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学好用好民法典 -> 文字要闻
贺兰县广荣村:打好“法治”底色绘就美丽乡村
2020-12-15 09:30:05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1123_3 (1).jpg

  每天都有村民在普法长廊学习普法知识。

  “国家法律规定借钱利息最高不能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11月22日下午,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洪广镇广荣村法制文化教育基地,村里的“法律明白人”马正吉为村民们讲解《民法典》中的热点问题。

  马正吉是广荣村的“法律明白人”骨干,负责全村的法治宣传工作,既是普法宣传员,又是矛盾纠纷调解员。

  “以前,我们遇到问题只知道找村书记、村主任,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多亏村里有了‘法律明白人’,经常给我们讲解法律知识,不但增强了大家的法律意识,还解决了我们的烦心事。”村民刘东巧说。

1123_4.jpg

  广荣村法治文化教育基地。

  据了解,广荣村由村两委组建110名由本村村民组成的“法律明白人”队伍,通过法治文艺演出、入户宣传等形式,将法治宣传教育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充分调动村民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树立依法办事理念。

  走进广荣村禁毒教育基地,陈列柜里摆放着各种毒品的仿制品,让不少村民第一次见识了毒品的模样。“这些毒品我以前都不认识,村里开办了禁毒教育基地后,我没事就来转转,学习一些禁毒知识,避免自己被不良用心的人引诱。”在广荣村禁毒教育基村民王天成告诉记者。

  广荣村是2014年从西吉县搬迁的纯移民新村,全村共有村民5053人,至今没有出现过吸毒、贩毒和种毒制毒违法犯罪案件发生。目前,广荣村通过积极努力创建被银川市禁毒委授牌命名为“一级无毒社区(村居)”

1123_1 (1).jpg

  村民用积分换取生活物品。

  “我们成立了‘无毒村居’创建工作小组及‘广荣村青年禁毒志愿者服务分队’等团队,建立和完善了创建‘无毒村居’各项工作制度,村子与洪广镇禁毒办签订责任书,签订率达到100%。”广荣村党支部书记成玉华介绍,有些村民不认识罂粟,通过宣传提高村民认知率,从种植源头杜绝毒品。

  广荣村依托村部地处移民村中心、人流量大、宣传效果好等优势,打造集法治元素与文化元素为一体的广荣村法治文化教育基地。该基地于2017年初建成,由“七五”普法宣传墙、法治文化宣传长廊、廉政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等组成,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内容包含宪法、扫黑除恶、廉政教育、妇女维权、禁毒等不同的法律知识,为村上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1123_6.jpg

  禁毒基地毒品仿制品陈列柜

  “利用每月19日民主议政日开展村居法律顾问进农村活动,针对移民就业、婚姻家庭、讨薪欠债等社会保障法律政策以案说法、深入剖析,把普法宣传的过程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正确引导群众运用宪法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实现群众对“经济强、乡村美、农民富”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法律保障。”广荣村党支部书记成玉华介绍,截至目前,该村已组织开展各类宣传60余场次,讲座40余场,在“政策法律超市”配备法律书籍报刊2000余册。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村务公开、村民监督等制度,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实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有效推进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通过5年的努力,广荣村实现了无群体上访、无刑事案件、无安全事故、无儿童辍学,荣获了“银川市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示范村”“银川市一级无毒村居”“贺兰县文明村镇”等荣誉。(宁夏日报记者 张晓慧 文/图)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王小梅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