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宁夏全区1.5万余名公安民警和辅警冲锋陷阵,其中283个“双警”家庭并肩奋战、29个家庭一家三口共同战疫、92名即将退休的老民警坚守一线……
爸爸的“谎言”
2月24日,天擦黑了郭振华下班回到家。
这个“班”可真长。从1月23日接到命令到派出所集合算起,一个月零一天未曾回家,长长了的头发被警帽压得歪斜,警裤膝盖处磨得发亮。
郭振华(中)在疫情防控工作中。
“你回来啦。”妻子张玲像往常一样顺手接过他换下来的警服,儿子嘟着小嘴坐在一旁——他还在生这个“说话不算数”爸爸的气。
1月23日,中卫市沙坡头区公安分局镇罗派出所所长郭振华接到指令:迅速到岗,有紧急任务。之后,受疫情影响,自治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实行最严格的防控措施,郭振华和同事投入战斗。
儿子念叨好久想回银川奶奶家,郭振华曾答应过儿子,过年一定去看爷爷奶奶。可突如其来的任务让他“食言”了,不但没带儿子回奶奶家,连年夜饭都没跟孩子一起吃。
镇罗派出所所辖3个乡镇、45个村、10.05万人,要做到疫情防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本身就是挑战。大摸排期间,郭振华白天与核查组成员一起逐村逐户、逐家逐人摸排情况,填写信息登记表,晚上梳理汇总数据信息,并制定第2天工作计划。辖区东园镇共有20个行政村、2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近3万人,流动人口较多,是3个乡镇中治安情况最为复杂的乡镇。郭振华主动请缨担任东园镇核查组组长,先整理出重点核查村队、人员与行业场所,然后按照“先走重点,后摸非重点”的基本原则,迅速开展工作。
一次,郭振华在入户时接到了镇干部的求助电话,称某村的张某从河南开车回来,拒不配合防疫检查工作。郭振华赶到现场,为确保其他同事的安全,他身穿隔离服只身走进张某家做劝说工作。在他的耐心劝导下,张某主动提出配合防疫检查并进行隔离消毒。
郭振华跟儿子说了会保证自己安全,可一遇到事,就忘了“承诺”。
镇罗派出所民警辅警多是90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大家吃住在所里,顾不上回家。有的民警新婚不久,十几天回不了家,妻子不免有些怨言。郭振华主动替同事值班,“命令”他们回家看看。他答应妻子抽空就回家,可看见派出所的那些熬红了眼睛的同事,悄悄地把回家的时间一拖再拖。
张玲是国家统计局中卫调查队一名工作人员。1月26日,在丈夫奔赴“疫”线不久,她也接到了单位通知,去社区卡点执勤。为了不让丈夫担心,她将7岁的儿子送到了远在海原的姥姥家。晚上不值班的时候,一家三口在三个地方视频“团圆”,儿子总问他俩,什么时候才能接他回家?“快了快了,爸爸明天就去接你。”每次都说“明天”,每个“明天”都不见爸爸,儿子生了气,拒绝再接爸爸的电话。
上周,张玲将儿子接回了家,苦等了一个星期,小家伙才见到爸爸。
“爸爸,你说,你答应我的事情什么时候才能算数?”2月24日晚,爸爸回家好一会儿,儿子终于忍不住先开了口。
“等疫情结束,等你放假,我保证,带你和妈妈去爬长城!”郭振华抱起儿子,作出承诺。(记者 秦磊 文/图)
一家三口齐上阵
整整30多天了,值班备勤、布控、设卡点、排隐患……每天,身处战疫一线的吴忠市公安局太阳山移民开发区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梁东升都在高强度的工作,睡眠三四个小时,三餐从未准点吃过,电话响起随时出任务,辖区哪有情况,他就会出现在哪里。
女儿梁乐阳是辅警、妻子王欢当志愿者,他们一家三口齐上阵。“这些日子我和妻子、女儿在不同的岗位上,共守一个目标任务,就是战胜疫情。”2月24日,刚刚排查完辖区集中隔离点的梁东升说。
2月6日晚11时,梁东升接到紧急任务,要立即寻找一名与疑似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信息只有姓名、手机号,但手机号始终打不通。“多耽误一分钟就会给老百姓多增加一分危险。”梁东升连夜开始调查,次日零时15分,他严密排查辗转寻找到了当事人。
“我的同事们都很辛苦,有时执行任务时连续36个小时,能睡三四个小时就算不错了。”梁东升说,常年如此已习惯,即使熟睡中,也能在电话铃声响起那一秒睁开眼。
“爸,我要入党。”2月8日,梁东升收到女儿梁乐阳通过微信发来的入党申请书。21岁的梁乐阳是吴忠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的一名辅警,也是公安战线上的“新兵”。疫情发生后,梁乐阳被借调至吴忠市公安局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工作。“现在,我才体会到爸爸的辛苦。”梁乐阳在入党申请书里说:“提出入党申请,不是我心血来潮,是源于内心的动力,从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到身边的战友和父母亲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不畏牺牲的精神,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欢是吴忠市城市管理局机关党支部委员,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入户排查、核查信息,每天从早到晚她都要值守在居民小区。“丈夫、女儿都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我有动力!”王欢说。一家三口已经30多天没见面了,只能靠微信和电话联系,互相提醒、互相鼓励。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民警,舍小家为大家不能是一句空话。”梁东升说。
梁东升一家仅仅是全区公安战线上众多家庭齐力战疫的缩影。(记者 李锦)
老将纷纷请战出马
“我是警察,在这个特殊时期,就得站好我的岗。”中卫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沙坡头区交警一大队民警沈玉平今年56岁,是队里年龄最大的民警,患有严重的高血压、高血糖。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却有些“任性”,冲在战疫一线。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大队要给他安排比较轻松的工作,沈玉平却说:“我是党员,就得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再说我年龄大实战经验多,我要求先到岗,多干活。”
