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9 -> 创造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保护黄河 我们在行动 -> 文字头条
共同抓好大保护 协同推进大治理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吴忠篇
2019-11-14 07:12:04   来源:宁夏日报

<p>  50多岁的青铜峡水电站依旧在勤恳工作,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p>

50多岁的青铜峡水电站依旧在勤恳工作,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编者按

  吴忠这座城市,千百年来,因河而兴、因河而盛。

  走进青铜峡黄河库区湿地,巡防队员像爱护眼睛一样珍视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在青铜峡拦河大坝,记者邂逅了两代都是水利人的李德天一家人。他们驻守大坝数十年,无怨无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秋梅的工艺品公司展厅内,以黄河元素为题材的各色手工编织和小工艺品,承载着当地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希望。离开黄河岸边新华桥村15年的老人王金贵,如今回迁新华桥村老宅里,每天重温着以往与黄河有关的点点滴滴……

  这样的故事每天发生在黄河边,绘就一幅幅人与黄河和谐共生、守望相助的生动画卷。

“鸟岛”再现昔日胜景

  青铜峡黄河库区湿地,当地人称“鸟岛”,是宁夏境内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0万亩,是青铜峡黄河水力发电枢纽运行50多年催生形成的湖泊、林区、滩涂地并存的生态系统。

<p>  黄河流经的吴忠段,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在此繁衍生息,从农耕生产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生活幸福,安居乐业。 本版图片均本报记者 王鼎 钱建忠 摄</p>

黄河流经的吴忠段,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在此繁衍生息,从农耕生产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生活幸福,安居乐业。

<p>  黄河流经的吴忠段,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在此繁衍生息,从农耕生产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生活幸福,安居乐业。 本版图片均本报记者 王鼎 钱建忠 摄</p>

黄河流经的吴忠段,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在此繁衍生息,从农耕生产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生活幸福,安居乐业。

      日前,记者走进青铜峡库区湿地,曾经的农田、化工厂、养牛场早已不复存在,蒲草和芦苇随风摇曳,一群群野鸭戏水觅食,成群的鸟儿自由地飞翔。

  “有了鸟,湿地就有了灵气。”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的马建明说。

  “17年前,这里几乎看不到候鸟。”马建明说,2002年,由于这里多年进行多元主体无序开发,12万亩湿地被农田侵占,捕鸟、打鱼事件时有发生,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2002年,成立自治区级黄河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鸟岛”的命运开始发生历史性逆转。

  2004年,成立黄河库区湿地保护区临时管委会,行使管理行政职能。

  2007年,成立青铜峡黄河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当年退耕4.1万亩。

  2011年,黄河库区湿地被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行列。

  2015年,实地核查保护区耕地底数,全部退出保护区,当年退耕1.2万余亩。

  2018年,自治区政府对黄河库区湿地保护区正式实施“退耕还湿”治理方案。

  2019年6月,库区涉及退耕的12万亩湿地基本收回,全部恢复生态。涉及退耕的213户原始承包户,累计兑现退耕补偿资金4563.7万元。

  经过17年励精图治,“鸟岛”再现昔日胜景。“湿地栖息珍稀鸟类增加到18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9种。湿地维管束植物287种,其中水生植被占50%以上,完全反映出湿地特有的生态系统特征。”马建明说,目前已实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违法违规建设项目“零存在”,生态系统得到整体修复,大大提高了黄河的泄洪能力,减轻了青铜峡拦河大坝的拦洪压力。(记者 蒲利宏 杜晓星)

风吹稻花香两岸

  唐滩村位于青铜峡市东大门,东与吴忠市利通区隔河相望,西与小坝镇接壤,南与大坝镇相连,北与叶盛镇毗邻,交通发达,沃野千里。

  坐拥黄河金岸边,稻花香里说丰年,贺兰山下果园成,叶叶风帆塞上行。

  近水楼台先得月,陈袁滩镇唐滩村靠近黄河占尽了先机。河道沟渠纵横交织,水塘稻田星罗棋布,“这个窝窝子靠黄河边,水质好、土质肥,种的大米香,种的菜抢手”,唐滩村村党支部书记顾建平话语里流露出对母亲河的无限感激。

