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8 -> 热烈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 印记篇 -> 宁夏记忆
【年代回响·六十年六十大事记】2001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宁夏经济大发展的一片热土
2018-08-27 07:12:10   来源:新消息报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2001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银川(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银川经开区”)成立,同年10月9日正式启动运行。 

  虽然银川市地处西北,且银川经开区成立时间晚、区域面积小,但自成立之日起,这里就不断给人们带来新鲜和惊奇——一些宁夏人所不熟悉的产业和经营模式,一些过去闻所未闻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进入人们的视线,走进人们的生活。短短几年间,银川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金额达5.57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幅高达30%以上,在全国西部13个国家级经开区中名列前茅。一些国际知名的现代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制药项目以及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的进入,悄然加速着这里发展的步伐,使银川经开区成了宁夏最有活力的热土。

  经开区落地银川

  8月的银川,虽已立秋,却依旧骄阳似火。当记者如约来到银川市经开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助理马杰的办公室时,才得知他前一天刚刚结束考察,从迪拜回国。“今天早上参加了园区28名新员工的入职仪式,又听了天津玉汉尧石墨烯储能材料有限公司李凯董事长的报告,感触颇多,只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由于迪拜的室内外温差悬殊,回银后马杰的身体很不舒服,带着浓浓的鼻音和时而压抑不住的咳嗽。马杰为记者讲述了他这十几年来在经开区工作的经历。 

  2001年7月27日,对马杰来说是职业生涯中极为重要的日子。这一天,经国务院批准,银川(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以前只在天津、上海这样的沿海城市才有的开发区,如今要在西北小城里出现,马杰和同事们的心情既激动又有些忐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宁夏人已深刻地认识到原有的农业、牧业、林业经济已经很难满足发展需要。但究竟该如何做,才能吸引投资者来银川落户,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在考察了其他具有先进经验的经开区之后,银川经开区提出了“三个为主、三个致力于、一个带动”的发展原则。“我们的工作思路说白了就是要以工业为主,以东西部合作及引进外资为主,以外向型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特色项目和优势产业,从而以开发区的大发展带动银川市乃至整个宁夏的经济大发展。”

  首批7家企业入驻

  按照当时国家的批复,银川经开区可使用土地面积为7.5平方公里。“在今天看来,7.5平方公里不算大,但在当时,想要建成符合投资商要求的硬件设施,是一件有很大难度的事情。”马杰回忆,创业初期,当时的南部“工业园”所在区域特别荒凉,被老百姓戏称为“野猪林”“毛驴村”,建在其中的磷肥厂、硫酸铝厂破败不堪。“没有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布局盲目且杂乱无章,地下铺设着天然气管道,地上沟渠纵横,天空中横七竖八地密布着高压线,到处都是生活垃圾,景象令人望而生畏。”起步艰难,经开区的工作进展缓慢。 

  2002年,马杰和同事们的工作迎来重大突破——经开区划归银川市管理,这意味着经开区内的诸多公共设施建设将进入银川市整体统一规划之中。机会来了,就要大展拳脚加油干。“先想办法把土地清理出来。”马杰还记得当时在“家”留守的只有两个人,一个负责接听电话,一个负责联络事宜,其余人员全部进驻一线工作。“我们连天连夜地在工业园工作了几个月,吃住都在现场,虽然艰苦,但没有人抱怨。”为了能很好地完成土地清理工作,马杰和同事们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那里的居民生活并不富裕,甚至有些人家还是烧柴做饭,但故土难离,对于搬迁后的生活,大家都心存疑虑。”在这种情况下,经开区的领导认真研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土地清理工作方案,规划家属区,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我们耐心倾听每家每户的要求,印发大量意见表请住户填写,对每条意见进行梳理、归类,再逐条答复,还把相关政策集结成解答册,帮助大家理解拆迁工作。”同时,经开区还依托当地居委会,依靠被拆迁单位的党组织,争取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大部分人对搬出低矮的平房,住到干净敞亮的楼房还是充满期待的,而且新厂建成后,还可就近就业,能为老住户解决生活问题,这些便利条件也快速推动着拆迁安置工作。”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马杰和同事们先期清理出一块0.8平方公里的土地,7家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银川经开区起步了。

  跻身全国百强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区(原高新区)一期投入建设资金2.6亿元,建设完成总长15.7公里的13条道路,实现了道路、供电、给水、排水、通信、天然气、供暖、蒸汽、有线电视、场地“九通一平”,园区公共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庭院绿地44万平方米,绿地率30%,一个产业发展、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区初见端倪。 

  有了良好的硬件设施,银川经开区利用上市公司共同出资,注册了一大批企业,吸引了如北大青鸟等知名企业来银安家。看到政府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的投资商爱上了银川。 

  目前,银川经开区共注册各类企业6700余家,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现有小巨人机床、共享铸钢、舍弗勒轴承、巨能机器人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40家,2017年实现产值52.98亿元,占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1%,主要产品智能加工中心、大型铸钢件、高端精密轴承、工业机器人等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宁夏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在共享集团成立,被工信部认定为“装备制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11家标准化试点单位之一。战略新材料产业,现有银川隆基硅、宁夏银和新能源、天通(银厦)新材料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17家,2017年实现产值122.4亿元,占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4%。银川经开区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中综合发展水平排名第75位,跻身全国百强经开区行列。(记者 李晓睿/文)

银川(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角。资料图片

银川(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角。资料图片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杨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