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坚定信心 战“疫"必胜 -> 战疫·群像 -> 白衣天使
马江涛:刚结束“援非”又驰援武汉 永远冲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
2020-04-20 10:00:30   
2020-04-20 10:00:30    来源:银川日报

马江涛结束隔离休养,与妻女团聚。

  从去年5月到今年4月18日,马江涛已经快一年没见自己的两个孩子了。从非洲塞拉利昂到湖北,两次无缝衔接的出征,他义无反顾地冲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也是离家人最远的地方。

  刚从非洲回来又出征武汉

  马江涛是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检验科副科长、副主任检验技师。在作为宁夏第三批援湖北疾控队队长出征前,2019年12月28日,他刚刚结束了为期6个月的“援非”烈性传染病实验室检测任务返回银川。组织上特许他在家休养21天,结果他休息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返回单位上班。1月20日,他来到长途汽车站,准备回老家看望半年多未见的父母和刚学会说话的小女儿。但当天宁夏出现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看到消息后,他立即从车站返回单位。见到领导,马江涛只说了一句“我在P3实验室操作方面有实战经验,我得上”,便一脚踏进了实验室。

  他是检测组最忙的人。因为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同事们遇到难解的技术问题,总是第一个来问他。实验室核酸检测在病例确诊中发挥着一锤定音的作用,随着宁夏疫情不断加重,检测任务越来越重,马江涛和同事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连天昼夜地扑在实验室里工作,吃住都在单位。湖北疫情告急,需要支援,马江涛再次请战,依然是那句话:“我有实战经验,我得上!”2月23日,他作为宁夏第三批援湖北疾控队队长,带领两名队员出征武汉,在洪山区开展援助工作。

  在武汉,他带领的队伍被称为筑牢防疫堤坝的“轻骑兵”

  原本是实验室检测专家,但洪山区疾控中心实验室硬件不达标,无法开展检测工作,马江涛迅速调整状态,投入到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指导和消毒监督指导工作中去。他身着防护服,深入发生过聚集性疫情的重点场所,进入康复驿站和密切接触者隔离点等最容易发现阳性病例的场所,实地勘察,仔细检查疫情防控中可能被忽略的环节,针对不同场所和不同人群设计了不同的防控方案和消毒方案。当洪山区的同事问他为什么这么拼命时,他笑着说:“都是分内之事,咱们快一点,病毒就会慢一点!”他坚持的理念是:消杀做到“无微不至”,才能将病毒一网打尽。

  在隔离点,马江涛总是能找到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消毒细节。“用餐后的一次性餐盒不能暴露丢弃,一定要用塑料袋扎紧后收集”“纸巾、口罩等接触口鼻的垃圾,一定要重点注意消毒并密封”“卫生间是一个很大的风险点,一定要重点消毒”,他能找到每一个病毒可能藏匿的角落,“火眼金睛”是同事们送给他的外号。

  一个月以来,他带领的宁夏第三批

  援湖北疾控队援助工作受到了洪山区干部群众的高度称赞,被称为筑牢防疫堤坝的“轻骑兵”,并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年没见孩子,他说自己不是好爸爸回顾参加工作的这些年,马江涛在工作上从来没有掉过链子。2008年至2018年的10年间,他相继完成了宁夏第一例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病例的实验室确认、宁夏甲型H1N1流感病毒耐药性研究、宁夏病毒性腹泻病原谱研究、水中诺如病毒富集和检测方法验证等12个研究项目,填补了自治区12项病毒学检测领域的空白,发表了15篇学术论文,主持完成3项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点研发项目,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来岁的他已经在宁夏乃至全国疾控系统小有名气。

  但说到家庭,他却很是自责,“对小女儿亏欠太多了,我不是个称职的好爸爸……”去非洲的时候,马江涛的小女儿才10个月大,回国也没顾上见孩子一面,又去湖北支援将近两个月,算起来已经快一年没见孩子了。“可能小女儿对我这个爸爸没啥印象了……”马江涛忍不住红了眼睛。

  从武汉回来后又隔离了14天,4月18日,马江涛终于和家人见面了,妻子带着大女儿来隔离点接他,马江涛拥抱着妻女,觉得幸福极了。“现在就想尽快回家,看看父母,看看小女儿。”对于丈夫的工作,马江涛的妻子给予百分之百的理解和支持,“江涛无论对待工作还是家庭,都是一个特别认真负责的人。他积极向上,给孩子和我树立了好榜样。他是个平凡人,但在我和孩子心目中,他是个大英雄。”(记者 沈亚婷 文/图)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姚振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