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恩情不能忘,人民解放军的恩情不能忘,我永远是党和人民的儿子……”家住中宁县恩和镇沙滩村的87岁抗美援朝老兵庞国栋,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虽然离开部队已经63年,但他时刻不忘党的恩情。他说,是人民解放军让他走上了光辉的军旅生涯、走上了光明大道,谱写了保家卫国的光荣历程。
庞国栋老人回忆,1949年4月,年仅17岁的他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兵,跟随马鸿逵部队前往陕西咸阳打仗,同年8月,一路溃败的国民党军队在宁夏金积投诚,他所在的部队也被改编为人民解放军,他也就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当时我三叔在国民党部队当了逃兵,而我却被抓去顶了我三叔,部队改编后,我从一个受苦受压迫的农民成为了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太幸运了。”庞国栋笑着说。
之后,庞国栋跟随部队先后到陕西宝鸡修建铁路,到山东泰安驻训。1950年10月,庞国栋所在部队接到命令,急行军至辽宁沈阳,稍作休整后便踏出国境,奔赴朝鲜参战。
“寒冬深夜,我们踏着冰冷的江水跨过了鸭绿江,敌人的飞机在空中扫射,炸弹时不时在身边响起,一个个战友倒下,鲜血染红了江水……”庞国栋回忆着过江时惨烈的情形。
提及那段枪林弹雨的经历,庞国栋老人历历在目。庞国栋是一名通信兵,时常飞奔在深山小道,陡坡沟壑,执行着一次次危险而艰巨的任务。经常有炮弹在身边爆炸,子弹在身边擦过。有一次,他单独去执行任务,在返回的途中由于过度疲劳,靠着树桩睡着了,后来经过的部队发现了他,他才回到了营地。
“后来我才知道,我睡着的那一带敌人和特务经常出没,专门杀害落单的战士,有不少战士在那里牺牲了……”提及那次危险的经历,庞国栋老人至今记忆犹新。
参战期间,庞国栋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敌机在空中投下一排排炸弹,树木被烧焦了,山峰变成了秃顶,深沟中的废武器随处可见,弹坑遍地都是……但是他没有胆怯过、退缩过。
军人本色铸就了他光辉的历程。由于庞国栋在部队表现突出,他加入了共产党,还荣立三等功一次,成为了他这一生最耀眼的光环。
1956年,庞国栋因为身体原因,离开了部队,回到了阔别七年的家乡。在故土,他虽是农民,但他始终牢记部队的教导,积极投入到建设家乡的热潮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他是党和人民的儿子,不忘党恩,不忘军恩”的誓言。(记者 马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