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8 -> 热烈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 庆祝篇 -> 媒体聚焦
【回望一甲子·幸福时光】
如今再进“大光明” 恍惚回到“老银川”
2018-07-24 07:18:04   来源:宁夏日报

  大光明理发店,是“老银川”的时光烙印,见证着自治区成立以来的时代变迁,见证着银川人消费与时尚观念的转变。

  走在银川大街上,随机询问40岁以上的银川人,他们大都知道大光明理发店,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当年还是“大光明”的老客户,每年过年在大光明理发店排队,理个新头,烫个新发,那是一种时髦。

  这两天,记者有幸寻访到了两位年过六旬的历史口述人:曾采访过大光明理发店第一任主任的老记者唐志军和大光明理发店的老职工陈宁锁。

  进大光明,是种时髦

  自治区成立40周年时,唐志军曾采访过大光明理发店的第一任主任马长元,“他老人家健在的话,今年应该90多岁高龄了。”62岁的唐志军回忆,马长元当时说起大光明理发店,如数家珍。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银川市人口近40万,只有10多家理发店,排队理发是家常便饭,落后的理发业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为改变这一现状,银川市有关部门在今天解放街虹桥大酒店位置盖起了两层小楼,300多平方米,理发师傅都是从上海、南京、扬州、杭州等地选调来的高级理发师,理发店取名‘大光明理发店’,这是当时银川市规模最大的高档次理发店。”唐志军说。

  1978年刚刚改革开放,人们爱美的天性释放出来,大光明理发店成为银川人追求时尚的一个窗口。

  唐志军记得马长元曾告诉他: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男女发型单一,男士直板发,女士不让烫发,大多是短发。1978年以后,银川人理发追求动态美,男士以留长发、烫发、蓄胡须为时髦,特别是年轻小伙子喜欢留小平头、运动头、三七或四六开分头;中老年人多半理大背头;职业女性时兴烫发,流行“大波浪”。女士烫发6元,属于高消费,但是烫出的发型漂亮,许多爱美女性舍得花钱。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银川美发店雨后春笋般出现,给秉承朴素大众化风格的大光明理发店带来冲击。1998年企业改制后,有着近30年历史的大光明理发店退出了市场。

  岁月更迭,时至今天,在银川的大街小巷里,人们仍能看到挂有“大光明”牌子的理发店。

  来大光明,找回记忆

  陈宁锁今年60岁,是大光明理发店的老职工之一,在理发店工作了19年。1998年,大光明理发店解散后,他被分配到银川市毛条厂。银川市毛条厂破产后,他又拿起了剃头刀,守着“大光明”的牌子,一干又是13年。

  陈宁锁说,现在散落在银川街巷以“大光明”做招牌的理发店约有10家左右,店主大都是原大光明理发店职工,他们难以舍弃“大光明”这个老牌子。“大光明”独有的风格、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在银川人的心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光顾陈宁锁理发店的客户,年龄都在四五十岁以上。这些老顾客认准了“大光明”,连续10年都没换过理发店,是他的“铁杆粉丝”。还有一些老主顾带着自己的儿孙来。陈宁锁最擅长给婴儿理满月头,许多夫妇生了小孩,慕名请他给小孩理满月头。常来理发的张先生说:“躺在陈宁锁师傅的老式理发椅上,泡沫剃须、热毛巾烫脸,惬意舒坦,这才是老银川的记忆。”

  去年因身体原因,陈宁锁关门歇业。刚关门那会儿,陈宁锁电话铃响个不停。“这是老主顾对‘大光明’恋恋不舍的情感。其实摘牌子的时候,我也是一种难舍的心情。现在‘大光明’的牌子还舍不得扔,珍藏在家里留个纪念。”(记者 时明霞)

【编辑】:杨丽
【责任编辑】:马江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