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在灵武市崇兴镇村级卡口,疫情防控人员正在对出入人员进行“三查三问一识别”。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面对这一情势,灵武市不断提高精准防控水平,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所辖乡镇、街道通过“三查三问一识别”等措施,抓早抓好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工作,守好入灵查验点、小区大门、村队卡点,坚决杜绝人传人、物传人的情况发生,从源头上实现闭环防控。
严把卡点“三查三问一识别”关,强化全市76个农村村级卡口管控力度
1月24日,记者在灵武市崇兴镇新架桥村防疫卡点看到,该村党支部书记余翔带领老党员赵连军正在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
“所有进村车辆和人员我们都要查验信息、体温和健康码等,并根据识别情况确定管控方式。”余翔告诉记者,村里的每个卡点都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严把“三查三问一识别”关,一旦发现中高风险地区来(返)灵人员,卡点防控人员会立即按要求转运并上报至疫情普查组。
随后,记者在东塔镇宋桥村防疫卡点看到,经过此卡点的人都要经过“三查三问一识别”这一关。宋桥村第一书记龙建荣说,该卡点对所有进村车辆应查尽查,并密切关注外出务工、走亲访友、高校学生特别是从重点地区返乡人员,切实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据介绍,除了严把卡点“三查三问一识别”关外,灵武市还进一步强化全市76个农村村级卡口管控力度,全面推行村级卡口“十有”标准。该标准明确规定,每个村级卡口都要明确工作内容、每日轮班次数、值班人员、物资保障等,同时,每班次至少有一名登记员和一名查验员。
对重点人员实行5分钟快报制,确保返灵人员全程在控
“为了全面掌握各社区在外人员的详细信息,我们对社区在外人员进行了全面摸排登记。”灵武市城区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说,目前,灵武市城区街道15个社区已招募上千名志愿者在社区报到,进行疫情防控工作。为了促使小区卡口物业人员进一步熟悉卡口查验、处置流程,保证查验规范有序,该街道还对物业人员进行了培训。
据介绍,为保证“三查三问一识别”等措施落实到位,灵武市各社区(村)已经按照“社区(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加大对来(返)灵人员排查力度,强化境外、省外来(返)灵重点人员摸排登记,建立台账,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快速、详细掌握辖区重点人员状况,包括身体健康状况、有无归国意愿、计划返灵时间等。对重点人员实行5分钟快报制,确保返灵人员全程在控。
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严把冷链食品销售环节
春节临近,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为此,灵武市建立了冷链食品多部门联防联控和“一体系、一备案、四查验、周检测、全免疫”工作机制,实现冷链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同时,为确保肉品的安全、高品质供应,灵武市相关部门严格把控,实现对屠宰、运输过程的全程可追溯,从源头把控肉品供应安全。
随后,记者在灵武市白土岗乡宁夏福兴神农食品有限公司屠宰车间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刚屠宰完的羊进行检疫。“在屠宰加工、销售过程中,公司利用自有的溯源系统进行追溯,谁屠宰的、谁分割的、谁加工的、物流车是哪一家、冷链公司是哪一家,以及销售到哪里,进行全程追溯。”该公司执行总经理史文云说。
“近期,灵武市还加大了对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货物、商品、包裹、邮件、车辆、货柜、集装箱,以及冷链食品加工、交易场所等重点场所和从业人员的监测力度,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物。”灵武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1月1日以来,该局已组织229名冷链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及一线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进行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目前,共送检核酸样本2038份,其中冷链食品870份、冷链环境771份、冷链从业人员397人次,结果均为阴性。(记者 张碧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