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8 -> 热烈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 印记篇 -> 宁夏记忆
7524 一个时代印记 一缕漫行情怀
2018-09-11 06:25:11   来源:宁夏日报

  7524次列车,是宁夏首列普客,是中国目前服役“最高龄”的列车,也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绿皮车”。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它仍穿行在贺兰山区间,“哐当哐当”声似在诉说一段段美丽的人生故事……

  激情燃烧的岁月

  7524次列车,因煤矿而开。

  石嘴山市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十大煤炭基地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贺兰山下一些大型煤矿相继建成。1971年,有着“太西煤走廊”之称的包兰铁路支线——平汝铁路开通。为解决煤矿工人的出行需要,1972年6月1日,7524次普客慢车开始运行,成为宁夏第一、也是当时宁夏唯一一趟普通客运火车,运行全程143公里,连接起银川到汝箕沟间的13个站点,用时4小时06分。

  不久前,记者与20多位宁夏铁路最早的一批列车员一起,登上7524次火车,沿着曾经走过的路,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

  柴依卿从小就渴望成为一名列车员,1970年10月1日,她如愿成为银川乘务段(其时还未成立银川客运段)第一批列车员。那时,银川乘务段一辆普客列车都没有,只有混合车,共四五节车厢,货运是无风挡车型,拉人的是闷罐车厢。柴依卿清楚地记得,闷罐车厢里挂着煤油灯,地上铺着稻草,稻草上零星地放置着各种形状的砖块,乘客上车后便将其当作了座椅。这还是好的,绝大多数时候,只能人挤人地站着。柴依卿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旅客的安全,列车行驶中,她紧紧地守住车门,一步也不敢离开,生怕车门不小心被推开后有人掉下去。

  因为没有站台,列车每到一个站点,柴依卿要在车厢门口放好木梯,遇夜晚,还得提着马灯照亮乘客脚下的路。

  张瑜是1972年当上列车员的,正是这一年,宁夏第一列普客慢车(俗称“绿皮车”)开始运行,共8节车厢,38名工作人员两班倒。

  张瑜说,那个时候,大家真没觉得条件艰苦。列车车身沿途被煤灰染成黑色,他们便将停站时间稍长的大武口、大磴沟、汝箕沟作为擦车点,一到站,提上水桶奔跑着靠近车身使劲擦,直到擦出全部绿色。冬天,旅客用过的卧具全是在大峰沟用冰水洗干净拿回车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少列车员的关节都冻得变了形。张瑜最难忘的是,冬天厕所便池里冻成冰疙瘩,大家用铜钎砸,有时粪便直接溅到身上。

  张瑜有记日记的习惯,这些日记保存下来,如今非常珍贵。她让记者看1972年5月19日的一篇日记,里面记录了一段老列车长班前的讲话——

  “我不想自己能活多久,只想多干些工作,多做一点贡献。生命是有限的,空空度过一生,不如为革命豁出一条命去。”

  想到马上要回到自己曾经工作的地方,元桂兰头天激动得一宿没睡着觉。1977年4月1日,元桂兰开始担任绿皮火车3组列车员,有幸经历了绿皮火车上三任老列车长。她说,令人记忆最深刻的是列车长穿着制服、戴着白手套认真检查卫生时的样子,帅极了。她伤感地说,已经有两位列车长去世了,她十分想念他们。

  元桂兰至今还保留着一张1978年媒体记者抢拍的照片,其时,梳着两根大辫子的她正侧身抱着小孩上车。这张照片成了印证宁夏铁路客运发展的一个珍贵的历史画面。

  83岁的何斯英,1971年绿皮火车试运行时即开始担任列车长,47年后再次踏上7524次列车,感慨良多。在他眼里,正是这列又老又旧的 “绿皮火车”,不仅为宁夏铁路客运事业培养了一批批业务骨干,还承载了宁夏铁路发展历程的喜怒哀乐。

  何斯英退休后仍心系铁路,他说,在自己有生之年见证了宁夏客运列车从“绿皮”到“红皮”“蓝皮”再到“白皮”的变化过程,他为宁夏的发展感到骄傲。

  弥足珍贵的记忆

  随着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石嘴山地区的一些煤矿逐渐关停并转,员工也被分流安置。7524次列车曾经经过的一些矿区只见矿山不见人,一些售票点也随之取消。而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时代的巨变。

  忆历史,心潮彭拜;看今朝,无比豪迈!

  老列车员们兴致勃勃,每到一站都要拽着老列车长何斯英下车合影。“这是追忆,更是铭记。”此次活动的组织者、银川客运段关工委副主任洪静云对记者说,老一辈列车员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这种精神一定要传承下去。

  车行至大磴沟,远远望见废弃了的站舍上仍赫然留有时代印记的大字:“虎踞龙盘今胜昔,翻天覆地慨尔慷!”

  胡东升太熟悉这个场景了,他是7524次列车首次开进汝箕沟的第一批司机。那一年,胡东升刚刚19岁。

  46年过去了,他记不清跑了多少趟车,拉了多少旅客。“这趟车特别受欢迎,进山的采矿工人、军人,每天人山人海……”胡东升凝望着窗外,思绪回到了从前……

  客运段党办工作人员李峰峰告诉记者,她曾在从汝箕沟返回的7524次列车上认识了两位年轻人: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生高梦扬和即将赴美读研的清华学生郑伯豪,他们是慕名来看这趟古老的列车,感受这条古老的线路。他们说,高铁发展得这么快,像这样承载着历史的小慢车说不定哪天就没了,再也见不到了。作为火车发烧友,他们想努力记录下这些即将消逝的印迹。

  现在的7524次列车,旅客乘车有一多半是为了回忆。一部分人,是当年修建平汝线的工人,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们想进山看看这条曾经热闹非凡的路;一部分人,是曾经驻扎在贺兰山深处的军人,他们想进山看看自己曾经挥洒青春和热血的热土。大家都想把历史留在记忆里,想把美好筑进一生的回忆里。

  青年作家柳元每次和弟弟回大武口老家,选择坐3元钱一张票的绿皮火车。柳元说,每逢节假日这趟车总是坐得满满的,“晃晃悠悠地前行,像是渐渐远离都市的喧嚣,回归平淡的生活”。柳元尤其喜欢置身其中的感觉:舒适又便宜、怀旧又文艺,从贺兰山出发,向贺兰山挺进,途经农田和戈壁滩,景色转换平缓,引人思绪万千。

  如今,经过6次提速,中国铁路已经步入高铁时代,像这样平均时速三四十公里、仍然如慢镜头一般穿行在山里的“绿皮车”,于现代人是一种景致,更是一种情怀。

  从1990年1月1日银川客运段正式成立,到2018年已有26对列车从银川始发,再到2018年3月21日银川客运段成立高铁车队,宁夏正在迎来高铁时代。

  我们不能忘记7524,这列绿皮火车承载了一个时代印记,它是我们生命旅途中一道永远也抹不去的“绿”……(记者 魏 萍 文/图)

<p>  1978年,梳着两条大辫子的元桂兰抱着小孩上车。</p>

  1978年,梳着两条大辫子的元桂兰抱着小孩上车。

<p>  老列车长何斯英展示宁夏日报记者邓尚喜为他拍摄的工作照片。</p>

  老列车长何斯英展示宁夏日报记者邓尚喜为他拍摄的工作照片。

【编辑】:杨丽
【责任编辑】:李涛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