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看似不算高的二层小楼和周边的枸杞园圃,名头却特别响亮——目前是世界上唯一的枸杞属植物种质库和资源圃,保存枸杞资源最丰富。这里有着枸杞的前世今生。
打开二楼的一扇门,工作人员轻轻摇动档案密集架,小心地抽出一份:只见枸杞枝叶以自然的姿态舒展在白色的纸张上,依然表达着植物生动的美感;右下一角贴上去的记录卡上,还留有采集时间等记录。作为“档案”的枸杞枝叶标本——俨然就是艺术品。3月22日,这是记者所见枸杞种质资源库的一幕。
当日,2024年自治区枸杞良种繁育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现场观摩及推广培训会召开。精心呵护种业“芯片”,为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正是这个活动的主旨之一。就此机会,记者对这里作了实地探访。
据介绍,枸杞种质资源圃地处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始建于1985年。多年来,在宁夏农科院、科技厅、农业农村厅、林草局的支持下,构建了枸杞种质资源的活体保存、低温保存和标本保存三位一体的保存体系。2018年升级为国家级种质资源库,这也是目前世界唯一的枸杞属植物的专业保存圃,收集保存枸杞种质资源2000余份,承担着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利用、科普的功能,为枸杞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发、深加工产品开发和科普教育提供科技支撑,是枸杞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技成果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也是国家生物安全的战略性储备库。
利用这一科技平台,枸杞科技人通过40多年的坚守,构建枸杞资源的标准体系,完成枸杞基因组测序,挖掘枸杞重要功能基因51个,开发分子标记200多个,揭示枸杞的遗传规律,选育出具有药用、鲜食、菜用、饲用、茶用的枸杞新品种22个,开发枸杞系列新产品40多个,阐明枸杞的来世今生,为枸杞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宁夏日报记者 马越 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