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减税费优服务 助复产促发展
税收精准浇“铸” 蹚出转型发展新路子
——专访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凡
2022-09-17 21:45:39   
2022-09-17 21:45:39    来源:宁夏新闻网

  宁夏新闻网讯 提起传统铸造,映入脑海的是机器的轰鸣、火红的铁水、飞扬的灰尘和繁重的作业。2011年,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共享装备”)肩负起变革使命,第一次将最先进的工业3D打印技术引入铸造业,在新与旧交织、破与立的延续、创新与传承的融合中,共享装备历经新旧动能的转换,率先实现了铸造3D打印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全球首创,从“翻砂车间”转身变为“智能工厂”,从“傻大黑粗”摇身变为“窈窕淑女”。

  税收破局,从“踌躇观望”到“主动转型”

  共享装备成立于1966年,作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固守传统经营模式的公司已赶不上时代的变化,慢慢走到淘汰边缘,高污染、高能耗、重体力劳动的生产方式在不断提醒人们,传统制造业亟需一场变革。“传统的砂型铸造生产效率低、劳动环境差、废品率高,我们不转型的话,基本上就走在一条死路上了。”回忆起这段历史,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凡说道。

  当提出转型时,共享装备内部曾一度顾虑,在先天条件上,技术储备不够、没有高端铸件的生产经验,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尤其是在资金上的缺口,没有先例的探索,会不会让辛苦钱“打水漂”?

  如何实现产业布局变“新”,发展模式变“绿”,发展质量变“优”,彭凡给出了答案:“要用好我国西部大开发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在技术创新上创出更大的天地。”

  据悉,宁夏税务部门为帮助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帮助“专精特新”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中的资金问题,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组织多部门联合“问诊”,从政策讲解、申报辅导、退税审核等方面提供全流程服务,让企业应享尽享快享税惠政策。

  2011年,共享装备在鼓励加大科技投入等政策保障与红利支持下,放开手脚推进展开技术攻坚。“当时我们抽调了最好的工人,从厂领导、总工到车间主任全部投身创新攻坚之中。”最终,公司获得了拥有国际顶尖技术的马扎克公司的认可,拿到了闯入国际的“敲门砖”。彭凡回忆起当年攻坚克难脸上透露出一抹激动之色。

  税收赋能,从“傻大黑粗”到“窈窕淑女”

  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宁夏时,赞扬共享装备从“傻大黑粗”变成了“窈窕淑女”,称彭凡及其团队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近300人,近10年时间,近11亿元投资,共享装备攻克了铸造3D打印材料、工艺、软件、设备及集成等关键技术,实现了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的国内首创,打造了世界首个万吨级铸造3D打印智能工厂。

  技术的进步迎来了国际市场的欢迎,但是对合资企业税收政策,资金、技术、股权分配的税务具体操作和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上还是“门外汉”。

  “当时企业合资建厂,由于和日方谈判时间紧,加之相关税务经验缺乏,当时真是一筹莫展,没想到税务部门主动上门进行相关业务指导,帮助企业顺利完成了转型,为后续公司与通用电气、日立、西门子等跨国集团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彭凡说。

  各类海外订单源源不绝,而出口退税政策更是让企业的海外布局如虎添翼。“近几年,我们公司就享受到了2000余万元出口退税,而且随着税务部门智慧化的建设,我们明显感受到出口退税审批时间越来越短、前置资料越来越简单,从原来需要一周的退税审批到现在三天左右退税款就到账,给我们释放了大量的现金流,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走进共享装备,看不见人来人往,听不到机器嘈杂,更没有粉尘污染,只有数十台3D打印机有条不紊地运行。“未来的铸造厂房将是整洁明亮的,工人能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重体力劳动将被按钮、APP取代。”彭凡最初萌发建设绿色工厂的设想已然实现。

  税收助跑,从“挥泪跟跑”到“持续领跑”

  从国内到国外,从跨越天堑的桥梁到巨型船舶,从高耸入云的大厦到深入海底的海洋工程,都有共享装备的身影。随着西部重工3D打印“名片”越来越响亮,很多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前来接洽。

  近年来,共享装备已在四川、宁夏、山东、安徽等地建设了5个铸造3D打印智能工厂,积累了6000多个企业用户,成绩亮眼:与全球铸钢顶级企业奥地利奥钢联合作建立共享铸钢建设项目,仅第一期投资就超3亿元;与通用电气签署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了超过7000万美元的协议订单;被国家确定为大型水轮机叶片定点生产企业,结束了大型水电项目建设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为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等一系列水电建设项目提供了核心部件3200余件。

  在彭凡看来,这一切的成绩离不开企业以技术发展为动力的导向,也离不开国家推动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必胜决心。

  在税收政策的红利期,共享铸钢更加注重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应用,在高温合金、低温合金和耐腐蚀合金材料研发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为H级燃气轮机、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机组、华龙一号核电项目等各行各业高端大型设备提供了关键核心部件。“二十多年来我们始终专注于新技术的研发推广,这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是离不开的,除了在人才引进、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支持,还有税费优惠政策力度的逐年加大。”彭凡说,近三年该企业仅研发加计扣除一项优惠政策就享受到了8491万元,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动能。

  传统产业“有中生新”,“高精尖新”正成新解,共享装备蹚出了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铸造之路,改变的不只是生产方式,更是宁夏破解生态脆弱、发展不足等现实矛盾的钥匙。相信在税收的长久助益下,共享装备的科技发展之路也将越走越远。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张海燕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