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记者来到位于中卫市的宁夏万齐菌业发展有限公司菌菇培育温棚。只见高达6层的蘑菇架整齐排列,培养袋中的“黑土地”上,圆圆的小蘑菇争先恐后地探出小脑袋。
种好蘑菇的秘密,还在这“黑土”里。“这些‘黑土’是由小麦、玉米、果木枝条等秸秆和麦麸、石灰粉混合发酵而成,是上好的蘑菇基料。”公司技术指导权循春说。
在菌业生产车间外,工人们正有序地将收来的秸秆放入秸秆粉碎机内,机器不停运转,一旁切碎的秸秆已堆积成山。权循春介绍:“秸秆经过粉碎加工处理后,就变成了蘑菇生长和培育的优质养料,不仅供我们公司用,还销售给周边的种植户。”
记者看到,基料加工车间,被打成颗粒状的秸秆加水后在搅拌机中,与一定比例的麦麸、石灰粉混合在一起,经过多次搅拌做成基料包,然后到深度杀菌室进行杀菌接种,“经过20多天的发菌长出菌丝后,便可移到菌室进行培育。”权循春说。
该公司种植苹果、枸杞6000多亩、水稻1000多亩,每年秸秆处理成为一大难题。2017年,集团成立了菌业发展公司,主要利用农业秸秆、果木枝条等废弃物从事富硒食用菌研发、种植生产、初精深加工及销售。该公司年产基料包40万棒,消耗秸秆60万公斤。
指着眼前占地1亩的温棚,权循春算了一笔账:“秸秆做基料产业前景广阔,以平菇为例,一年两季,一季可收6茬,1棚可以摆放1.2万个基料包,1个基料包需要1.5公斤秸秆,可培植2公斤左右蘑菇,如此算来,一个棚一年纯收入7万元左右。”
蘑菇采摘后剩下菇渣和基料还能循环利用做有机肥,用于种植瓜果、蔬菜、苗木。
“这项技术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可做到‘吃干榨净’。”权循春解释,“种完菇的废料,粉碎后与牛羊粪便混合发酵,可做有机肥。”(记者 张瑛)
秸秆成为菌菇培育的营养基料。张瑛 张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