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端午节专题 -> 家国情
端午:一个节日,一份传承
2020-06-24 11:51:28   来源:银川晚报

  又到了端午时节。按民间习俗,家家户户的大门口要插上一束艾草,艾草的药香和粽子的清香四处弥漫,让人油然而生悠远的思念。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记忆的延续。

  端午至农事忙

  农历五月,田野上齐腰的麦子争先恐后地抽穗,一阵风吹来,发出沙沙的声音,一眼望去,那绿油油的麦田,宛如碧波在荡漾,让人忍不住深吸口气,想深深地感受一下这个时节的气息。但这麦穗是没有什么味道的,倒是树上挂着半熟的或者熟透了的果子,似乎真的飘来了阵阵果香,混杂着风的味道,就这样一股脑儿地钻进鼻腔里,顿时通窍。

  尤其端午前后,一切都有些迫不及待了。一年过半,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了起来,希望能在即将到来的后半年,有更多的收获;一场雨过后,地里的蔬菜、林间的果子也急着想要熟透,甚至是河道里的流水,也卖力地向前奔涌,好像等不及要去滋养这片土地。

  “田里的活,也得抓紧,端午到,可有得忙呢!”贺兰县农民陈志伟说。在自己的记忆中,每到端午,田里麦子、油菜刚刚收割,铁犁、拖拉机就紧跟着下地翻耕了,紧接着就是拔秧、插秧。“春争日,夏争时;鸡叫出门,鬼叫进门。这是我从小就听家里大人说的。那会儿小孩们还在睡觉,天都没亮,大人们就要下田拔秧,我爸妈有时候到了晚上七八点了还在插秧。”陈志伟说,端午到,还要忙着种菜。

  赶着种的菜有很多,比如茄子、包心菜、小白菜,还有丝瓜、黄瓜、南瓜、冬瓜……播种,施肥,除草,抓虫,用药。最容易种的是丝瓜。“我们小孩都能种,记得我上小学时,就会在田里挖个坑,加点草木灰什么的,然后把丝瓜苗往里一插,没几天就绿油油的一片、然后家里大人会用竹子、树枝搭个简单的瓜架,几天工夫就挂丝瓜了。”回忆小时候端午时节的农事,陈志伟说,现在几乎都是现代化机械作业了,虽然不用那么辛苦了,但该做的农事还是不能耽误。在陈志伟身后,一台大型机械在刚刚收获的麦田里整地,颇有气势。

  端午节愿安康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可见它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訸说,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两千多年过去了,‘屈原精神’还在延续,民族的精神需要传承,你能感受到浩然之气凛然于天地间,大家坚持通过插艾草、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代代薪火相传。”张訸说。

  张訸解释说,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屈原投江后,人们怕鱼蟹吃掉屈原的遗体,便把鸡蛋和竹叶、苇叶包裹糯米外缠彩丝投入江中喂饱鱼蟹,划舟打捞屈原的尸骨,用雄黄驱赶蛟龙水兽。后来,这个习俗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演变成了插艾草、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等端午习俗。

  “端午节杂糅了避邪、防疫等多种民俗为一体,所以现在有一种解释,认为端午节是古人为了‘避邪防疫’而专门设置的节日。”张訸说,这事因为夏季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尤其是仲夏端午阳气旺盛,草药的药性也是一年里最强,在端午这天采的草药,在祛病防疫的效果上最佳。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内容,如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等等习俗。

  重仪式传手艺

  两天前,在西夏区镇北堡镇党群活动中心,“杨家布艺”传承人杨学红一个人安静地在“匠人心手工布艺工作室”里,为端午节赶制香囊。制模、画图、勾线、剪裁、缝制……大概半个小时左右,一个精致的香囊在她的手里一点点地成了样子。

  “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没有往年那么忙,但还是有很多订单要做,我就让我这儿的手艺人都在家里做。”杨学红说,往年一到端午跟前,各种非遗文化展、端午香囊制作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忙得不可开交,尤其这几年,国家重视非遗保护,他们这些匠人有了机会好好传承手艺,宣传优秀文化。

  “端午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值得认真去对待。”说到这,杨学红很是感慨。她的老家在平罗县,从小家里几个孩子都是在奶奶家长大的,记忆中,一到端午,全家十几口人都会聚在奶奶家,有包粽子的、做甑糕的,有清洗好艾草在门口、窗口悬挂的,而小孩子们则围在奶奶身旁,等着奶奶用编好的五彩绳系在手上;等五彩绳做好了,奶奶还会把提前准备好的、装了艾草的香囊给孩子们挂在身上,那种满满的仪式感,让她至今想起来都十分感动。

  “那时候我们小,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我还问过奶奶,是不是因为艾草有香味,所以包在香囊里。”杨学红笑着说,奶奶解释说,其实是因为夏天毒虫多,挂上装了艾草的香囊,就能起到驱赶蚊虫的作用,“奶奶说它能保护我们,但其实是奶奶在保护我们,她会认认真真地准备五彩绳和香囊,就是希望我们能平平安安的。”

  现在,因为要传承手艺,杨学红很少有时间过个正儿八经有仪式感的端午节了,就连粽子都是买的,或者朋友顺手给的,这让她觉得很遗憾。“小时候端午节我们小孩儿可忙了,大家会带着粽子串门,像我家的孩子,还会带着奶奶做的香囊,给邻居们送去。”从回忆里走出来,杨学红想了想说,现在的忙碌其实也很值得,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非遗展或者相关活动,认识这些重要的节日,去体会传承千年的这些老手艺,这让她觉得很有成就感。(记者 王敏)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杨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