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聚焦“六稳”“六保”让老百姓拥抱稳稳的幸福 -> 推动高质量发展
枸杞产业,银川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名片”
2021-01-04 09:31:47   
2021-01-04 09:31:47    来源:银川日报

  产业项目是撬动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十三五”以来,我市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工业总量规模快速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本报今日起开设“银川重点产业巡礼”专栏,集中报道我市各项重点产业及其发展取得的成就,以激励全市上下继往开来、凝心聚力、再创“十四五”发展新业绩。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对宁夏的枸杞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宁夏是“枸杞之乡”,要让宁夏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大潮中,宁夏已为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部署了一条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位一体”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作为“宁夏枸杞”产业带上的重要节点,银川正逐渐成为宁夏现代枸杞产业的科技研发中心、文化宣传中心、加工销售中心和质量检测中心。递上一张“红色名片”,银川人捧着红澄澄的枸杞,向四面八方来客讲述着银川高质量发展的动人故事。

  顶层设计绘蓝图高位推进谋发展

  跟随总书记的足迹,区、市各级领导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生产车间,为枸杞产业规划蓝图、部署发展。宁夏沃福百瑞生物食品工程有限公司、银川奇源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宁夏杞蕴商贸有限公司、银川凤仪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处处都有党员干部为枸杞产业送政策、解难题。

  紧跟全区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银川市迅速成立了“银川市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抓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了《银川市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一次次紧锣密鼓的工作推进会、企业座谈会,一轮轮高位推进的紧急调研、全局部署,让枸杞产业的灿烂曙光洒在银川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银川,从体制机制、顶层设计层面,已为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足马力、蓄势赋能。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产业园区、种植基地、科研院所拧成一股绳,为枸杞产业种植、加工、研发、销售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品质塑造品牌实力赢得市场

  “杞里香枸杞多年蝉联天猫枸杞类销量第一名,质量好不好买家说了算,销量证明一切……”去年12月28日,宁夏杞里香枸杞有限责任公司的抖音带货主播钟晨阳滔滔不绝地向网友们推销宁夏枸杞、枸杞原浆、枸杞酒等热销产品。

  另一边,每天都有3万余个“宁夏枸杞”品牌的包裹源源不断地从银川销往江浙沪地区。宁夏杞里香枸杞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祁珍告诉记者:“依靠严格的质检标准,宁夏枸杞在网上卖出了好价,我们众多枸杞产业同行正用品质和销量努力证明什么是宁夏枸杞,什么是宁夏标准。”

  宁夏沃福百瑞枸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2020年第47次审议会议,有望成为我国A股“中国枸杞第一股”;百瑞源枸杞作为食材被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主办方选中。

  在银川,枸杞生产种植、加工研发、营销推广形成的合力共同兑现着银川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承诺。如今,“百瑞源”“沃福百瑞”“杞动力”“杞茗”“玉西”“育新”“杞里香”等20余个枸杞品牌享誉区内外,“森淼”“厚生记”“百瑞源”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银川枸杞产业用响当当的战绩,回馈了全区枸杞产业链高端位置的部署。

  科技支撑促发展创新研发赋动能

  “最难的就是病虫害防治!攻克枸杞产业的利润瓶颈,关键在于攻克成本问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张小波向记者逐一介绍着7个系列46类枸杞专业设备。张小波带着他的团队,每年要投入150万元以上的研发经费开展枸杞专用设备研发,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枸杞生产的人力成本,最大限度提高机械化生产。

  张小波向记者算了笔账,采摘一公斤枸杞的人工费是3元,5公斤鲜果才能生产出1公斤干果,也就是说,1公斤干果的采摘成本就有15元。再加上种植、肥料、种苗等各类投入和人工养护成本,枸杞售价过低就会严重影响产业利润。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张小波和他的团队已经开展了多年研究,持续把最新的创新发明推广至全区。

  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有一片珍贵的枸杞种质资源圃。靠着这片珍贵的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可以培育出高品质的种苗,直接服务于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宁夏枸杞产业首席专家曹有龙已经从事枸杞研究26年,从育苗种植到病虫防治,从施肥节水到土质改良,曹有龙为枸杞建立了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宁夏枸杞也因此通过了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认证。如今,曹有龙和他的科研团队在宁夏已经建成了世界资源最丰富的唯一国家枸杞种质资源圃和种质基因库。

  在银川,无数像张小波和曹有龙一样的科研工作者默默为家乡的枸杞产业奉献耕耘着。

  记者从银川市自然资源局了解到,通过大力推动企业+合作社+农户种植模式,银川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为引领,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种植互为补充的种植格局。目前全市共有19个乡(镇)种植枸杞2万亩,年产鲜果1.5万吨,鲜果加工转化率40%。全市枸杞外销企业50余家,年出口量达4808吨,占全国的46.7%,产品出口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背后,是银川现代化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走过的足迹,也是银川秉承绿色发展之路释放出的光芒。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号角响起,银川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高位推进枸杞产业,让这张“红色名片”为城市创新力和凝聚力提质加码。(记者 陈玲)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王小梅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