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民生实事联系着你我,更联系着民心。
2020年,大武口区委、区政府继续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以实施民生工程来保障和促进民生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路通了,生活环境变好了,读书更方便了……去年以来,一桩桩、一件件暖心的民生小事如同涓涓细流,共同汇聚成大武口区委、区政府爱民为民的磅礴江河,润泽着群众的心田。
筑牢民生之本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2020年,大武口区投资200万元对区属5所中学实施照明系统升级改造,改善了学生在校用眼环境;为辖区1784名在编在职中小学教师每人每月增加200元绩效工资,共计428.16万元;市八中、市二十小学、丽日幼儿园工程建设全部完工,均已投入使用。
“家门口就有普惠性幼儿园,不仅教育质量有保障,而且收费更低了。”女儿在小区内就解决了入园问题,居民周莎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大武口区10个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任务全部完成。目前,辖区公办性质幼儿园19所,幼儿8398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5289人,占比63%,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1532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为81.2%。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0年,大武口区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以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便民化为目标,大力开展国家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建设,综合应用拓宽就业渠道、公岗兜底安置、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助力返乡人员等群体稳定就业。
参加了大武口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中式面点培训班,考核后顺利拿到中式面点初级技能培训证书,左青选择自主创业,开了一家面点店,制作的枣糕、蛋糕、肉松卷、饼干等面点味美价廉,深受消费者青睐。“只要吃过我做的面点,保证还想再来买点。”端着新出炉的蛋糕,左青笑盈盈地说。
去年以来,大武口区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失业风险有效控制,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辖区城镇新增就业6080人,完成目标任务101.3%。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围绕辖区企业、就业困难群体培训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718人,完成目标任务188.65%。
2020年3月10日开工建设火车站改造工程,完成火车站旅客站房、站前广场铺装、轨道调整改造、旅客站台、信号工程等建设,已于9月14日正式投运。
聚焦民众呼声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原先巷道没有硬化,打扫卫生困难不说,一到下雨天,泥巴到处都是。如今,巷道进行了硬化,村里环境大变样。”大武口区果园村村民万具忠说。
村里街巷干净整洁,垃圾分类井然有序,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生活环境舒适优美……近日,记者走进果园村,虽是数九寒天,但人们趁着午后暖阳,晒着太阳聊着天,享受着惬意的时光,一派祥和美丽的农村新景象,这得大武口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去年,大武口区在星海镇隆惠村、星光村、星海村、沟口一矿翠柳社区等村(社区),共投资6000万元实施污水管网建设项目6个,新建污水管网65.2公里,安装检查井2879座,提升泵站3个,目前项目已全部完工;投入资金700万元,在星海镇、长胜街道、长兴街道改厕3254户,目前工程已全部完成,并通过自治区验收。
对石炭井街道7.6平方公里共22个片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整治内容包括危旧及破损严重房屋拆除、空置房屋内垃圾杂物清运填埋等,其中土方开挖3万余立方米,拆除建筑物、危房7652平方米,清运垃圾4.9万立方米,平整场地17.89万平方米,覆土1.9万平方米。对辖区实施绿化提升工程,清理早年枯死树木306棵。
同时,在城区实施城市排涝系统建设工程。项目概算总投资12644万元,一期投资5627万元,在世纪大道与建设街路口至氧化塘铺设雨水管网约3425米,新建380平方米泵房及10立方/秒雨水泵站。管网铺设工程已于9月中旬全部完成,雨水提升泵站和机电系统已安装完毕;二期项目投资7017万元,在世纪大道(黄河街至建设街)铺设雨水收集管网约2.3公里,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不断加大投入 助民实现安居梦
“你看看现在我家环境多好,屋里又亮堂又暖和,再也不用自己烧炉子取暖了。”寒冬时节,沐浴在冬日暖阳里,大武口区一棵树新苑小区60岁的刁统银看着窗明几净的房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刁统银家原先住在大武口区长胜街道总机修厂华建片区,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房,破旧不堪。为彻底改善华建片区居民们的居住环境,去年年初,大武口区把华建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列入2020年“10件民生实事”项目中,让刁统银一家和华建片区的其他住户终于圆了“新居梦”。
华建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共涉及建筑面积32998平方米。项目参照2019年原煤机一厂回购房安置方案,对住户按照确定回购价格进行补偿。有住房需求的居民可购买一棵树新苑小区、继红新苑小区政府安置房并可享受购房优惠。最终完成266户居民房屋回购,对回购房屋全部拆除,并对拆除区域进行清理平整。
环境整洁、配套设施完备……在继红新苑小区,郝立杰深有感触地说:“我是赶上好政策了,以前住的房子,上厕所都得去室外,周边的道路也不好,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现在住的小区有休闲广场、超市等,居住环境比之前不知好了多少。”
近年来,大武口区以老旧小区改造为载体、以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和居家环境改善提升为着力点,全面完善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辖区群众打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
2020年,大武口区投资5000余万元,对辖区永欣园一期、邮电小区等10个片区48栋楼1571户13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的楼体建筑节能和楼体外配套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老小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老住户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
说起大武口区青山街道办事处文化院小区改造后的变化,居民们喜笑颜开,竖起大拇指:“小区整个大变样,道路硬化,墙体刷新,有消防通道,还有休闲锻炼的场所……”
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大武口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充分考虑群众诉求,改造工作主要包括外墙保温、屋面防水、更换塑钢中空玻璃窗、更换钢制保温防盗门、楼梯间内墙面粉刷、楼梯间及室外公共部分照明、小区内道路、供排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更新改造。
同时,采取“合零为整、合小并大”方式,通过引进物业、就近托管和自治管理,解决了居民小区无物业问题。目前,23个小区已引进物业、19个小区实行就近托管、95个小区实行自治管理,剩余30个由社区自治物业服务站发挥“红色物业”作用实施托管。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今年,大武口区委、区政府将躬体力行,继续以民生事业为重点,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为群众幸福添砖加瓦。(记者 李薇 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