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好光阴是挣出来的
2020-08-01 07:50:39   来源:宁夏日报

  迎着朝阳出发,披着晚霞归家。25岁的马明艳每天乘公交赶到枸杞地“挣光阴”,“我们在这里摘枸杞,手快的一天能挣150多元,好光阴是挣出来的,没有苦哪有甜?”

  马明艳的丈夫在新疆打工,在家照顾孩子的她,主动走出家门找“来钱的路子”。

  去年脱贫摘帽的同心县,群众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巩固脱贫成果?近日,记者走进同心县的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种植养殖基地,聆听部分务工人员、合作社负责人、企业人员的故事,记下他们的希望与心声。

  (一)

  6月中旬起,地处同心县河西镇同德村的宁夏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万亩枸杞基地,每天有2000多人采摘枸杞。

  近日,同德村村民杨树才和老伴带着两个孙子来到枸杞地,开始又一天的采摘。“摘1斤枸杞1.2元,我们老两口腿脚不灵便,只能干一上午,每人每天也能挣三四十元。”

  杨树才的儿子均已成家在外打工,两个在银川上小学的孙子放假回来,杨树才领他们来枸杞地“体验生活”。“每年摘枸杞,村里男女老少齐上阵,年轻人一天能挣上百块钱。”杨树才说,这样的生活,比他2014年搬到同德村前好多了。

  在兴隆乡王团村老家时,杨树才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地。“除了能收点口粮,种一亩地的收入还不如摘十几天枸杞。”

  润德枸杞基地副总经理郝红伟告诉记者,2013年10月润德公司成立后,流转同德村7500亩土地建起枸杞基地,每年付给村民的土地流转费已从当初的每亩600元涨到了800元。

  每年6月到11月的采摘季,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务工机会,基地每天用工最多达3000人左右。“不仅能让同德村村民在家门口挣钱,还吸引了周边乡镇的农民。”郝红伟指着田边排成队的十几辆中巴车说,每天清晨四五时,这些车就从王团、石狮、兴隆等乡镇送来几百人,公司每年支出的采摘费达2000多万元。

  时近中午,杨树才把一家人摘的枸杞归拢好,准备拿到地头过秤结算。那里已经排着不少乡亲,大家的言语充满欢乐,脸上满是甜蜜的笑容。

  在同心县,每年6月至10月,群众通过类似润德庄园这样的产业基地务工,就近解决就业8500人,实现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

  (二)

  中核同心防护科技有限公司的制衣车间,女工马婷婷、买桂花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快到发工资的日子,两人的心情特别好。而去年这个时候,两人各有心事,一度迷茫。

  去年夏天,马婷婷从同心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看着一些同学到银川打工,马婷婷也怀着向往去了。每月3000元左右的工资,支付房租等生活开销后,所剩并不多,而且远离身有残疾的父母。“也想回县里找工作,但工作机会少,工资也不高,总有点不甘心。”马婷婷说。

  去年年底,得知家门口就有央企办的厂子,马婷婷将信将疑,决定回家看看。

  成立于2018年的中核同心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是中核集团对口帮扶同心县的精准脱贫项目,依托中核集团自身需求,生产专业劳动防护服和职业工装,主要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等生活困难人员务工。

  “这里按时上下班,拿计件工资,每月能挣3500元左右,而且离家很近,还可以照顾父母。”马婷婷脑子活、手勤快,很快适应了这份工作。

  买桂花在来公司上班前,从没想过自己一个家庭妇女能成为“挣工资的上班族”。

  “过去家里主要靠丈夫打工的收入,儿子上大学后开销更大,我只会种点玉米、养点鸡,总觉得作为母亲为家庭做得太少,很郁闷。”买桂花说。

  经邻居建议,买桂花应聘到中核同心防护科技有限公司。半自动化的生产线、规范的管理、公平的劳资制度,让买桂花觉得“开了眼界”,踏踏实实留了下来。

  拿到人生第一笔工资,买桂花觉得那天“阳光明媚”。回家后,平时不善言辞的丈夫都夸她“厉害”,让买桂花更觉得开心。

  两年来,中核同心防护科技有限公司已累计帮助15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稳定就业。而同心县建成的23个扶贫车间,目前已投产21个,吸纳劳动力就业120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84人。

  (三)

  一只羊的重量能达到100多公斤?在亲自养羊之前,“90后”小伙马坤也不太相信。

  此前3年,大学毕业的他一直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直到父亲建议他“回老家养羊”。

  “父亲一直干肉制品加工行业,去年和别人合作开始养殖杜泊羊,觉得前景不错就建议我回同心。”马坤说。

  近日,同心县石狮开发区麻圪塔村,宁夏同春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杜泊羊养殖基地,马坤和福建企业家雷灿煌查看那只150多公斤的种羊的情况,那是基地的“镇家之宝”。

  去年,在“闽宁协作草畜一体化产业”扶贫项目的政策鼓励下,雷灿煌注册成立同春缘公司,在当地“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下,带动麻圪塔村养殖杜泊羊。通过科学配种,从杜泊羊发展杜蒙萨三元杂交肉用羊品种。

  “本地有养滩羊的传统习惯,多是养半年左右,到体重30公斤上下就出栏。但我们培育的杜蒙萨羊,通过标准化饲养技术把控,4月龄羔羊都可达到四五十公斤,养殖周期短,瘦肉率高,而且主打南方市场,可带皮销售,一只基础母羊比普通羊能多挣3000元。”雷灿煌说。

  “养殖基地已有3600多只羊,周边村民家还养了7000多只,我们会统一配送饲草,并定时派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等村民的羊出栏,我们会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2元的价格回收,统一外销。”雷灿煌说。

  目前,雷灿煌和马坤的杜蒙萨羊培育计划正在推进,圈里越来越多的羊羔就是他们的希望。“按照我们的产业计划,就是要带动乡亲们一起富裕。”雷灿煌说。(记者 和牧川 李 静)

【编辑】:杨丽
【责任编辑】:杨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