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陕西大荔:致富果富了小坡村
2020-10-02 19:04:1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凭借蓬勃发展的冬枣产业,陕西省大荔县安仁镇下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2万元。而这个号称“中国冬枣第一村”的黄河岸边的小村庄,却曾经是省级贫困村。

  小冬枣变成了致富果

  “渠烂、坡断、路不平,辛苦一年没收成,花钱全靠打短工,村里有地不能种,外出包地去谋生。”这首顺口溜道尽了20世纪90年代小坡村人的心酸。小坡村地处黄河岸边,全村968户4200口人,总共有1.5万亩可耕地。岸上的5000亩口粮田地处洛惠渠灌区末端,渠道年久失修,农作物产量不高。其余上万亩河滩地,由于盐碱化严重,排水不畅,常年撂荒。

  1998年,薛安全被推选为小坡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带领村两委会班子和党员队伍认真学习党的政策,积极寻找致富门路。村党支部先后邀请北京林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进行土壤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后,下定决心在黄河滩发展枣产业。

  薛安全率先承包滩地试种雪枣。由于地下是苦咸水,枣树成活率很低,薛安全就从3公里外拉水,一桶水、一棵苗地用“甜水”冲碱,当年枣树成活率超过八成。认准了致富路,村支部号召全村24名干部,每户在滩地里承包10亩地种枣,干给群众看。听说市场上冬枣价格高,薛安全又自掏腰包,购买了冬枣苗,免费发给全村种植户。通过高接换头技术,将成活的枣树全部换成了冬枣品种。

  为给产业打好基础,小坡村先后争取到了470万元项目资金,实施了引洛河水下滩工程,新修了800米的引黄斗渠,衬砌渠道17.6公里,架设了10公里高低压线路,增设了4台变压器,彻底解决了滩区灌溉问题。

  2007年冬天,薛安全又带着村干部,拿着电钻下了地,钻开地面的冻土,打出窝子,准备给小坡冬枣穿上“雨衣”,来对抗关中地区每年都会出现的“秋淋”天气。之后,全村冬枣面积迅速扩大,小冬枣变成了小坡群众的致富果。

  盐碱地变成了聚宝盆

  把枣树请进大棚,不仅解决了裂果难题,又提前了上市时间,提升了果品品质,小坡村党支部号召全村党员干部带头上钢架棚,树样板,推动冬枣产业上档升级。尝到甜头的小坡村群众主动尝试双膜温棚、钢架棉被棚、温室大棚栽培,设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让小坡冬枣每年5月初就能在全国率先上市。直到国庆、中秋节前,连续5个月,市场上都能见到优质大荔冬枣。

  2009年8月,小坡村成立了冬枣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合作社统一采购供应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统一提供仓储、销售服务,统一引进新品种,培训新技术,引导群众进行标准化生产,全力打造小坡冬枣品牌。如今,合作社成员也已由当初的9人增加到480户,小坡冬枣种植面积突破了1.5万亩。

  干部就得干,带着群众干。冬枣产业热火朝天,让颗粒无收的盐碱滩,变成了小坡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

  为让致富产业覆盖到每个农户,小坡村党支部从大荔县农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争取到170万元惠农贷款,开展产业扶贫。村里有10多户贫困群众自身无贷款能力,村支部组织支部委员带头担保,帮他们建起了大棚。村里的种植大户、农技专家、瓜果代办组成了党员科技帮扶小分队,全天候,手把手为种植冬枣的贫困户教技术,解难题。

  “头一年卖了17万多,第二年19万多……”靠着10亩冬枣大棚,村民张夏存连续供了两个孩子上大学。“如果不是这几亩枣树,连想都不敢想。”张夏存说。

  在合作社引领下,村民纷纷对大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降低了劳动强度。随着农产品线上交易迅速升温,小坡村注册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打响了“村状元”品牌。目前,全村每年通过电商销售小坡冬枣就有1800余吨,销售额8000余万元。

  当初河滩地每亩每年10块钱没人承应,到现在800块钱还包不到手。小冬枣帮助小坡村拔掉了穷根,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如今,小坡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做起了农旅融合大文章。坐着火车游枣园,成了大荔乡村游的保留节目,小坡村冬枣小镇成了“网红打卡地”,小坡村万亩有机冬枣示范园也成为集冬枣生产、交易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有机高效生态园区。(记者 张哲浩)

【编辑】:李瑶
【责任编辑】:李瑶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