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你在火神山医院一线上班的第一天,晚上我们视频聊天,看到你额头上被护目镜压出的水泡和两侧面颊及鼻子被护目镜压出的痕迹……我只能告诉你多多保重!”
“当儿子第一句写了‘妈妈我想你了’,眼泪就已经流了出来,哭着写完了这封信。看着他那歪歪扭扭的字和不太通顺的语句,我哽噎了!”
“别怕我繁琐,再叮嘱一遍: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做好自我防护、保护好自己,期盼你早日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
2月26日,解放军某医院骨科医生贾立佐给在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妻子张亚霞,写了一封信。
“很久没有写过信,但是这次,情不自禁。”贾立佐告诉记者。
贾立佐和张亚霞是同事,都在解放军某医院工作,一位是骨科医生,一位是护士。7岁的儿子贾筠博活泼可爱,在银川市实验小学读二年级。
平日工作忙,春节假期,本来打算好好陪一陪儿子,谁料疫情来袭。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他们因为使命和责任,坚定地做出选择:张亚霞毫不犹豫签下了请战书;贾立佐在银川抗疫一线,坚守岗位、治病救人。“我们身上的这件白大褂,承载的是职责和重任,是技术和仁爱,在疫情突发的重要时刻,国家需要我们,病人需要我们,一线的战友更需要我们。”贾立佐说。
张亚霞到武汉火神山医院工作,第一次视频回家,告诉贾立佐,她们在“红区”工作,那里是抗"疫"的主战场也是新冠肺炎最危险的地方,10个小时没有喝水、没有上厕所,因为如果喝水了就要上厕所,又要浪费防护衣,并且还得浪费好长时间。看着妻子额头上被护目镜压出的水泡和两侧面颊及鼻子被护目镜压出的痕迹,贾立佐心疼不已,却只能告诉妻子多多保重。
在银川,贾立佐把儿子贾筠博送到父母家,始终坚守在岗位一线。忙碌的日子过得很快。直到元宵节的晚上,贾筠博告诉他:“妈妈没在,我想妈妈了,今天的日记我想给妈妈写封信。”在用稚嫩的手写下第一句:“妈妈我想你了”的时候,贾筠博的眼泪就流了下来。看着儿子被泪水打湿的信,贾立佐告诉儿子:“武汉病了,妈妈要去治病,这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义务,当你有一天长大了,你也要像妈妈一样,国家有难了我们每个人都义无反顾。”
2月8日,贾立佐在央视军事频道中,看到了张亚霞在武汉火神山医院救治病人的报道,父子俩高兴地打电话给张亚霞:“你辛苦了,你是最美的‘逆行者’!”最令贾立佐感动的是,在得知自己家的情况后,孩子的班主任马翠春多次打电话,了解关于孩子的学习情况,询问还需哪些帮助。
“我们都是军人,在这个不见硝烟的战场,我们一定不获全胜、绝不收兵。”贾立佐说。(秦一舟)
张亚霞在火神山医院。图片由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