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贺兰县金贵镇银河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成为了贺兰县的“首富村”。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级依法治理先进村”“国家级巾帼示范村”“国家级文明村”“自治区文明村”,贺兰县金贵镇银河村通过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设、文明乡风营造、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强思想引领提升精神风貌
在全国文明村创建中,银河村结合村史馆、金银滩农耕文化体验园等,面向群众深入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农村宣讲活动,借助“学习强国”平台、“村村享”大喇叭、道德大讲堂、微信交流群等载体,深入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促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时,该村持续开展“暖冬行、爱传递”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志愿者与孤寡老人、困境儿童、残障人士、低保户一对一建立帮扶机制,传递党的温暖和关怀。
强化支部引领助农增收致富
最近这段时间到了西红柿采收的中后期,银河村5队的村民贺青新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家温棚里清理西红柿藤上的病叶、烂叶。家里4个棚一年收入6万多元,贺青新十分满意现在的生活,“种了很多年温棚,经验也有,而且平时村上培训也多,也不愁销路,干起来省心得很。”
银河村是金贵镇种植大棚蔬菜最多的一个村,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成立瓜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注册“金贵蔬菜”商标,建设110平方米冷库、1200平方米分拣车间、二代日光温棚2300余栋。2019年全村特色瓜菜种植面积4000余亩,年销量3万吨总收入3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3万元。
这几天,在银河村蔬菜合作社冷库储藏车间,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西红柿和洋葱的分拣工作。银河村党支部书记马振锋介绍,冷库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设有12个蔬菜冷藏室,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2万元的收益。“合作社把冷库租给种植大户,既可以解决本村和周边农户就业,还可以为我们的蔬菜品牌解决冷链包装的难题。”据了解,为保证外销蔬菜的品质,村里又在冷库建造了铸塑车间,通过生产塑料筐来弥补蔬菜运输过程中的损失。
马振锋表示,银河村围绕“支部+合作社+农民”的利益联结模式,搭建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平台,增强了“造血”功能,实实在在为农户的利益着想,不仅解决菜农蔬菜的销售渠道问题,还为周边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每天就是捡个400公斤或者300多公斤,一天能挣100元到120元,年纪大了重活干不动了,干这个活比较实惠一点。”银河村村民张天才说。
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家园
今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在银河村开展起来。村民闫丽萍往年十分头疼婆婆爱捡东西的习惯,“院子里堆的到处都是,村干部来劝说了几次,今年终于给清理了,这个月红黑榜评比争取上个红榜。”闫丽萍说道。
银河村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保护好蓝天、碧水、净土,留住群众心中乡愁。今年首次开展“红黑榜”评选,通过评选激励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前,全村评选了人居环境整治红榜100户、黑榜60户,开展积分兑换活动4次,切实引导群众积极打扫屋子、收拾院子、整治村子,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马振锋介绍,该村制定了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规划,大力实施厕所革命140处,拆除残垣断壁15处、拆除危旧房屋30处,清理散乱污企业小作坊24家。落实河长制工作责任,对四清沟、四三支沟进行巡查,加强水源地保护。(记者 梁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