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运,我一定带着‘雷锋号’机车组的新‘雷锋传人’,踏踏实实在岗位上学雷锋,安全开好每趟车,让旅客们舒心坐车、开心过年。"这是现任"雷锋号"机车组第十五任司机长赵嘉丰的春运誓言。"鼠年"春运是赵嘉丰担任"雷锋号"机车组司机长后的首个春运。
"雷锋号"机车是全国铁路第五台以人名命名的火车头,在赵嘉丰接过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接力棒"前,它已经安全运行了423万公里,安全运送了530多万名旅客,把雷锋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千里铁道线上。
"2015年我拿到电力机车驾照时,是有些飘飘然的。"赵嘉丰说。作为车间技术水平拔尖的青工,赵嘉丰对车间组织学习"雷锋号"的"安全八防口诀"和"十项作业标准"并不太用心,觉得他们开客车,自己开货车,行车环境和条件不一样,学了也用不上。特别是听说"雷锋号"机车组里的8名司机只有1个本科生,赵嘉丰更是生出了优越感。
2017年3月2日,"雷锋号"机车由韶山3型向和谐D3D型换型前一天,休班的赵嘉丰负责清洁4块宣传栏。"当时我觉得把能擦到的地方擦干净就可以了,便和同车队的工友闲聊起来。"赵嘉丰说,这时"雷锋号"机车组的贾建林师傅路过宣传栏,发现玻璃卡槽里积满了尘土,就找来螺丝刀和小毛刷一点点抠着清理。
"贾师傅,这儿又没人看,何必费大力气清理!"赵嘉丰走到贾建林身边低声问。"习惯了,活干不到位不行。"贾建林短短的一句话,让赵嘉丰红了脸,以往的骄傲自满,也随之消失。
从那以后,赵嘉丰经常跑到"雷锋号"机车组去学习技术、请教安全行车经验,跟着"雷锋号"机车组一起参加捐资助学、义务劳动、宣讲雷锋和"雷锋号"的故事。随着日渐熟悉,赵嘉丰发现他们每个人都很不一般,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雷锋号"机车运行的太中银铁路,沿线有很多村庄和企业。"雷锋号"机车牵引的是7531/7534次绿皮小慢车,一趟运行740多公里,一班司机值乘9个小时,因为没有餐车,他们只能带饭,用电饭锅蒸热了吃。一个电饭锅用了5年,光电热圈就换了7次,最后锅底烧漏了才换了一个新的。
绿皮车虽慢,但运输牵引品质跟高等级客车一样,在"雷锋号"机车组司机眼里,每个旅客都是亲人,每天都是春运。在中卫机车乘务员公寓待乘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们总是"宅"在宿舍里学业务、讨论技术或者在水房对着大镜子一遍遍练习标准化作业程序,带动起其他车间的乘务员积极学技练功,成为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在潜移默化中,赵嘉丰越来越谦虚,并暗自期盼能加入到"雷锋号"机车组的行列中,当一名光荣的"雷锋传人",但他没想到会当上"雷锋号"机车组的司机长。
2019年夏天,因银中高铁动车组开行需要,"雷锋号"机车组6名优秀司机被段上抽调去学习动车组驾驶技术,车间补充了5名新提职大学生司机,虽然驾驶"雷锋号"机车也半年了,但行车经验还是不够丰富,让赵嘉丰心里很不托底。
"雷锋号"上的老师傅赵燃和李虎,看出了他的忧虑,主动帮带新成员苦练火车驾驶本领,自己家里的事都顾不上,今年元旦,赵燃师傅的女儿发高烧,他为了让新成员们多掌握些平稳操纵技巧,给女儿打完点滴后就把孩子带到"雷锋号"党员活动室里,边照顾女儿边给新成员讲解要领,天快黑了才带着女儿回家。
1月15日,赵嘉丰和王东东搭班,两人凌晨5时30分就到了车间派班室,比往常早到了1小时,把"雷锋号"机车仔细检查了一遍,还仔细擦拭了车头安装的雷锋头像,让"雷锋"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7时05分,在银川火车站14站台等候旅客上车时,有两个小孩跑到机车前边看雷锋头像,赵嘉丰怕他们踩空,赶紧叫王东东拉住孩子,一位拖着行李箱的阿姨急匆匆赶过来,连声致谢,还说:"大兄弟,你们的心眼真好,雷锋火车头上的司机就是不一样!"她的夸赞,让赵嘉丰和王东东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记者 李 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