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8 -> 热烈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 印记篇 -> 宁夏记忆
【寻找宁夏记忆】算盘,一杆一珠算尽方寸
2018-07-17 21:18:57   来源:新消息报

CgsCGltNB4GANUCrAAKEf3r5rLw612.jpg

马振仁拨打珍藏的算盘。

  “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一下一,一上四去五,一退一还九;二下二,二上三去五,二退一还八……”这些朗朗上口的珠算加减法口诀犹在耳边回响,但算盘普及的年代却已远去。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珠算,素有我国第五大发明之称,并被列入世界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普及,算盘被束之高阁,甚至被当做文物陈列在文玩展柜中,渐渐成为一种怀念。

  1.曾经珠算是学习数学入门课

  家住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的马振仁家中,至今还完好保存着几把算盘,有制作精巧的会计专用算盘,也有普通家用算盘。由于常年拨打,算盘珠子被磨得光亮可鉴。“这些算盘都是我父亲马俊财担任农业队会计和出纳时使用过的。”7月5日,马振仁擦拭着算盘说。 

  “用算盘计算称珠算,珠算有对应四则运算的相应法则,统称珠算法则。在没有计算机之前,上小学必须学习算盘用法。”作为古建筑非遗传承人,马振仁对算盘情有独钟。“包括珠算在内的算术是数学中最基础部分,是小学数学的入门课。”马振仁说,他上小学二年级时开始学珠算,一直到小学毕业从没有落下,学习也是由易到难。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小学生上学除了书包外,还要背一把算盘。“学习珠算,算盘是必不可少的工具,那时学生以拥有一把新算盘而自豪。”马振仁回忆,珠算课是数学课中最难的一门,背口诀、练手法,动辄手忙脚乱出错就会被老师批评。在他的印象中,当时的数学课称之算术课,作业本也是“算术本”。 

  历史长河中,算盘曾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村组记账算账,到机关单位的财会出纳,乃至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工资核发、年终核算,算盘遍及各行各业,也是家庭必备品之一。由此,算盘的形状也五花八门,有大型运算的,也有收藏把玩的。 

  “算盘一般为9杆、11杆或13杆,且以木质算盘为主。”马振仁介绍,现在留存最多的是13杆91珠算盘。“这种算盘木框中嵌有细杆,杆上串有算珠,算珠可沿细杆上下拨动,通过用手拨动算珠来完成算术运算。”

  2.数十年练就双手打算盘“绝技”

  “算盘以长方形为主,中间一根横梁将算盘分成两部分,每根杆的上半部有两个珠子,每个珠子当五,下半部有五个珠子,每个珠子代表一。”7月12日,今年74岁的彭阳县新集乡村民马长义向记者介绍,早期学习算盘,除了学校老师教授外,许多没有上过学的账房先生及摊贩,都是通过在实践中摸索自学,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 

  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人们通常以会不会用算盘算账,以及对算盘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算账准确程度,作为一名会计、出纳是否合格、优秀的评判标准。 

  “每年年底结算时,一年的账务需在几天内算清并上报,村里的会计晚上加班,经常算到深夜,算盘就是算账的主要工具。”马长义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会计算账全靠算盘。马长义小学毕业后,由于打得一手好算盘,被推选为早期农业队的会计,一干就是十几年。 

  “在农业社生产队的办公工具中,算盘是最重要的一件,那时人们劳动公分、粮食分配、钱财统计,平时用纸张记录后,年终决算就得用算盘一遍又一遍清算。”马长义说,年终决算时间的快慢直接影响到粮食分配,而对算盘使用的熟练程度及精准度又影响到决算时间。 

  马长义在长期使用算盘过程中,练就了双手打算盘的“绝技”,一般几名会计需几天方能算清的账目,他一人一个晚上就能算清。如今,虽然使用算盘的机会越来越少,但马长义认为,对于一般加减法运算,使用算盘毫不逊色于计算器。“使用算盘和珠算需要脑、眼、手的密切配合,还可以锻炼脑力。”

  3.电子计算逐步取代了算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电脑的普及,算盘逐渐被取代。”原州区会计核算中心大厅主任金治全介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会计数据处理一直由以算盘为代表的手工工具来辅助,这种手工处理方式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业务处理速度较慢,工作效率较低。 

  “大学时财会专业还学算盘,大学毕业时珠算必须通过普通三级考试,现在大学会计专业中的珠算已不再开设。”金治全于1994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会计业务,24年来见证了计算器一步步取代算盘的过程。 

  “原州区早在1990年就开始推广会计电算化,用来替代手工记账。”金治全说,电算化做账全部在电脑上完成,只要手工输入记账凭证数据,后面的过账程序、编制报表程序,都由计算机内部处理,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更加科学准确。“以往手工登账,进行凭证、账目核算费力费时,利用计算机就可以轻松完成手工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 

  金治全认为,算盘被计算机取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会计电算化更符合信息社会的需求。“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生产经营的发展,社会各方对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不仅在需求数量上有了大幅度增加,而且在时间上和质量上都有了更高要求。会计数据处理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客观上迫切需要改革会计手工处理形式。” 

  尤其近年来,随着各单位部门的会计账务进一步向财会核算部门集中,除了少数因怀旧情结还在使用算盘的老会计外,算盘已基本退出人们的视野。(记者 剡文鑫 文/图)

【编辑】:杨丽
【责任编辑】:杨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