  千百年来一条条古渠尽忠职守,汩汩滋养,缓缓浸润,最生动地诠释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图景。

  背靠黄河不仅让村民吃饱了肚子,还让大家的钱包也鼓起来。“过去是荒滩,如今是美丽乡村,唐滩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村干部为村民蹚路子,带头承包大棚种植蔬菜,仅种植大葱预计每亩就有3000元进账;将村里的闲置土地改造成鱼池,闲置空房打造成民宿,游客前来摘果蔬、钓鱼,又是一派“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好光景。

  “这些年都能为村民增收分红,我们村子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从过去8000元到如今16000元,都是黄河带来的好处”,顾建平掰着指头给记者列举黄河的好。

  走进唐滩村,家家户户都收拾得干净整齐。垃圾每天被统一运送到转运站进一步处理,做到日产日清,从源头上杜绝乱扔乱倒。

  作为唐滩村段的“河长”,管辖的12公里黄河就成了顾建平每天惦记的事。他的电话号码众人皆知,一旦发现有人往黄河边乱倒垃圾,奖励举报人200元,被举报的人不但要接受罚款,还要负责把垃圾清理干净。“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保护黄河的意识也增强了!”唐滩村还将保护黄河写进了村规民约里。

  黄河无私奉献、奔涌向前,唐滩村村民也身体力行地践行着黄河精神。村里的巾帼志愿服务队远近闻名,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拆洗被褥、聊天谈心,定期组织义务劳动,在树林间除杂草,在黄河边捡垃圾……

  一壶黄河水,一生黄河情!宁夏人骨子里的重情重义,注定不会辜负脚下这片厚土,不会辜负母亲河的恩情。(记者 张蕾)

最美不过故乡云

  “空了十几年的房子,大家伙又回来住了。”看着一些离家多年的村民,从城里陆续回来,吴忠市利通区古城镇新华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陈琦很高兴。

  “毕竟这是自己的家!“离开新华桥村15年,76岁的王金贵依然恋着自己在村里的家。“你看,现在这河边一天天变美,空气好,环境好,出去走走心情都舒畅。”

  从小生活在黄河边,喝着黄河水、吃着黄河鱼长大,王金贵至今心中有份乡愁。

  “记得小时候河面很宽,河里水清鱼多,家家户户喝的水和庄稼地里浇的水,都是门前流淌的黄河水。”王金贵说。

  “以前,我们这一带土地可是有名的屯粮田!”王金贵的眼中闪烁着自豪。新华桥村有4000多亩土地,种植的水稻曾亩产高达750多公斤。

  然而,上世纪70年代末,黄河边上风一刮沙子乱飞,农田盐碱化不长庄稼,上游企业排污臭味冲天,让住在黄河岸边的村民们开始“嫌弃”,一些村民们相继撂荒土地,开始外出务工,有些村民甚至举家进城。

  新华桥村2组的余涛18岁就离开了家。到周边甚至内蒙古谋生计,烧过锅炉、干过销售、当过保安,漂泊的生活很艰辛,但余涛不愿回家。

  问及原因,“待在家里没前途。”余涛说。

  “抱着红薯放着羊,撵着黄河水中游……”可每到夜深人静时,一想起儿时放羊时与小伙伴们哼着的歌谣,余涛就感觉心里空荡荡。

  “当时总觉得不离开没出路,就想逃离。在外漂泊久了,才感到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在外辗转12年,余涛决定回家看看。

  曾经的臭味闻不见了,新砌护的黄河堤坝上铺设了人行步道,临村的黄河边1600余亩湿地波光粼粼,各类鸟儿自由翱翔;村头巷尾水泥路修通了,家家户户用上了水冲式厕所,生态绿化树栽满了村里村外;曾被撂荒的土地企业入驻,搞起了现代农业……2016年回到新华桥村,家乡的变化让余涛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村里村外环境好了,农村比城里更适合发展。”到村里农企应聘搞管理,流转土地养鸡、羊、雁,发展林下经济,余涛下定决心扎根家乡创业。现在,余涛年收入达20多万元。

