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宁夏林草 -> 林草新闻
“让它们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救助”——记者探访宁夏野生动物“120急救中心”
2024-07-03 19:21:30   
2024-07-03 19:21:30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保护野生动物,对于维护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2023年底,全区有脊椎动物5纲30目87科47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84种。贺兰山雪豹保护链逐步建立,金钱豹、林麝、高山麝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活跃在六盘山,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回归绿水青山中。

  近年来,随着我区各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野生动物的“出境率”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增强,一些野生动物受伤、病弱、饥饿、受困等需要救护时,发现他们的人们会在第一时间会伸出援手,报警求助、保护现场、联系专业的救助机构……携手救助野生动物的暖心故事不断涌现。

  坐落于深山中的动物“120急救中心”

  6月12日,在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着笼门缓缓打开,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一只经收治恢复健康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普通鵟走出笼子,展开翅膀,飞向蓝天消失在云端。

  “这只普通鵟是6月初秋千架国有林场职工送到我们救护中心的。”6月19日,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六盘山野生动物收容和救护中心工作人员陈文科给记者讲起了救助普通鵟的过程,“这只普通鵟是因为饥饿导致无法飞行落在林场里,我们接收后发现它身上装有追踪器,经查曾在成都受过一段时间救治。经过我们一段时间悉心照料,很快就具备了放生条件。”

  放飞前,陈文科和同事罗宗虎专门将影响它飞行的追踪器去掉,带到空地上放飞。看着大鵟扇动翅膀回归自然,陈文科等人心中那份使命感又增加了不少。

W020240703400223373715.jpg

六盘山野生动物收容和救护中心救助人员为救助的雀鹰进行检查。

  六盘山野生动物收容和救护中心坐落于六盘山龙潭林场王化南林区里,这里是隐藏在大山里的野生动物“120急救中心”。

  “中心于2022年10月成立,目前已救护的国家保护动物有雕鸮、果子狸、红腹锦鸡、普通鵟等。”陈文科介绍,该中心配备有专业技术人员,设置有手术室、药房、暂养区以及生物显微镜、小型B超机、小型X光机等专业设备,可以对临时救助野生动物进行诊疗、化验、医学影像拍摄等收容救护工作,并建立救护档案。 

  在这里,有一位需要长期住院的“动物病人”——一只前肢受伤的豹猫。

  “吃得饱,睡得好,‘小伙子’最近状态不错。”隔着铁丝网,看着豹猫安静地躺在草地上,罗宗虎很开心。这只豹猫是今年1月初送来的。“豹猫被西峡国有林场职工发现时,它的右爪被夹子夹住,左爪断了,精神萎靡,身体状况较差。”陈文科向记者描述了豹猫被救助时的情景,“我们先将它右爪上的夹子取掉,为它清洗了伤口,但没有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它自己将断掉的右爪咬掉。”罗宗虎说。“当时救助经验还不成熟,除了参照其他猫科动物救助案例,更多时候是‘摸着石头过河’。”

  陈文科、罗宗虎和同事们每天给豹猫喂食配置好的营养餐,随时观察它的精神状态……经过治疗,豹猫逐渐恢复健康。“豹猫主要靠前爪捕食猎物,但现在它已经失去了捕食的能力,无法满足放归条件,只得留在救助中心。”

  最让陈文科和罗宗虎自豪的是,他们曾成功救助过一只胸腔被刺穿的雕鸮。

W020240703400223423895.jpg

六盘山野生动物收容和救护中心救助人员为受伤的雕鸮做手术。

  去年3月,海原县森林派出所民警送来一只浑身是血的雕鸮。“当时它左胸腔被铁丝刺穿,翅膀也被铁丝缠绕出血。”陈文科和罗宗虎检查确定雕鸮的伤势后,立刻确定了手术方案,先拔去被铁丝缠绕的羽毛,给伤口消毒,缝合……每天冲洗伤口、换药,陈文科和罗宗虎轮换着不停观察雕鸮的状况,几天后,他们惊喜地发现,雕鸮开始进食了。为了让雕鸮营养均衡,尽快恢复健康,两人到处抓老鼠给雕鸮吃。

