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档案】
酸枣树,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等地,在宁夏红寺堡、贺兰山也有分布。根系特别发达,在荒山,丘陵、沙荒、河滩,光秃秃的岩石上也能生长。酸枣树耐旱、耐涝、耐瘠薄,还能够绿化荒山秀岭,保持水土,改造自然。
【精灵物语】
酸枣梁上,我安家落户,家族逐渐庞大,每天和护林员为伴,共同守护着这道梁。我浑身是宝,发菜、沙冬青、草原雕、跳鼠、长耳鸮等都是我的“小伙伴”,我们历经风雨,一起见证了酸枣梁由沙变草,由黄变绿……
初冬的一天,记者一行驱车来到吴忠市红寺堡区酸枣梁自然保护地,探访野酸枣的前世今生。
红寺堡区酸枣梁自然保护地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总面积32万亩,这里因分布有中国境内最为集中的天然酸枣林而得名。
保护地内有天然酸枣林2万亩,大大小小的酸枣树有600多万株,据考证,这里的野生酸枣最大树龄有400年之久。
酸枣梁深处的一条土路边,记者见到了一棵古酸枣树,虽然它的树叶已落光,但枝干依旧坚实挺拔,它的四周簇拥着几十棵大大小小的酸枣树,都是它的子子孙孙。在它的护佑下,脚下的小酸枣树繁衍生息,由少变多,已经形成了一片酸枣林。
随行的酸枣梁保护地保护管理总站站长陈小亮告诉记者,这棵酸枣树有6、7米高,胸径有40厘米,400岁高龄了,在清朝乾隆年间,它就在这里扎根落户,这棵古酸枣树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霜雪雨,树枝上长满尖刺,人靠近时要小心翼翼。
之前,酸枣梁有的年份还有沙尘暴,是红寺堡区主要的风沙源之一。20年前,酸枣梁地区还有农户居住,老百姓就将酸枣树枝砍回家烧柴,因为超载放牧和人为活动,酸枣梁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
封山禁牧后,酸枣林得到保护,而且酸枣梁地区有石灰岩土壤,适合酸枣树生长,酸枣树的面积逐渐扩大。自2013年实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项目以来,酸枣梁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更加明显,缓解了对周边地区的沙害压力。
2019年以来,保护地先后实施酸枣抚育1.6万亩,草原改良12万亩等,有效保护了分布集中、具古木特性的乔木类天然酸枣,红寺堡区生态保护红线区扩大到21万亩。同时,实施了酸枣、霸王等本士早生植物种苗驯化实验。
“方圆10公里,除了大片的草原,还有散落的酸枣林绿化了荒山,保持了水土,改造了自然。”陈小亮说,除了生态效益,野生酸枣还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年份好的时候,一棵酸枣树上能产40公斤左右的野生酸枣,红色的果实挂满枝头。
野生酸枣的浑身都是宝,其药用价值极高,《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具有宁心安神,敛汗,生津,补肝之功效,被列入诸多药方。陈小亮介绍,2022年起,野生酸枣的价格从每公斤10元攀升至每公斤40元,野生酸枣仁的价值更高,达到每公斤3000元,受利益驱动,酸枣梁地区的野生酸枣成为一些不法商贩觊觎的目标。
酸枣梁保护地建设有1处保护管理总站,6处管护点,有管护人员16人,他们一个重要职责是有效保护天然酸枣林和特有物种。“一些不法商贩昼伏夜出,深入酸枣梁腹地采摘野生酸枣,更有甚者,有的不法商贩把野生酸枣的树枝折断回去采摘,对野生酸枣有很大的破坏。护林员和不法分子经常上演‘猫捉老鼠’游戏,晚上巡逻还配备了夜视仪。”陈小亮说。
“去年,红寺堡林业部门通过拍卖的形式,引进企业,从事酸枣树的保护、种植、采摘,野生酸枣、古酸枣林的保护得到了加强。”陈晓亮介绍,为有效保护野生酸枣资源,林业部门还计划实施酸枣抚育8600亩,天然酸枣、杠柳植物景观改造6000亩。
酸枣梁保护地,植被覆盖度由25%提高到64%,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完整,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春夏秋季节,放眼望去,皆为绿色,冬日飘雪,枯草萋萋,尽显辽阔,一片片的酸枣林和矗立旋转的风车,勾勒出一幅壮美的草原风景照,置身其间,令人心旷神怡。(宁夏日报记者 杨志挺 杜晓星 实习生 彭斌 文/图/视频 李雪/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