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8 -> 热烈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 成就篇 -> 脱贫富民新进展
富裕祥和民乐业 塞上江南踏歌行
——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报道之人民富裕篇
2018-09-15 08:08:50   来源:宁夏日报

  在宁夏,人类与贫困的斗争旷日持久,一刻未曾停歇。

  60年风雨兼程,60年不懈奋斗。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关怀下,宁夏各族人民把“人民富裕”这四个字刻在心底,以非凡的意志和智慧,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富裕的“蝶变新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缩小,消费结构持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谱写出一首首激昂的奋进之歌。

  有钱花,幸福写在脸上

  汽车行驶在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的柏油路上,漂亮整齐的客栈、错落有致的梯田、郁郁葱葱的果林,一切美景尽收眼底。

  “以前日子过得苦啊,累死累活辛苦一年,却刨不出多少粮食,年底还要从丈人家借麦子。5年前,女儿结婚时婚车陷进泥坑里,连拉带推折腾了半天,让亲家看尽了笑话。”站在新盖的5间砖瓦房前,村民罗掌兵回忆道。

  2015年,龙王坝村大力发展“农业+乡村旅游”,把农村当景区来打造,这一年,该村人均纯收入从2300元增加至8100元,村里人富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与全区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同时,大力实施富民工程,下大力气解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居民收入偏低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投资、发展产业、改善民生的强大引擎和重要载体;自1995年首次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低工资规定》后,连续12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抓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推动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在一项项政策的沐浴下,成千上万个宁夏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作10年,家住银川市西夏区金阳花园的王鹏凯工资涨了三倍,一家四口人从50多平方米的小居室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西吉县什字乡马沟村的苏文财借助扶贫项目养殖肉牛,年收入达4万多元,顺利脱贫;中宁县大战场乡长山头村的苏亚军凭借5万元创业贷款,成立养鸡专业合作社,当上了小老板,还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截至2017年底,全区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01.5万人减少到23.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5.5%下降到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9507元、6776元快速增加到2017年的29472元和10738元。

  60年来,地区生产总值从1958年的3.3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453.9亿元,年均增长9.4%,快于同期全国8%的经济增长速度,综合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会花钱,日子越过越美

  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0年来,全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奔小康的底气越来越足。

  “除去日常花销还有闲钱,这才是好日子。”开着新买的小汽车,西吉县吉强镇水泉村村民王成龙笑着说。

  翻盖新房,购置冰箱、抽油烟机等家用电器,把黑白电视机更换为彩色电视……靠外出打工和种植中药材致富后,王成龙开始想方设法地改变家里的模样,“以前过得太苦,如今富裕了就想改善生活。”

  李文娜在银川市一家医院工作,家庭年收入20多万元,步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后,从前舍不得买的名牌服饰、高档护肤品,这两年买了不少。“从前没几个钱,缺啥买啥,甚至还要亲戚从老家捎来生活用品。如今大不同了,外出就餐的档次提高了,每年还要旅游几回。”李文娜说。

  收入的增加也带动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结构的优化。全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57年的205元增加至2017年的20219元,足足增长了97.6倍。

  “目前,老百姓从传统的温饱型消费模式逐步升级为生活质量型,饮食从家庭式自我服务向社会化服务过渡,食品消费则从量的扩张阶段进入质的提高阶段,居住、文教娱乐、网络、健康、旅游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比重逐渐上升。”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有关负责人说。

  生活质量提高后,群众更注重身体健康和精神的享受。近年来,空气净化器、净水器、健身器材等新兴产品逐渐走进居民家中,生态农庄、农家乐、温泉度假村等休闲娱乐备受群众追捧,成为生活新常态。

  银川市民王千文告诉记者,现在购物时更偏向干净整洁、舒适温馨的大商场,不论是购物还是用餐,都讲究个体验感。

  从“有钱花”到“会花钱”,60年间,每一个百姓的生活水平节节攀升,全面小康的梦想,已近在咫尺。

  有保障,生活富裕惠民生

  立足富民的广度,富民不仅要做到物质上的富有,还要做到精神上的富有。

  60年间,全区民生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自治区党委、政府不断推进就业惠民、社保安民、技能强民、增收富民、服务便民,办民生实事、解难事,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2007年起,连续12年实施民生计划,70%以上的财力用于改善民生,用财政之水浇灌出民生之花;实施薄弱学校改造、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普通高中改造等一批教育项目,推进教育均等化发展;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医疗救助制度“四个全覆盖”;将困难群体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政府代缴费范围、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项项民生举措犹如一股股暖流润泽百姓心田,在塞上江南织就了一张幸福生活的“保障网”。

  如今,让每一个宁夏人都过上美好生活的梦想,正触手可及。

  “104平方米,三室两厅,三间房子都朝阳。”去年,石嘴山市民李凡一家三口住进了棚户区改造安置房。“之前和公公婆婆、大伯哥挤在小平房里,上厕所、洗澡都要排队。新房子宽敞明亮,周边学校、超市等设施一应俱全,方便多了。”

  去年4月,盐池县冯记沟乡暴记春村贫困户任菊风因右股骨骨折在县医院治疗半个月,住院治疗费共2.2万元,按照80%的报销比例,仅支付了4000多元,任菊风就办理了出院手续。

  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驼巷村敬老饭桌每天都有20多位“常客”就餐,揪面片、臊子面、炒牛肉、花卷……每周不重样的菜谱让老人们吃得美滋滋。“要是生病了走不动,还把饭送家里呢。”59岁的刘占奎笑着说。

  随着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一幅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的幸福画卷在宁夏大地徐徐展开。

  走在新时代的春天里,全区各族群众满怀信心,步履铿锵,正朝着共同富裕、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砥砺前进!(记者 姜 璐 周一青)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李文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