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8 -> 喜迎自治区成立60周年 -> 媒体聚焦
【年代回响·六十年六十大事记】1995: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
中宁县荣膺“中国枸杞之乡”
2018-08-13 07:15:41   来源:新消息报

中宁县1995年3月获批“中国枸杞之乡”。

中宁县1995年3月获批“中国枸杞之乡”。

    经历了百余年风雨的中宁枸杞古树。

经历了百余年风雨的中宁枸杞古树。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虽说这只是一个娱乐节目中的梗,但枸杞在养生界的地位的确不容小觑。枸杞作为传统中药,在卫生部公布的63种药食两用的名单中名列榜首,这种小红果性平味甘,滋肾、润肺、补肝、明目。要问枸杞哪里去买?几乎所有人都会这样说——“天下枸杞出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中宁县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枸杞生产基地县,1995年获得“中国枸杞之乡”称号,“中宁枸杞”是宁夏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

  美丽传说赋予的传奇色彩

  距银川百余公里的中宁县,四面环山,光照充足,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小气候为枸杞生长提供了最优越的自然环境。长期以来,“中宁枸杞”都是当地乃至宁夏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作为枸杞发源地的中宁,在当地民间广泛流传着《扁鹊衔果》的故事,从这个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我们能大致了解到宁夏枸杞悠久的种植历史。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闻名各国的神医扁鹊。他本名叫秦越人,当时在经营一家旅店。有一天,一位60多岁的老人前来住店,经过相处,老人觉得秦越人诚恳忠厚,便掏出药囊中的药草一一教他用途。老人从一个袋子里掏出一把鲜红的果子对秦越人说,这叫枸杞子,是一种野生植物,它生长在有河的北方,将来你一定要去那里采集,并教当地人种植和食用。 

  老人收秦越人为徒弟后,有一天晋国掌权的大夫赵简子病倒了,一连五天不省人事,家里人急得无从下手,朝廷也没了主意。当秦越人被请去时,他按着赵简子的脉搏说,脉虽然微弱,但不是死脉,病人还有救,然后他拿出枸杞等中药让其煎服。赵简子服下药后便醒过来,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赵简子竟然可以起来行走了。从此秦越人声名远扬,人们以治病神鸟扁鹊代替了秦越人的真名,此后秦越人就被唤为“神医扁鹊”。扁鹊去世后,他的徒弟决定将扁鹊的药囊分类,让物陪葬。在整理药囊时,突然飞来一只大鸟似鹤似鹊,它衔起枸杞飞走了,把一颗枸杞吐到了宁夏中宁的舟塔,另一颗吐到了鸣沙,这两颗枸杞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人们知道这种小红果可以强身治病,所以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种植,人们都说那只神鸟就是扁鹊。 

  如今,在中宁县舟塔茶坊庙的一块石碑上,就绘有扁鹊衔果图,生动地记载了这个故事,美丽的传说赋予了中宁枸杞许多神奇色彩。

  中宁枸杞的“三级跳”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底,中宁全县枸杞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干果产量达4.82万吨,综合产值39.7亿元,“中宁枸杞”区域品牌价值达161.56亿元人民币,荣登“2017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榜单。而这一切显赫数据的背后,是历代枸杞人孜孜不倦的付出。据中宁枸杞发展服务局刘娟局长介绍,中宁枸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正是这三个阶段的稳扎稳打,才换来了一个个令人欣喜的数据。 

  “1978年到1981年是中宁枸杞的第一个发展阶段。那时候基本是集体经营管理,以队为单位,每队选择两三个有经验的老农进行日常栽培管理,所种植的品种全部为地方乡土品种,比如大麻叶、小麻叶、白条枸杞、圆果枸杞、黄果枸杞等,所种植的苗木全部为种子繁殖的苗木和根蘖苗。因为管理和技术都比较落后,所以产量较低,截至1981年,全县枸杞种植面积为8700亩,1-3年龄的枸杞苗尚无产量,成龄枸杞每亩平均产量60公斤,小面积管理最好的亩产量仅为142.5公斤。” 

  “从1982年到1998年的16年间,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枸杞的经营管理在农村全部实行一家一户种植管理,国营农林场逐渐实行了职工承包。宁夏农林科学院在传统优良品种麻叶的基础上新育成宁杞1号、宁杞2号。技术干部在大麻叶品种基础上,又选育出了宁杞4号优良新品种,彻底淘汰老旧品种。在育苗方法上,开发出硬枝扦插育苗、嫩枝扦插育苗、组培育苗等方法,并大力推广,使一、二、三龄苗木结果早,产量增长快,经济效益提前。截至1998年,全县枸杞面积发展到2.7万亩,枸杞亩产量平均375公斤,小面积亩产量达到600余公斤。可以称得上一次质与量的双提升,也是在这个阶段,中宁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枸杞质量受到世界绿色壁垒的制约,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枸杞品质、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2000年中宁县开展了无公害枸杞生产技术试验,通过试验研究总结集成了绿色食品枸杞、有机枸杞生产技术体系。2004年全县有2.5万亩枸杞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8万亩枸杞通过了无公害枸杞产地认证。2006年,全县12万亩枸杞全部通过了无公害枸杞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为适应枸杞产业发展的要求,20世纪后期逐步将现代农业机械引入枸杞园管理中,有效提高了枸杞生产效率。截至2013年,全县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0.3万亩,干果产量达到5万吨,枸杞亩产量平均400公斤,小面积亩产量达到600公斤。” 

  “通过这三级跳,使中宁枸杞从低产到高产,从数量型到质量型生产转化,先后完成了枸杞高产、无公害枸杞生产、绿色食品枸杞生产、有机枸杞生产的4个阶段转变。”刘娟局长谈起这些年中宁枸杞的发展历史,就像一位妈妈在讲述培养一个优秀孩子的历程一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中宁枸杞行销世界

  中宁县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枸杞集散地和枸杞市场的“晴雨表”,产量和销售金额让人惊叹。 

  在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年交易枸杞干果达13.2万吨,市场交易额达50亿元。在实施“百城千店”计划后,中宁枸杞与“东方慧医”“中国药店”合作推进中宁枸杞进药超,建成专卖店220个,专柜160个。鲜枸杞卖出672吨,创收1.34亿元,实体店销售额8.3亿元,线上销售额5.35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枸杞3463.696吨,创汇2667.36万美元。 

  中宁已成世界枸杞质量最好、产量最大的核心区。(记者 闫晶/文)

【编辑】:杨丽
【责任编辑】:李金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