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新春走基层 -> 一线见闻
“一台”缝纫机“缝”出好日子
2020-01-16 11:50:06   来源:山西日报

  临近年根,静乐县五家庄村的年味越来越浓了。1月10日,村里的路灯杆上,一串串红灯笼已经挂起来了。皑皑白雪掩映之下,分外喜庆。

  39岁的李小红各种忙活,擦玻璃、糊窗花、蒸花馍。一脸喜气的她正盘算着,等忙过这两天,好进城再置办些糖果和鲜菜。

  “来了卖鱼的了,都是大活鱼,你家要不?”邻居在院外高声问。

  “知道了。”不一会,李小红拎着两个塑料袋子回来了,手冻得通红。一条二斤多的鱼已经收拾好了,李小红把它放到了冰箱里,转身把另一条还乱蹦的倒进水盆里。“大冬天能有活鱼,娃娃们稀罕了,养上几天看看。”

  这要是搁在往年,李小红可不敢这么“大手大脚”,得打个电话问下在太原打工的爱人,年底能拿回多少钱。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念小学,建档立卡贫困户花钱得量入为出,能省一个是一个。

  今年不同,李小红一家脱贫了——靠的是一台缝纫机。

  说起静乐的裁缝,很有名头。仅北京一地,就有上万静乐人从事裁缝工作,静乐人开的服装加工企业最多时达到30多家。他们主要以代理大型服装厂外包业务赚取加工费。

  2017年,静乐县委数次组织人员进京,向这些企业主陈述县委、县政府扶持裁缝产业发展的种种优惠政策,诚邀他们顺应产业转移大势,回老家创业,带领全县贫困父老“裁”掉穷帽子,“缝”出好日子。

  31岁的李星欣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五家庄村人,2017年10月注册成立了公司,两个服装加工车间,一个设在县城的移民小区,另一个自然设在了五家庄村。

  种六亩地,一年下来也没几个钱。当裁缝,一个月最少也有1500元,还不误给娃娃做饭。一比较,李小红把地流转出去,报名参加了县里提供的免费裁缝培训。

  记者在五家庄村扶贫车间墙上看到一张冲锋衣工价表。加工一件冲锋衣分为48道工序,加工费最高的是上里拉链,一件1.5元,最低的是封领,一件0.2元。

  “好做的低,费时的高。”李小红告诉记者。现在她已经从“生手”变成了熟练工,一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如果没有扶贫车间,我还是个在家做饭带孩子的家庭妇女,一到年底,只能眼巴巴看着孩子他爸能带回几个钱。”

  但李小红还不满足,男裁缝们一个月能挣到6000多元。她想让爱人明年不要出去打工了,与其在外一年挣万数块钱,还不如学裁缝,守着家,还收入高。

  如今,除了县城的3个移民集中安置点有30多家像五家庄这样的“缝纫村”,全县还有10个。“这几年,静乐县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服装加工业态。今年除了春节放几天假,一年都有订单。”李星欣告诉记者,能吸纳300人务工的第三个加工车间已经建成,“过完春节,就能开工。”(记者 王利强)

【编辑】:秦文
【责任编辑】:秦文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