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9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文字头条
产品变商品,农民变工人,产区变景区,红寺堡区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柳泉黄花分外香
2019-07-21 07:04:32   来源:宁夏日报

  清晨的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柳泉村,连片的黄花菜田比村庄提前醒来,花苞正酝酿一场开放。然而,此时必须“无花空折枝”——待花开则不能当菜,便收获无果。

  星星点点的人影打破静谧,在田野阡陌间小心跃动,那是采摘黄花菜的队伍,正与时间赛跑。

  65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兰俊祥,4时30分就爬起来,和老伴一起到合作社的地里摘菜,“一个月下来,我俩光摘菜就能挣7000元”。

  盛夏,柳泉乡满目皆彩:黄的黄花菜、红的枸杞、绿的经果林……以产业为“卷轴”,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柳泉乡跳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思维定式,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稳步增收,振兴乡村。

  荒滩上涌起金色花海

  7月6日6时,柳泉村微风吹过,连片黄花菜田涌起金色波浪。挎着自制布兜,十几位村民顾不上抬头,躬身在“波浪”间采摘。驻村第一书记虎正南说:“遇上采摘高峰期,天麻麻亮,地里闪烁照明灯光,由点成群,颇为壮观。”

  在菜田,记者看到,黄花菜枝头好似分泌出一层“蜜糖”。“这里自然条件适宜,种出的黄花菜糖分高,品质佳。“虎正南说,如今的遍地黄花菜,过去只是一片荒地。他任驻村第一书记5年了,期满后一直“续约”,见证柳泉村遍地金黄的“蝶变”。该村从2016年起种植黄花菜,至今累计种植面积4500亩。

  “村民种黄花菜,第三年起可见效益,每亩年收益可达8000元至1万元。”虎正南说,村里许多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在合作社务工,人均年增收2万元。

  小小黄花菜,诉说着柳泉乡的思变故事。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柳泉乡提出户均“5531”(5头牛、5亩经济作物、30只羊、1名劳务输出)的发展思路,精准发力,稳步增收。

  柳泉乡乡长郑慧玲说,柳泉乡正推进“两区一带一中心”(万亩高效节水特色示范区、万头肉牛养殖示范区,特色产业示范带,区次中心城镇)建设。“柳泉乡9个村,几乎都有主导产业。目前,全乡累计种植黄花菜11200亩、枸杞9700亩、葡萄7700亩、中药材5500亩。”

  为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柳泉乡在柳泉、沙泉等村建成黄花菜晾晒场41.92亩,在甜水河、永新等村,建成枸杞烘干房8.2亩。“有了晾晒场、烘干房,咱发展种植的信心更足了,不怕遇到阴雨天枸杞和黄花菜晾不干。”豹子滩村村民李正江说。

  地处我区中部干旱带核心区的红寺堡区,光照长、昼夜温差大,已探明富硒土地超10万亩,是种植特色优质农产品的适宜地区。黄花菜成为当地农作物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优势特色节水作物。目前,红寺堡区重点打造黄花菜千亩以上标准化示范点21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200户,注册了“塞上阳光”红寺堡富硒黄花菜公共品牌。

  家门口建起扶贫车间

  在家门口打工,还能兼顾上家里,这样的好事,红塔村的老百姓一提起就竖大拇指。

  为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柳泉乡在贫困村建设扶贫车间,吸纳村里的剩余劳动力,让他们成为家门口的“上班族”。今年5月底,以加工服装为主的红塔村扶贫车间建成,想打工的村民,先接受3个月的免费培训。

  马学莲第一个报名。她的丈夫患有腿疾,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一家人靠10亩薄田度日。“10亩玉米一年的收入,仅能维持一家温饱。为有点余钱,我在周边找零活,辛苦一个月就挣1000多元。”马学莲说,“现在好了,在家门口打工,收入高了,日子更有奔头。” 

  扶贫车间的老板罗彦彪介绍,目前参加培训的共4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人,每年他要开出工资60余万元,“厂子24小时开门,员工工作时间不受限制,有时间就可以来。每个月只要能完成22个工作日,平均工资都在3000元左右”。

  “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集体增收,开辟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子。”郑慧玲说,红塔村原本是个空壳村,乡里建厂,扶贫车间每年给村里交租赁费,充实了村集体收入。

  在红塔村另一处巾帼扶贫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扎着编织袋。车间内,“就业一人,脱贫全家”的标语格外醒目。

  企业负责人任鹏飞为记者算了一笔账:“红寺堡区的脱贫目标是年人均收入3700元,车间按件付酬,如果一个月上22天班,手快点每人每月能拿到3000元以上,一个人工作一年可实现收入3万多元。以一家四口计算,年人均收入近8000元。

  任鹏飞说,扶贫车间建起来后,贫困群众当上了工人,手有余钱,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村庄里掩映韵味民宿

  蓝天碧水、白墙黛瓦,一砖一瓦皆文化。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民房变客房,走进永新村乡村旅游民宿,农民既是土地的主人,也是旅游的从业者。当然,也售卖自己的农产品。

  这是柳泉乡政府立足区位优势,调研尝试的成果。如今,乡村旅游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更趋向于以民宿为核心的住民居、吃农家美食、赏田园美景的深度体验游。

  “如果单纯在农业种植这个‘一亩三分地’里打转,发展空间很受限。”永新村村支书李文彬说。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催化下,2017年,永新村农民将闲置住房改造成民宿,打造“永新农家”乡村旅游品牌,发展“民宿旅游+”经济产业,即:民宿旅游+移民文化、农家美食、土特产品销售、休闲度假等。

  7月上旬,正是田园好风光,一辆辆小轿车停在民宿门口。城里来的客人放慢脚步,感受自然。入夜后,与亲朋在小院内纳凉望星。“起初,村民都在观望,去年我们率先在18户人家尝试,仅此项就收入50万元。”李文彬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10天期间,就收入11万元。见到真金白银,今年要求参与民宿的村民骤增。

  “游客带旺人气,农产品更好卖了。”李文彬说,永新村去年的人均收入达8500元。

  果菜不仅是产品,农耕不仅是劳动,浓浓的乡村体验,提升了传统农业,也丰富了旅游内容。李文彬说,今年村里还种了200亩玫瑰花,下一步计划建一处集游乐、餐饮、观光采摘于一体的休闲场所。

  “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目标。在柳泉乡,“李文彬们”的体面是实打实的:红火的产业,美丽的家园,越来越鼓的腰包。

  截至目前,柳泉乡地区生产总值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46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93元。这一份沾着泥土芬芳的成绩单背后,凝结基层干部的智慧与心血。从扎根乡村的虎正南到先行先试的李文彬,按照现代农业思路,发展特色农业、打造特色板块,带动村民稳步脱贫增收。

  在红寺堡区,更多的“柳泉乡”故事还在延续。“未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将为柳泉乡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实现‘1+1+1>3’的效果,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郑慧玲说。(记者 张 瑛 毛雪皎 和牧川 杜晓星 葛 龙 文/图)

<p>  柳泉村从2016年起种植黄花菜,累计种植面积达4500亩。目前,柳泉乡累计种植黄花菜11200亩,以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p>

柳泉村从2016年起种植黄花菜,累计种植面积达4500亩。目前,柳泉乡累计种植黄花菜11200亩,以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任岚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