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9 -> 宁夏节约用水 -> 经验看台
【节水大家谈】节水开源划重点(一)
2019-09-27 14:21:05   来源:中国水利报

 编者按:你的城市坐标在哪里?是涉及超采、缺水、沿海的重点地区吗?“重点地区节水开源”是《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六大重点行动之一,如何强化节水?如何统筹考虑?如何充分利用?为此,本期《节水大家谈》推出“节水开源划重点”特别策划,邀请大家针对所在地实际水情,谈一谈节水的举措,表一表自己的观点,提出具体建议,为重点地区发声。

打造模板 推进滨海地区节水优先

刘九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节水是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强化全民节水是国家基于淡水资源总量不足的基本国情和水情做出的科学判断。选择重点区域,梳理关键问题,并率先突破瓶颈,形成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模板,进而推广应用,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节水行动的有效手段。

  我国滨海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好、总量大,特别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淡水资源需求进一步加大。但是,现阶段沿海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和辽东半岛尤为突出,水安全保障面临严重挑战。

  例如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三面环海,淡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降水时空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求不匹配。河流源短流急,地表工程建设成本高,雨洪利用水平不高。多年来,威海市开展了一系列节水工作,尽管成效显著,但距节水型社会国家标准及发达国家节水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全市农业节水灌溉率不足70%,城镇管网漏损率18%;海水淡化与再生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较低,2017年仅占总供水量的5%,且仅限于几个企业内部使用;政府与民众依赖当地水库水和外调水的传统意识严重,对海水淡化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认识上存在误区;取、输、制、用、排全链条水管理机制尚未形成,节水激励机制、全民节水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为强力推进沿海地区节水工作,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为契机,全面普查沿海地区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再生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规划情况;考虑不同沿海地区经济结构差异、用水结构和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技术水平等方面,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结构布局和竞争能力,评价不同地区发展非常规水资源优先等别与不同水平年适度性利用水平和规模,明确沿海地区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布局与重点;结合高效利用非常规水资源沿海城市的技术经济水平,提出推动其他沿海地区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要素,编制实施路线图。

  二是强化城市供排水管网漏损智能监测,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强化老城区管网监测维护,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对新建城区,倡导分质供水,按照用水水质需求精准供水、优水优用;逐步推进海水淡化水进入城市供水管网,根据不同地区水源水质特点、用户需求与供水管网特点,综合经济、节水、节能等多方面效益,确定适当淡化水掺混比,加强海水淡化供水、输水管网建设;完善海水淡化产品水质、海水淡化分质供水相关标准,建立淡化水纳入市政供水管网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

  三是出台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补奖政策,提高用户积极性。鼓励企业进行节水改造,加强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建设,增加再生水利用规模;扩大再生水供给范围,从目前主要限于工业企业,逐步向市政杂用、生活杂用和河湖补水扩展;根据海水淡化适度性利用规模,科学发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加快海水淡化水作为生活用水补充水源,鼓励沿海重点行业和高用水行业直接利用和循环利用海水代替淡水作为冷却水;完善常规水资源价格、建立非常规水资源价格体系,科学制定反映不同成本、水质和用途的水价,促进多种水源合理竞争。

  四是理清海水淡化、再生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在技术、体制、机制等方面所面临的障碍,实现多水源统一配置。鼓励地方政府建立长远规划的战略思维,出台“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源纳入市政供水管网”的相关政策,积极落实各涉水部门的权利与职责,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推进供水、输水、制水、用水、排水等多环节一体化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对各个环节进行水量、水质的动态监测,促进水资源统一配置由静态向动态、由分散向集中、由冗余向高效发展。

  五是加强节水文化建设,培养全民节水自觉意识,消除群众利用海水淡化水的疑虑。除了外部激励与约束机制外,实现全民节水的行动自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加强节水小区、节水示范企业、特别是高耗水企业建设,积极开展公共机构节水改造,重视示范引领作用。建议优先以学校、社区、企业等用水密集区作为节水教育宣传的重点,倡导公众媒体参与,由点到面影响居民用水行为,让节水真正成为全社会的自觉。由于公众对海水淡化水认识尚浅,对长期饮用软水是否会引发疾病存在顾虑,在解决相关技术问题的同时加强对海水淡化水的科普宣传,提高用户使用淡化水的积极性。

加强再生水管网配套设施建设

记者 刘艳芹

  陕西是个水资源十分匮乏且分布不均的省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关中和陕北仅为全国的1/6和1/3。地下水是陕西省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科学、有序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在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和维系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陕西省地下水历史超采情况较为严重,经过近年来的治理,超采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但区域超采情况依然存在。

  近年来,陕西在加强再生水利用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再生水利用的步伐还比较缓慢,覆盖的范围和行业也比较有限,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再生水的管网设施配套不到位。打好节约用水攻坚战,加强再生水利用,对陕西来说至关重要。建议加强再生水供水设施、配套管网、水质监测系统等建设,提高再生水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用水总量。

  一要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工程及配套管网设施的建设步伐,提高再生水综合供水能力,切实将城市再生水发展成为城市的第二水源。新建、改建、扩建污水处理厂,应配套建设集中型再生水利用系统。按照再生水利用系统建设计划,在集中型再生水利用系统管网覆盖区域以内,新建、扩建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配套建设再生水用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在集中型再生水利用系统管网覆盖区域以外,建设单位应自建独立的再生水利用系统,能够利用其他再生水利用系统供水的,可以不建设独立的再生水利用系统,但应建设再生水用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

  二要结合再生水用途,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类别严控再生水水质标准,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应确保水质水量安全可靠。新建、改建、扩建再生水厂应当配套建设进出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与中控系统,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已投入运行但未建设自动监测与中控系统的再生水厂,应当补建自动监测与中控系统。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再生水水质监督管理制度,开展再生水水质定期监测,并对再生水运营单位的日常水质检测数据进行核查。

  三要结合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扩大再生水供水范围。建议目前城市绿化、冲厕、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城市杂用水;冷却用水、洗涤用水、锅炉用水、工艺用水、产品用水等工业生产用水;观赏性景观的生态补水等环境用水;一般河道生态、湿地及农业用水,应当本着达标安全的原则优先使用再生水。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钢铁、火电、化工、印染等项目,也要积极引导纳入再生水用水范围。


【编辑】:杨泠然
【责任编辑】:杨泠然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