沙漠湿地休闲度假区、金沙岛、海原天都山石窟等特色景区景点30个。该市立足富集独特的旅游资源,串珠成链,着力打造旅游产业链。

  中卫人文之美,美在古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史前文化、边塞文化、黄河文化、大漠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和谐共生,交相辉映。海原“花儿”闻名遐迩,始建于明朝永乐初年的中卫高庙被誉为“中国古寺庙经典建筑”。黄河古渡南长滩村,是黄河进入宁夏的拐弯处。1000多人的村子,依山而建,向下走两步就是黄河。村里人大都姓拓,传说蒙古军队灭了西夏国后,西夏党项贵族拓跋一支逃难至此,依托黄河生存下来。至今,村子里还保存着拓跋一族完整的族谱。祖祖辈辈在肥沃河滩上种下的梨树、枣树,成为历史的见证。每年4月,梨花绽放,竞相吐蕊,如同“落雪”,与沧桑的古树一道,成了黄河边生动的景致。开放奔腾的黄河,给了南长滩村人闲适悠游的生活,养成了村民们质朴厚道的性格。

  中卫生态之美,美在和谐。黄河、绿洲与沙漠亘古千年和谐相处,被誉为世界垄断性沙漠旅游资源,被美国地理杂志称之为“世界奇观”。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市区水域面积占20%,城市绿地率达到32.7%,绿化覆盖率达到38.5%。该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

  中卫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近年来,游客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均保持在每年20%以上的快速增长。2018年,中卫市旅游业计划投资突破36亿元。沙坡头新北区将打造沙漠沙世界、太阳酒店、星星酒店;黄河生态旅游带、景区间云轨交通、高庙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加快建设。高庙景区免费向游客和市民开放。(图片除资料图片外均记者 王猛 王鼎 实习生 马楠 摄)

【编辑】:杨丽
【责任编辑】:姚振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