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标志性建筑南靖田螺坑土楼群。宋小双 摄
福建土楼,故里南靖。漳州南靖是福建土楼的故里,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主要遗产地,拥有各类土楼15000多座,其中大型土楼1300多座,堪称“土楼王国”。最老、最大、最小、最高、最精美的土楼都在南靖县境内。2008年,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共20座土楼升格为世界遗产。
11月8日,“e路同行‘漳’显魅力”2019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南靖县,探访、感受世界上独一无二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的魅力。
采访团中,不少人是第一次实地看到土楼,他们惊叹于土楼建筑及其蕴含的浓厚、丰富的文化。“宁静自然、民居艺术。”这是人民网记者陈晓珍参观完南靖最古老土楼裕昌楼以及福建土楼标志性建筑田螺坑土楼群后最大的感受。
“客家人的勤劳和智慧令人震撼、钦佩。”来自北方的大众网记者苏昱如表示,同一宗族居住在同一栋建筑里的聚居形式,这种现象在北方基本看不到。“土楼除了居住还有抵御外敌的作用,这种设计令人叹为观止”。
据悉,2018年,南靖接待的游客量已超过400多万,而土楼接待的游客量也已超过200多万。“近几年来南靖土楼的人气越来越高,我们逐步探索出了‘传统文化+全域旅游+旅游活动产业链+旅游推广输出’多业态融合的全产业链模式。”南靖县土楼党工委副书记、土楼管委会主任刘永盛介绍,随着每年土楼的游客量逐渐增多,南靖县对土楼的保护措施也在不断加强,比如在消防安全方面,每天都有大量的消防人员巡视检查。另外,政府用于土楼保护和修缮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多。
田螺坑土楼群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是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与“风水”建筑规划学说的完美结合。它由5座大型土楼民居组成,中间一座为方楼,围绕四周的是三座圆楼和一座椭圆楼。这些土楼依山势起伏,错落有致,布局奇特,成为最精美的组合群体。
这些土楼既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要求,又体现了土楼聚落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完美融合,具有浓郁的山区民居建筑特色。2001年5月,田螺坑土楼群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