59岁的固原市公安局原州区分局河川派出所民警余安国,有着35年党龄。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投入到疫情防控执勤点和入户摸排工作中。春节期间,80多岁的母亲不慎摔骨折,他匆匆赶回家安排母亲入院治疗,考虑到所里人手少,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重,便将病床上的母亲托付给妹妹,又匆匆返回工作岗位。
“我是一名党员,党员没有退休时!”盐池县公安局花马池派出所社区民警李宁还有5个月就退休了。战疫期间,她带领警务室两名辅警走访入户宣传防控知识、检查重点场所,对3300余条重点人员信息逐一核实,每天走两万步、只睡5个小时,对着电脑录信息直到眼睛出现重影。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全区1.5万余名公安民警辅警冲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其中,今年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就有92名。疫情发生后,老将们主动请战、冲锋在前。(记者 刘惠媛)
“警医”家庭:不同的战场 一样的坚守
2月24日23时许,2岁的女儿已酣然入睡,忙了一天的宁夏公安厅制证中心技术员李正隆打开手机,与远在湖北襄阳刚回到宿舍不久的妻子王艳用微信聊天,互相问好报平安。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宁夏组织医疗队援助湖北,宁夏人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王艳主动请缨奔赴战疫一线,成为宁夏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
1月28日出发那天,李正隆去送妻子,现场人很多,平日里就不善言谈的他,此刻更为语塞,能想出来的就是嘱咐妻子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带好随身物品。2019年6月底王艳去上海进修,12月底从上海回来,每天在医院里不停地忙碌,常常四五天一个大夜班,一家三口也没怎么享受天伦之乐。这次,妻子又要远行战疫,李正隆没有埋怨,却有浓浓的不舍。
“她请缨出战被批准后,我才得知消息。我知道这个时候她肯定会出征,她知道我肯定会支持她,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默契。”李正隆说。
为了让心怀不舍的妻子安心阻击疫情,李正隆编辑了一条微信短信:“亲爱的,即使万般不舍,还得送你踏上征程,你我均不善言辞,多少次,只能默默转身,偷偷哽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你是我们的勇士,切记,一定一定保护好自己,踏踏实实救助病人。等你平安回来。”
妻子远赴湖北襄阳战疫一线,军人出身的李正隆也忙碌了起来。每天坚守岗位,做好制证保障、抗疫值班工作,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他还报名参加了退役老兵组织的“橄榄绿”车队,每天免费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并且积极参与到某慈善基金会运送抗疫物资的工作中。
在宁夏公安队伍中,像李正隆和王艳这样的“警医”家庭共有357个。(记者 刘惠媛)
“双警”家庭:既是夫妻 也是战友
张美霞(左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要讲卫生,疫情期间不乱走动,出门要佩戴口罩……”2月26日7时,吴忠市利通区公安分局板桥派出所社区民警张美霞已开始利用微信群、“微警务”开展工作。
当天8时,张美霞开始每天的排查工作。连日来,张美霞与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卫生部门工作人员一起走访排查,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在辖区内展开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已走访排查了4个村、2个社区,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张美霞在基层社区已经工作了22个年头,所负责的警务区下辖行政村4个、居民小区22个、学校11所,宾旅馆、网吧等重点场所23家,常住人口3万余人。疫情发生后,张美霞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她联合警务专干、社区干部、小区保安等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向辖区群众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及预防指南,号召大家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减少近距离接触。
“群众遇到困难,及时帮助解决,让从外地返回人员真正感受到隔离的仅仅是病毒,不是关爱。”张美霞说。有社区居民给张美霞打电话求助,夫妻俩刚刚从老家江苏回来,车子停在派出所门口,不知道怎么办。得知此情况后,她立即回到派出所,通知社区卫生部门工作人员做好测量体温等工作。经防疫人员检查,确认打电话求助人员身体状况正常后,张美霞带着这两名求助人员到社区卫生站办理了相关手续,做好登记后,要求其居家隔离。
张美霞的丈夫张立刚是利通区公安分局的民警,在利通区新华桥疫情检查站执勤值守。张美霞和张立刚都要值班执勤,都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战役中,虽然聚少离多,但两人都很理解支持对方。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宁夏公安283个“双警”家庭,舍小家为大家,奋战在抗疫一线。(记者 陶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