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9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宁夏70年
砥砺前行70载 初心如磐再扬帆
——中宁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2019-09-30 07:02:58   来源:宁夏日报

  核心提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宁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中卫市党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向着与全区、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目标奋勇前行。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不忘初心,70年坚定不移;牢记使命,守担当继续前行。新中国走过的70年,既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70年,也是我们党持续推进伟大自我革命、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开辟新境界的70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宁县委历届班子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加大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提升党建质量。修订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三个清单”,建立明责、晒责、述责、考责“四位一体”责任落实机制,实行党委(党组)班子定期报告工作和班子成员履责纪实管理,推进“三大三强”行动和“两个带头人”工程,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56个,实施机关党建“三强九严”工程,机关党建“灯下黑”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创建三星级及以上基层服务型党组织161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89.1%和89.6%。完成监察体制改革,成立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推行“村廉通”,全县“廉情诊所”实现全覆盖,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得到有力纠正。

  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作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纳入民主生活会和县委巡察重要内容,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落实落细落小。县委常委会带头强化理论武装,打造杞乡发展论坛品牌,成立县融媒体中心,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6个,持续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传递中宁好声音。

  党风政风的持续向好,使全县政治生态建设呈现新气象。中宁县连续两年被命名为“自治区平安县”,先后荣获“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县”“自治区双拥模范县”等称号。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天下黄河富宁夏。解放之初,中宁几乎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尽管地处黄河之滨、位居交通要道、素称鱼米之乡,但却“守着金山过穷日子”。194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只有356万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指引下,中宁县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努力克服社会投资乏力、环境容量趋紧等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6亿元,是1949年的4064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46元增长到2018年的46451元。综合实力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上,更体现在地方财力上。1978年,中宁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有410万元,到2018年达到9.1亿元,40年增长了221倍。

  中宁是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最早、基础最好、活力最强、后劲最足的地区之一。从改革开放潮头之初领跑全区,到新世纪二次创业再度崛起,中宁县始终秉持“民企强中宁强,民企荣中宁荣”的发展理念。民营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蜕变。目前,全县民营企业已达6057家、个体工商户16111户,占各种经济主体的99%以上;各类工商企业吸纳就业人数达3.3万人,每年转移剩余劳动力2.8万人以上,安置生态移民就业2.4万余人,已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和惠民、富民的支撑载体。

  令人振奋的数字,印证了中宁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为杞乡的崛起作出了最佳注解。

  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

  有着“红宝”美誉的枸杞,无疑是“中国枸杞之乡”“中国枸杞文化之乡”中宁县最值得骄傲的特色品牌产业。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日渐繁荣,中宁主动扛起提振枸杞产业的大旗。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再造宁夏枸杞产业新优势要求,大力实施“五大战略”,着力构建“六大体系”,不遗余力扩基地调布局、强科技提品质、兴加工促转化、拓市场树品牌、推文化促融合,推促枸杞产业转型升级、整合发展,推动中宁枸杞走上了从“产量”向“品质品牌”转型升级之路。大力实施“百城千店”计划,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定价收购”订单生产模式,建成中宁枸杞院士工作站。目前,中宁枸杞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约占全区的四分之一、全国的七分之一;干果年产量达5万吨,占全区的38.5%和全国的25%;枸杞产品从单一的干果衍生出果酱、籽油、芽茶、饮品、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等7大类50余种。230余家枸杞馆、体验店、专卖店等销售网点遍布全国160多个大中城市,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枸杞5000余吨,创汇5000多万美元,在阿联酋、巴西、等国家和澳门地区成功注册“中宁枸杞”境外商标,为开拓境外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宁枸杞区域品牌评估价值升至172.88亿元人民币,综合产值达73.7亿元,农民人均来自枸杞产业的现金收入达3700元,枸杞产业已真正成为中宁的领军产业。

  曾经是农业大县的中宁,历来缺少发展工业的“土壤”。解放之初,中宁工业落后,结构单一,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十余年间,中宁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着力推进工业集群发展。在北山荒空地开辟出了一块面积达161.2平方公里的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铝镁合金深加工、还原铁及铸造、金属锰及配套产业、稀土彩钢及配套产业、光伏光热发电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入园企业达86家。工业园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最佳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级新材料示范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02亿元,新型工业成为支撑全县经济的主力军。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条件和主导产业的融合推动,全县服务业日渐活跃,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对外贸易、文化旅游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34.2%。建成县级物流配送分拨中心、电商运营中心及82个乡村(社区)电商服务站,全县网商发展至2736家。中宁已然形成了枸杞产业与新型工业“比翼齐飞”,物流、金融、商贸、电商等多业态“百花齐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民生福祉大幅提升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细数70年来百姓居住条件的变迁,变化虽大,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未改变。