  “雕鸮是食肉类猛禽,需要从小鸟、鼠类等小动物中获取他们生长所需的营养。”经过一年多喂养,这只曾经伤痕累累的雕鸮已经可以自由飞翔,于今年5月被放飞。

W020240703400223475905.jpg

六盘山野生动物收容和救护中心救助人员为被救助的雕鸮做检查

  “我们很想念那只小鹅喉羚,我们把它当孩子一样养育到可以自食其力。”陈文科说,惦念在他心里的鹅喉羚是一位司机在高速公路上发现的,当时它刚生下来不久,被送到救护中心时还站立不稳,奄奄一息。救护中心主任郭志宏下山买回羊奶粉,用奶瓶给小鹅喉羚一点一点喂养。每天,3个人轮流喂养,给它检查身体,渐渐地,小鹅喉羚把救助站的工作当成亲人,工作人员进笼喂食,它便围着工作人员转,用头蹭他们的腿。为了让小鹅喉羚不感到孤独,郭志宏买来两只小羊羔给小鹅喉羚做伴。“等小鹅喉羚长大一点,我们便带它巡山、吃草。”

  经过一段时间养育,小鹅喉羚身体健康,体形也健硕起来,可以自己进食青草等食物了,郭志宏等人才恋恋不舍地将小鹅喉羚放归自然。

  记者了解到,目前,救助中心已经救助野生动物57例,进行野外救助4例,救助成活27例,救助成功率达47.4%,成功放生18例,死亡26例,目前中心收治动物12只,其中红隼2只、雕鸮3只、靴隼雕1只,豹猫1只,红腹锦鸡5只,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城市中的动物医院

  “银川野生动物救护站2010年在中山公园动物园挂牌成立,多年来履行着银川及周边地区野生动物救护的职能,截至目前救护的野生动物多达500余只。”

W020240703400223553264.jpeg

银川野生动物救护站救助人员为受伤的金雕清洗伤口。

  “近几年来,群众对野生动物保护、救护意识越来越强,救护动物数量迅速上升,仅今年,我们已经救助了70余只群众从各地送过来的野生动物,一些野生动物经过救护痊愈后已经放归野外。”6月20日,银川野生动物救护站负责人陈顺艇见到记者后侃侃而谈。

  当天,在救护站的兽舍中,记者见到了被救助的金雕、大鵟、雕鸮、红隼、岩羊、马鹿等。

  “下雨了,快把岩羊送到屋里去,别感冒了。”在一间兽舍里,有2只刚送来几天的小岩羊,“从状态看,这两只岩羊出生不久,最小的一只可能刚出生一周左右,与母羊走失,送来时状态特别不好,无法站立。”陈顺艇说,经过救助如今两只小羊可以站起来了,但由于太过弱小,还需要饲养员的精心照护。

  “救助野生动物是一门学问,需要在救助中逐渐摸索它们的身体状况和习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喂养。”陈孙艇指着一只在笼子边探着脑袋的马鹿告诉记者:“救助这个小家伙我们可是费了很大的精力。”这只小马鹿在救护站已经生活了1个多月,现在的它,两眼炯炯有神,活泼好动。被救助时,它与母亲失散,不知道饿了多久,两眼黯淡。救助人员给它喂食羊奶粉,但小家伙吃了却拉肚子。救助人员又在奶粉中掺上益生菌喂食,小家伙拉肚子的情况有所好转,食量也越来越大。

  “去年我们救护的动物有109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黑鹳,还有灰鹤、雕鸮、红隼、猪獾、苍鹭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救护受伤野生动物成活率在70%以上。经过技术人员的救治,送入救护站实施救护的野生动物康复率较高。由于经济条件和饲养场地的限制,救护站仅对康复后极个别珍稀动物留入动物园饲养供游客观赏,大多数野生动物伤势痊愈后,都被放归自然。”陈顺艇介绍。

W020240703400223600289.jpg

银川野生动物救护站的兽笼里被救助的鸟类。宁夏日报记者 陈思 摄

  在一间关着鸟类的兽舍里,一只灰鹤亭亭玉立。但可惜的是,它的一只翅膀却因为筋腱断裂,永远失去了翱翔蓝天的能力。这只灰鹤是3年前被送过来的,送来时,翅膀受伤,救助人员立刻为它接骨、接筋腱,但第一次手术效果并不理想,随后又进行了二次手术,试图恢复筋腱,但由于错了过最佳治疗时间,它永远失去了一只翅膀。

