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救命恩人呐,要是没有她,那回我估计就真活不了了。”61岁的李尚盈口中的“救命恩人”,就是住在他家隔壁的周慧萍。
2009年年底,申请到廉租房的李尚盈搬进大武口区工人街社区民乐小区26栋3单元203号。第二年开春,周慧萍和老伴汤金连搬进了204号,一墙之隔的两家人自此做了邻居。由于对方年龄都比自己大,李尚盈总是亲切地称呼周慧萍“嫂子”。就在今年9月25日,邻里间上演了暖心的一幕。
李尚盈过去是一名汽车兵,复原后在石嘴山原大峰农场当司机,农场解散后一直四处打工,十五年前突发脑梗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儿子远在苏州工作,女儿在银川教书,行动不便的他一个人生活。
9月24日,周慧萍和老伴吃完晚饭坐在家里看电视,聊天提起两天前在小区里碰见李尚盈,之后就再也没见他出门。再回想最后一次见到李尚盈的时候发现他走路一点儿精神都没有,周慧萍心里特别不踏实,电视里播放的节目也看不进去了,赶紧叫老伴出去敲门问问啥情况。门敲得“咚咚”响,里面却一直没人应声,周慧萍更加坐不住了。
当晚,周慧萍和老伴又接连出去敲了三次门,李尚盈都没有回应。情急之下,周慧萍想起之前李尚盈的女儿为了方便联系给他们留过一个手机号,老两口赶紧回屋翻出来拨通了对方的电话。李尚盈的女儿说她爸爸应该没出门,她离得远短时间内赶不回来,便让周慧萍再帮忙敲门看看啥情况,随时保持电话联系。放下电话,周慧萍又去敲门。这一次,门内传来“嗯”的一声,隔了一会儿又听到李尚盈回了句“我没事,告诉我女儿别担心”。听到这句话,周慧萍老两口才转身回屋休息。
多年来,周慧萍有一个习惯,每天早上都到社区广场跳舞,可9月25日这天早上她却没有去。“那晚回家越想越觉得李尚盈的声音听着有些不对劲,感觉一点儿力气都没有,我一晚上没睡踏实,第二天早早爬起来又去敲门。”周慧萍说。这一次又没人应声,可人肯定在屋里。周慧萍一下子慌了神,觉得肯定是出问题了,赶紧跑到社区找工作人员反映情况。
闻讯赶来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听到消息的邻居们都赶来了,原本就不宽敞的楼道一时间变得拥挤起来,敲门和打电话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社区工作人员在接连给李尚盈的女儿打了几次电话都未接通后报了警。房门从外面打开,众人冲进屋,只见不大的卧室里,李尚盈躺在床和墙之间狭窄的过道里昏了过去。众人赶紧将其抬到床上,正商量送医院的时候,老人慢慢睁开了眼睛。
得知李尚盈身体不舒服已经四天没吃饭了,周慧萍急忙回家冲了两碗糖水端过来。喝下糖水,李尚盈渐渐恢复了精神。一群人围着问长问短,可唯独不见周慧萍的身影。等周慧萍再出现的时候,手里端着一小盆冒着热气的拌汤,西红柿配上绿油油的香菜,看上去特别有食欲。当天下午,李尚盈被女儿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那几天身体不舒服,就一直没吃饭,身上一点力气都没有。头一天听到有人敲门,在屋里应了一声。第二天早上七点多起床准备拉窗帘,刚站起身还没走两步就在床边摔倒了,头磕到墙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李尚盈回忆说。
“老李,在家吗?”12月5日上午,周慧萍端着一小盆苹果来到李尚盈的家门口。咚咚咚……敲了几下后,周慧萍便站在门口静静地等待着。她知道,李尚盈行动不便。过了一会儿,门从里面慢慢地打开了,身穿黑色外套、绿色军装裤的李尚盈笑着说:“嫂子来啦!”
“早上刚买的苹果,给你送几个来。”周慧萍一边说着,一边侧身先进了屋。放下苹果后,周慧萍径直进了厨房,打开锅盖看到没有饭,连忙问李尚盈吃没吃早饭。听说吃过后,她又转身将菜板上一小碗泡在水里的红豆摆到窗台边。
那次事情发生后,周慧萍每隔一两天就会去敲李尚盈家的门,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总会送点过来。“都街坊邻居住着,他这么大岁数了,身体又不好,孩子们不经常在身边,我能帮就多帮着点。”周慧萍笑着说。(记者 董湘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