  城乡面貌最能反映一个地方的人文关怀和幸福指数。70年前,中宁城市面积狭小、建筑破旧。今天,中宁已面貌一新,城市面积已从过去的不足0.54平方公里拓展到今天的17.87平方公里。一城三区、特色集镇、美丽乡村正加快建设;绿色长廊、市政道路、地下管网的里程和景观水系、公园广场、游憩场所的面积逐年增长。城区公众聚集场所实现WiFi全覆盖;广播电视、自来水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自有统计数据以来,全县通车公路里程313.25公里,2018年达到2398公里。城市绿地率由21.05%提高到31.6%;城镇化率由4.7%提高到46%,成功创建自治区卫生、园林、文明县城。

  中宁枸杞、硒砂瓜、红枣、苹果、生猪、奶牛、肉羊等特色种植养殖业持续发展。劳务输出、餐饮娱乐、商贸运输、信息通讯等业态,不断充实着城乡群众的“钱袋子”。数据显示,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9年的77元提高到2018年的12180元,增长了15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3755元提高到2018年的27271元,增长了7.3倍。

  如今,中宁人已然过上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的幸福生活。“先住院后付费”模式得到全面推广,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覆盖率达100%,实现跨省区异地网络直接结算。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增幅及标准居全区第一。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41个贫困村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自来水入户通水率达100%。宁夏中部干旱带西部供水中宁县喊叫水片区工程主体工程试水成功。目前,在“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政策驱动下,“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已全部实现,全县1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4760名群众脱贫。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广泛,提高环境质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近年来,中宁县树立“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理念,共投入、督促企业治理资金达7.3亿元,完成污染治理、减排项目219个,一批环保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建立烟尘、煤尘、扬尘、气尘联防联控、协同治理机制,工业废气、建筑施工扬尘、城市餐饮油烟、秸秆焚烧、烟花爆竹燃放等大气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

  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实施了北河子两岸污染源综合整治,南河子县城段水系水域清淤工程顺利完工,第一污水处理厂地表水准四类水提标改造工程全面实施,康滩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圆满交卷,主要干沟水质全部达到IV类及以上……水、大气等生态环保指标达到或高于自治区控制指标,2019年1-8月县域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3.4%。

  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4.5%,城市绿地率达到31.06%。生态连城、南山公园已成规模,城市生态景观逐步显现。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4个,自治区级生态村6个,市级美丽乡村3个。为各乡镇、管委会配置各类垃圾箱(桶)13955个,垃圾车733辆,建设垃圾中转站7座,垃圾填埋厂8座,污水处理站8处,保护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8处,使23.27万人受益,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全覆盖。

  天蓝了,水清了,草绿了。从城镇到乡村,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守护碧水长流、植树铺绿全民行动,生态环境治理让中宁县逐渐释放出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的红利。如今的中宁,城市环境更加生态宜居,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在中国改革开放走过40年的历史关口,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时代背景下,中宁县强化开放发展意识,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2016年建成运营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大厅,市民服务大厅进驻单位58家,进驻事项1282项,部门进驻率及事项进驻率达100%。平均每天接待群众3000余人,基本实现了“一门办理,一站式服务”。医保、社保、城乡低保等便民服务事项“下沉”乡镇、村(社区)代办,实现“就近办、网上办、家门口办”。在全区率先开展电子证照入库,全面推行“先照后证”“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不见面、马上办”审批模式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全程电子化登记。网上办件量和电子证照入库量均位居全区前列。中宁县在全区率先公布实施县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依托“政务云”系统在全区率先实现县乡村网上审批全覆盖,行政审批事项压减率达98%、时限缩短70%,被列为全区政务服务信息化、标准化及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县。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农村土地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颁证工作,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21.6万亩,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辐射带动农户达到2.7万余户,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和全国首笔水权交易。

  深化民营经济综合改革,今年5月1日起,中宁继续降低失业、工伤、社会保险费率和企业缴费比例,共为企业减负3128.9万元。

  七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宁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中宁县将在自治区、中卫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继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新起点上谱写中宁发展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p>  《我和我的祖国》唱响中宁大地。</p>

《我和我的祖国》唱响中宁大地。

<p>  中宁枸杞雕塑。</p>

中宁枸杞雕塑。

<p>  标准化枸杞种植基地。</p>

标准化枸杞种植基地。

<p>  隆基硅公司拉晶生产线。</p>

隆基硅公司拉晶生产线。

<p>  天元锰业阳极板生产线。</p>

天元锰业阳极板生产线。

<p>  中宁县杞乡黄河体育中心。</p>

中宁县杞乡黄河体育中心。

<p>  生态景观水系。</p>

生态景观水系。

<p>  中宁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p>

中宁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张玉婷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