  “以前,每当有人问我家住哪儿,我闭口不提。现在,经常到黄河岸边拍照发朋友圈,邀请朋友来做客。”住在黄河边的幸福,让余涛低调地“炫耀”。

  最美不过故乡的云,最亲不过故乡的人。不仅是王金贵、余涛等人始终恋着这方土地。余涛8岁的儿子也恋着这方土地,“今天和爸爸去黄河边散步时,看到湿地里一群野鸟飞起,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很美很美。生长在美丽的黄河边,我感到很自豪!”儿子作文中写下的这句话,让余涛很惊诧。

  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根还在黄河边。

  “现在,我们这里寸土寸金,老百姓守着自己家园,撵都撵不走。”站在村头,望着来来去去忙碌的乡邻们脸上个个挂满笑容,陈琦心里踏实。(记者 马照刚 张向阳)

黄河好了 大家都好

  “看最近的《大国重器》了么?有一期关于疏通航道的,我就想到咱这儿的泥沙,是不是可以借鉴借鉴。”如果不说自己是在国家电投集团黄河水电公司宁电分公司的财务部门工作,今年50岁的李亚南说起话来,会让人以为她是个技术员。

  一听到与黄河沾边的事就来劲,这种偏爱是从父亲李德天那里传下来的。1958年李德天大学毕业,先是在北京工作,半年后去青海从事黄河治理勘测工作。同年,青铜峡水电站动工兴建。1964年,李德天来到青铜峡水电站,从此扎根黄河边,一辈子与黄河不再分开,直至去世。

  最近收拾东西,李亚南又翻开了父亲当年的笔记。笔记有6本,除了看不懂的计算公式,父亲跟人进行技术讨论的记录,是李亚南最爱看的。“技术讨论记录特别多,可见工作中得有多少难题要他们解决。”从9岁起,李亚南跟父亲的见面机会更多是因为送饭。虽然家离水电站也就两公里多的路,父亲却经常回不去。“一年365天,300多天不能在一起。”

  见面少,可父亲留给她的东西可不少。除了一屋子的资料和笔记,还有精神。“父辈们真是什么苦都能吃,可没听他们抱怨过,那会儿厂里喇叭一响,不分什么班组,大家就都来了。”曾经因为物资紧张,水电站建设面临暂停的可能。为了老百姓的期盼,水电站的工作人员一致决定,除了正常工作,从粮食到工具,缺啥自己解决,保证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当时十个工人里八个都是一专多能,干好几个工种。”深受父辈的影响,现在一支笔、一个螺丝,李亚南都要留着,“都有用”。

  虽然李亚南没有从事技术工作,但她始终记得父亲常说,“不管干啥都要把自己工作做好,保证水电站正常运行,发挥好水量调节和灌溉的作用,这可不只是一家吃饱的事儿,关乎的是黄河两岸的群众。”

  如今,50多岁的青铜峡水电站依旧在勤恳工作。和李亚南一样,跟随父辈脚步,继续留在黄河边的“二代”“三代”们有很多。喝着黄河水长大,也面临着治理黄河的新难题,可说起对黄河的感情,李亚南忙说不复杂,“永远希望黄河越来越好,黄河好了,大家都好。”(记者 张向阳 马照刚)

巧手编织“黄河元素” 

  这几日,吴忠市青铜峡的李秋梅手机微信一直在响,都是来祝贺她的。11月7日,参加中国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的李秋梅,以“青峡绣女手艺‘活’助力乡村旅游发展”项目捧回了“优秀奖”。

  其实,获奖这事儿李秋梅早就胸有成竹,最让她高兴的是,这次带去的黄河石手工挂件吸引了大家的兴趣。“现在与黄河元素有关的产品已经占到公司订单的40%,主打黄河元素,其实最想展示的是背后那些有特色的人。”

