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9 -> 宁夏交建 -> 交建新闻
人畅其行天地宽 物畅其流通天下   ——“十三五”中卫交通和物流业发展回眸
——“十三五”中卫交通和物流业发展回眸
2020-12-24 09:01:56   
2020-12-24 09:01:56    来源:中卫日报

  看公路——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407.26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66.266公里;

  说铁路——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建设完成,银中高铁开通运营,中卫人期盼已久的“高铁梦”实现;

  望苍穹——新开通上海、长沙、呼和浩特3个航班,航空服务面和半径进一步扩大。

  道塞山河旧,路通天地新。一组组数字、一道道通途,见证着变化,见证着幸福指数攀升。

  交通是发展的动脉,是便民出行的血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十三五”以来,中卫坚持交通先行,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性铁路物流基地、丝路经济陆路交通物流枢纽、国内空中物流中转节点”目标,按照“一带两廊”发展规划,立足区位优势,建园区、搭平台、畅通道、通班列、促开放,切实提升区域内联外通水平,全力推进交通和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大地为琴路作弦,纵横捭阖总是歌。纵览“十三五”期间交通和物流业建设成绩单,中卫交出了一张令人鼓舞的答卷,一个集“公路、铁路、民航、水运、邮政、物流、口岸”为一体,“综合、安全、智慧、绿色”为特点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中卫这座年轻的城市,正呈现出大道通衢、铁龙交织、银鹰翱翔的交通盛景。

  疏通“大动脉” 延伸“大骨架”

  立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脉和骨架,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方向和未来。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交通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城镇体系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城市交通之外的大交通,与城市发展更具有深刻的渊源关系。

  中卫地处我国陆地几何中心,中国铁路西部的“桥头堡”,是我国“西出东进”的咽喉要道和欧亚大陆桥、古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京藏高速、福银高速、定武高速、109国道以及包兰、宝中、太中银、干武等公路铁路交会于此,与中卫沙坡头机场共同形成了立体式交通物流网络,也为中卫市发展交通和物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8年9月7日,海原至同心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将海原县纳入全国的路网之中,一举改变了海原与交通大陆网隔绝的现状。

  速度定义距离,距离构架生活。2019年12月29日上午10时,历时4年建设的银中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宁夏版图上,一条从南到北的“纵贯线”串联起了宁夏各大城市,“朝游中卫沙坡头,午吃吴忠羊杂碎,夜逛银川新华街”成为现实。

  5年来,中卫交通运输工作坚持以干线公路建设为重点,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完善交通运输路网,加速调整交通运输结构,不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十三五”期间,黑海高速、同海高速、京藏高速、S103海原红羊至西吉等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完成改扩建;黄河南长滩至沙坡头段航道完成整治,新修建码头7座;持续稳定运营中卫至北京、重庆等既有航班,加密西安航班,新开通上海、长沙、呼和浩特3个航班,通航省会城市达10个;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效果显著,道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打通城市“动脉”,舒筋活络,中卫正青春勃发,一个个城市交通建设项目在大棋盘上落子如飞,四通八达的城市立体交通骨架全面拉开。如今,一条条铁路线、一张张高速网、一条条新航线,变成了温暖人心的民生线,架起了中卫和外界沟通“桥梁”。

  昔日,车行山中路漫漫;今朝,一日千里并非难。

  从通道到枢纽的飞跃

  一座“芳容初现”的枢纽之城

  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崛起,往往取决于交通优势的发挥。

  八千里路云和月,跃马关山竞风流。经过多年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中卫的立体交通网络及对外通道已基本形成。

  中卫对周边省份开放,没有高速公路不行;对国内全面开放,没有高铁不行;而对世界实现全方位开放,没有航空不行。只有让铁路、公路、航空以及城市交通齐头并进,相互补齐“短板”,才能打造出快捷、通畅、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卫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实现跨越崛起提供了重大机遇,中卫打造交通物流枢纽城市的步伐开始加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由“走”到“飞”。

  一个航空港牵起的“空中丝路”,流金淌银,激动人心;一趟中亚国际班列,沿“陆上丝路”,直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五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的中卫,正利用得天独厚的交通地位,使中卫由交通枢纽变为物流枢纽,并带动相关城市经济的崛起。

  枢纽之变,重在求“升”,任何时候,交通建设都应该走在经济发展的前面。如何在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中抢占一个新高地?中卫用“一带两廊”发展规划“破题”:进一步凸显中卫市交通区位优势,增强物流运输需求与“铁路空”网络的密切联系,从建设通道,到打造枢纽;从过境效应,到集聚发散,中卫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大跨步前进。

  当前,中卫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建设中卫公铁物流园铁路专用线项目,发展公铁联运,为企业提供门到门的铁路运输服务;通过常态化开行中卫=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形成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融合;通过强化中卫沙坡头机场航空运输通道作用,以航空网络联通全国,建设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运输通道。

  “网”通全国乃至全球的大枢纽正在中卫蓬勃发展,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对外经济蓝图正扎扎实实变成现实。建设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中卫奋力向前。

  物畅其流 货如轮转

  畅通内外通道发展现代物流

  打造物流之城,中卫激情涌动。

  中卫市元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宁夏天元物流集团公司升级为4A级物流企业,中卫市明达物流有限公司评选为3A物流企业。截至目前,全市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10家,有力带动了中卫市物流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中卫市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11月22日,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顺丰航空737-300货运包机在中卫沙坡头机场顺利将6吨鲜牛奶通过空运方式销往上海,中卫首次开通货运包机直航业务。

  期货交割库,更是从无到有。中卫引进招商局集团旗下中外运银川陆港有限公司与银河德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硅铁期货交割库,有效促进了硅铁现货、期货市场的紧密结合。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亚国际班列川流不息,东联西出的必经之地中卫铁路口岸正加紧“扩能”,为线路逐步丰富、载货日渐多样的中亚国际班列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不断扩大辐射效应,助力中卫物流通道转型发展。截至目前,累计发运国际班列23列1065车,货重6.34万吨,货值约5325万美元。班列也逐步实现“重去重回”,中卫物流枢纽的货物集散功能进一步凸显。

  口岸是国家指定的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国际货物运输的枢纽。口岸开放程度,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对外开放水平。在与青岛、天津、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及二连浩特等口岸合作的基础上,中卫与山东港口威海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新南向通道(重庆)物流公司、宁夏商务投资开发公司合资合作,积极融入陆海新通道;与青岛世通公司、中外运陆港物流公司、嘉里大通公司合作,打造区域物流枢纽,为中卫外贸企业降本增效提供了保障。

  发展无止境,跨越正当时。公路、铁路、航空,跨越崇山峻岭,跨越地理时空,缩短了中卫与世界的距离。我们已清晰看到,中卫交通和物流业在转型追赶、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正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逐步走入物畅其流、货如轮转的新时期。中卫,一个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依黄河而生,风光无限。(记者 杨雪)

【编辑】:马丽娟
【责任编辑】:马丽娟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