  “这只灰鹤已经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现在只能圈养。”陈顺艇说,在野生动物救助中,也有很多让人遗憾的救治,“很多受伤的野生动物,在被人发现时,其实已经受伤一段时间了,要么伤势恶化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要么伤势过重而导致死亡。”陈顺艇也在思考,野生动物救护过程中,部分救护成活的野生动物落下终身残疾,动物园禁止残疾动物展出,残疾动物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救护过程中落下残疾的野生动物是继续圈养,但永远失去自由,还是放生野外?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百姓和野生动物的故事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区充分利用“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重大时间节点,广泛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活动,人民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明确增强,参与野生动物救护行动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5月26日,银川市公安局兴庆分局掌政镇派出所接辖区群众报警,称其在鱼塘附近看到一只大鸟受伤已带回临时安置。“村民捡到的鸟羽毛洁白,眼黄嘴黑,外形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高度相似。由于翅膀受伤,该鸟无法正常飞行。”民警将鸟装入笼中,送到银川市中山公园野生动物救助站,救助人员检查后发现白鹭受伤不严重,表示鸟儿很快会恢复健康重回大自然。  

  “掌政镇周围有不少湿地,这些年,经常能接到群众捡到受伤野生动物的求助电话,接到报警后,我们立刻赶到现场,与群众一起参与野生动物救助。”掌政镇派出所民警介绍,今年4月,一位村民发现自家鱼池附近有一只很少见的鸟,似乎受伤飞不起来,村民将鸟带回家并报警求助。民警到达现场后,将这只大鸟送往银川市中山公园野生动物救助站,经救助人员鉴定,其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

  去年12月,银川铁路运输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了一起非法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负责审理此案的银川铁路运输法院负责人说,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外地男子罗某伙同杨某、李某等人屡屡潜入宁夏平罗县红崖子乡、陶乐镇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等黄河湿地,通过网捕、掏窝等方式猎获野生苍鹭、灰雁等蛋卵及幼鸟进行出售,牟取暴利。去年4月,案件审理期间,被告人李某被取保候审期间再次猎获苍鹭蛋2800多枚,出售给张某。被公安机关查获时,该批苍鹭蛋已由张某在其住处实施人工孵化。执法人员在现场看到,1000多枚苍鹭幼鸟挤在同一塑料筐中嗷嗷待哺,部分幼鸟在饥饿和本能的驱使下,不断叼啄比它更小的幼鸟,许多幼鸟因饥饿、受伤、冻病死亡。

  随后,银川铁路运输法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公安厅森林公安局、沙湖旅游公司等部门紧急召开联席会议,安排部署苍鹭幼鸟救助行动。经多方协调,委托平罗县野生动物救助站对苍鹭幼鸟进行喂养。但已孵化出的1300多只涉案幼鸟需要近百万元养护救助资金。为确保幼鸟“不断粮”,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银川铁路运输法院等经过共同努力,筹措资金86万元用于救助涉案苍鹭。

  经过长达4个月的精心养护,曾经孱弱瘦小的苍鹭幼鸟羽翼丰满、振翅欲飞。在多部门的共同见证下,1000余只苍鹭被顺利放飞。(宁夏日报记者 张涛 陈思)

  评论:保护野生动物 共建生态文明

  无论是深藏大山中的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六盘山野生动物收容和救护中心,还是位于城市中的银川市野生动物救护站,承担着相通的职责和任务就是救助野生动物。一例例、一幕幕对野生动物的救助,都是一次对生命的重塑。

  在专业救助野生动物的工作人员心里,这些被救的野生动物都曾有过一段苦难经历,或受伤、或迷路、或落单,他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它们尽快康复,及早回归大自然。

  野生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保护它们需要人人参与、共建生态文明。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需要引导群众增强法律意识,养成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行为习惯;也需要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盗猎、售卖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让我们从每个人做起,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安全,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宁夏日报记者 李锦)

【编辑】:夏欣
【责任编辑】: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