  作为青铜峡市编织绳结非遗传承人,李秋梅是当地很多人佩服的黄河边的好媳妇儿。从盐池县嫁到青铜峡市,李秋梅爱上了吃黄河大米。但没多久,她和丈夫都下岗了。开饭馆、卖服装,最后她盯准了手工这个活计。捡起从奶奶和姑姑那儿学来的技能,花费1万多元到北京、上海学习。最后,李秋梅把首饰卖了3600元,摆上地摊,开始手工艺品的发展路。“真不容易”,回想起来,这句话李秋梅说得最多,“最差的时候两三天都卖不出一件。”

  喜欢就坚持,半年后“商场门口那个摆地摊的女人”开始小有名气。2007年开上手工艺店,2015年成立公司,注册“青峡秀女”商标,借助青铜峡市妇联举办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班等相关政策支持,李秋梅迅速提高了技能,开始到处讲课,手工编织的名气越来越大。截至目前,李秋梅培训妇女累计2000多名,带动1000多名妇女成功就业创业,在吴忠市利通区、同兴村和盐池县、同心县等地开办4个脱贫车间。单就同兴村,“平时有五六十个本村妇女做活,冬天能过百。”按件计数,每人月收入1200元。

  学生越来越多,李秋梅越来越感受到黄河边女人的“厉害”——利索、爽快,跟在黄河边喊号子那股劲儿似的,不怕难、好强。有的学员下课了不走,恨不得不吃饭也把活做出来。同心村的马建萍喜欢上编织,就算一开始挣不上钱也风雨无阻去上课。之前在家带孩子的蒋艳梅,自从在培训班上被李秋梅发掘,已经成长为公司骨干,她最服的是牛家坊村的杨姐,“40多岁了,坐着轮椅来学来做”。

  从摆地摊到站上讲台,从“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到第四届“宁夏巾帼创业之星”,李秋梅并不满足,她给自己定了个位:垫脚石,为黄河边的编织工艺走出去、传承下去而开路。“得多研究市场,做高大上的。”李秋梅说,“把黄河边上这些人的特色放进去,做出的产品就显得很大气。”(记者 张向阳 马照刚)

<p>  黄河径流,福泽万家。</p>

黄河径流,福泽万家。图片均由记者 王鼎 钱建忠 摄

  【短评】

  讲好黄河边的故事 

  三万年前、一万年前,秦汉、隋唐……在宁夏水利博览馆,听讲解员讲述与黄河有关的故事,就像随着黄河的波涛在时空缓缓流动,时而平静、时而汹涌。古往今来,无论是黄河滋润两岸农耕兴盛、还是人与黄河“斗勇”,无论治理方式如何变化,不变的始终是生活于此的人们生生不息的精神状态。

  黄河于我们而言,到底是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这是黄河,装着从未间断的不尽情怀;“一担一担挑”“敢教日月换新天”,每一条新开渠都是“与天斗、与地斗”的真实写照,这是黄河,透着奔腾向前、百折不挠的干劲;见过枯荣涨落,始终“离不了”,不管是在朋友圈里发黄河落日美景低调“炫耀”,还是小孩在作文里描写黄河湿地见到野鸡、野兔的欢喜,这是黄河,传递着割舍不断的依恋;敢说敢干,雷厉风行,脱贫路上不怕难,这是黄河,张扬着自强不息、蓬勃向上的活力。

  黄河——这条波涛汹涌的母亲河,以其磅礴雄伟的气势、勇往直前的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品格,是一条代代传承、发展着的文化之河。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文化是由人创造的,而同时人又是它最鲜活的载体。正如黄河边上这些口口相传、经久不衰的故事,这些正在发生、还将继续的故事,都是对黄河最朴素的认知,传达着最真切的感情,更生动展现着黄河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何尝不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每个心灵上的鲜活投射?讲好这些故事,讲出生生不息,正是激励我们立足岗位、立足实际传承黄河精神的要求。(杨柳风)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李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