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9 -> 宁夏“三大战略”实施两周年 -> 文字头条
让农业回归绿色本色
2019-07-12 09:46:38   来源:宁夏日报

  让面源污染治理有“路”可循

  火热七月,流光溢彩、万木峥嵘。眼下正是各种蔬菜、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记者来到位于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关镇小兴墩村平罗县盈丰专业合作社的蔬菜示范种植园区。放眼望去,一幢幢白色钢架结构的蔬菜大棚排列有序,连成一片,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大棚内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煞是喜人,淡淡的菜香令人忍不住想摘一颗尝尝鲜。

  “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一、二线城市,从过去每公斤0.8元,到现在最高卖到1.6元,主要是因为绿色种植,少肥少药,所产蔬菜‘颜值’高、品质好。”盈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蒋洪波说。

  2010年,蒋洪波注册成立了盈丰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反季节蔬菜。

  “农业面源污染量大面广,极具隐藏性和潜在性。不仅严重影响农田环境,也影响着百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蒋洪波告诉记者,为降低农业污染,合作社种的蔬菜均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施肥新技术及水肥一体化设施,可节约化肥使用量35%,节水30%左右,“1亩地节约成本200元,合作社810亩地,仅此一项一年便可节约16万元。”

  蒋洪波告诉记者,以前田间地头、沟边路边、农家院户四周,农药、化肥等的废弃包装、白色地膜比比皆是,如今合作社所使用的地膜及用完的农药瓶也有了去处,全部被平罗县农业农村局回收。“在解决污染的同时,还能避免残留农药可能带来的损害。”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关乎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因此,农业面源污染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重点攻坚对象。为有效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农业健康绿色发展,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盯紧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还一片美丽乡村。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示范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促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利用。将水稻种植区域全部纳入秸秆机械灭茬深翻还田作业范围,对全区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秸秆采取机械化捡拾打捆、粉碎深翻还田和秸秆收储加工等方式综合利用。

  从源头确保农田残膜可回收,建立残膜回收加工机制。鼓励引导加工企业在覆膜面积2万亩以上的乡镇建立回收网点,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运行有效的农用废弃地膜回收加工一体化模式。制定回收网点管理规范和办法,鼓励采用“以旧换新”等方式促进残膜回收。加大残膜治理示范力度,积极开展降解膜应用配套技术、高强度地膜替代产品、地膜回收机械、地膜综合利用技术等试验示范活动。

  推进养殖业清洁生产和产业模式生态化,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燥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实现源头减量。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因地制宜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等技术模式。引导养殖企业粪污集中收集专业化处理,进行有机肥生产加工。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和水生生态保护,推进畜牧水产业绿色发展。大力推广种植产业模式生态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示范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化肥使用量,增施有机肥,开展统防统治,促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

  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推广政府引导、农药经营者回收、资质企业处理、农业生产主体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和回收处理模式,实现农药包装物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处理。做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共同维护良好农业生态环境。

  共筑水清、地净的农业生态环境

  在政府主导下,各市县也纷纷打出“组合拳”:银川市兴庆区推广秸秆培肥改良2万亩,有机肥使用1万亩,以渔治碱2000亩;贺兰县启动实施生物质能源联产CNG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着力提高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利通区实施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着力推进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以上;沙坡头区开展农企合作,推行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示范,促进农药使用零增长;青铜峡市大力开展秸秆焚烧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基本实现秸秆不焚烧、资源不浪费、环境不污染的总目标……

  今年上半年,我区全面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建设高效节水、旱作节水示范区23个,创建化肥减量技术示范区128个、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示范区60个,示范推广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105.3万亩,占全年任务的87.8%,大力推广“分散收集、集中处理”的畜禽粪污处理新模式,全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0%以上,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9%。力争到年底,新增5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任务圆满完成,全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900万亩、有机肥替代化肥16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面积达到600万亩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9%、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4%,中南部山区农用残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我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健康绿色、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绿色优质种养技术,推进农村能源建设,让农业回归绿色本色。”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记者 张瑛)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李金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