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近年来,石嘴山市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优服务、提质量,创新改革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信息化为手段、专业化社会力量服务为支撑、医养融合发展的“1+4+N”养老服务模式,着力构建居家孝老、社区助老、旅居乐老、机构享老、医护养老的“五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适度普惠、就近便捷、服务精准、多元供给、智慧管理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格局,切实增强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经验做法在国务院《调查研究报告》《宁夏改革动态》等刊物刊登,新华网、《中国民政》、《中国社会报》、《宁夏日报》等媒体进行报道,大武口区青山街道办事处被确定为全国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街道,石嘴山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石嘴山市养老巡回服务“赶大集”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打造出了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石嘴山样板、提供石嘴山经验。
注重政策创制健全养老服务发展机制
为加快推进全市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石嘴山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21个部门参与的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养老服务改革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监督落实,形成相互协作、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制定出台《石嘴山市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加快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石嘴山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石嘴山市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石嘴山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石嘴山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点)设置和服务标准(试行)》等系列配套方案,为养老服务改革提供政策指引和遵循。市委政府将建设石嘴山市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列入十件民生实事,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纳入年度效能目标考核,全市养老服务工作得到有效保障和强力推进。
创新服务模式夯实居家养老服务基础
创新“互联网+养老”,打造“1+4+N”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建成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和市级调度指挥中心,开通“12349”养老服务热线,改造建设社区(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155个,开发启用智慧养老“e卡通”管理系统,开展“福满石嘴山”积福享福活动,线上线下同步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等“十助”服务154万余人次,实现养老服务需求与资源的高效对接和优化配置。优化升级石嘴山市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融合式养老服务样板。引入物联网技术和设备,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配备智能健康体检一体机、社区随诊箱、人流量计数器等,向老年人推广智能手环、手杖等智能设备,为老年人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展示平台和线上颐享乐龄大学直播间,发展壮大养老服务、居家养老设施、老年用品等消费市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与百度公司等进行战略性合作,积极引进培育居家养老服务企业、为老服务社会组织等资源,举办石嘴山智慧养老订制终端“石颐通”首发仪式,为困难失能老年人发放安装小度智能屏,有序开展线上线下服务,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在大武口区金山社区等10个社区打造15分钟助老生活服务圈,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创新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利用闲置校舍等设施,建设农村互助养老院,为农村留守困难老年人提供互助、便捷、优质的养老场所。
延伸服务触角打造养老服务新格局
落实老年人高龄津贴城乡一体化、长寿保健金、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等17项基本服务项目,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法治化。采集录入老年人信息10万余人,开发启用留守老人巡访APP软件,定期巡访服务6.2万余人次,开展音乐照护等主题活动4万场次、养老服务巡回大集311场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2480名困难老年人进行筛查摸底、需求调查及能力评估,为3643名失能困难老年人分级进行助医、助洁、助浴等精准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为重度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提供照护指导。在全区率先出台农村老年人高龄津贴城乡一体化政策,每年发放500余万元,落实长寿保健金发放、意外伤害保险等政策,惠及老年人1.3万人次。探索建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五社联动”机制,先后组建“青葱麻花”“凡事帮”“情暖万家”等49个为老志愿服务队伍,实施公益创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开展“爱心敲门”等关爱留守、空巢、高龄等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600余场次。依托社区养老服务阵地,在原有社区老年人丰富的文化活动基础上,实施“塞上乐龄”老年大学试点项目,实现辖区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完善服务标准优化养老服务品质
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石嘴山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列入自治区级民政标准化试点项目,推动养老服务业标准实施应用。制定《颐享·石嘴山养老服务品牌规范手册》《石嘴山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点)设置和服务标准(试行)》《石嘴山市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运营手册》等基本规范,做到品牌LOGO、管理制度、服务流程、设施编码“四统一”,实现养老服务机制常态化、质量标准化等“六化”目标。打造石嘴山市智慧养老护理实训中心,邀请全国知名养老专家、教授授课,共举办全市养老服务培训班17期,培训养老服务管理、护理人员1197人次。举办全市首届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并组织4名选手参加自治区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市民政局荣获突出贡献单位奖。我市3名选手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及优胜奖各1名。一名护理员荣获“自治区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积极与自治区民政厅、宁夏卫生学校对接,依托宁夏卫生学校建设宁夏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养基地。
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兜底保障水平
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成功申报民政部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争取项目资金1480万元。争取国家支持,推动投资3460万元的石嘴山市颐享养老中心项目实施。引进民营资本,建成民办养老机构市永峰养老院、平罗县颐养中心、市兰山养老院等。积极争取资金19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6个农村老饭桌项目,建设大武口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推进新建居住区按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支持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资金,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饭桌每年给予3万元、1万元运营补助;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每年给予5万元、4万元的运营补助,持续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全市运营的17家养老机构中医养结合机构6家,与就近医院协议对接11家,推动机构医养融合发展。全面推广使用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开发使用全市养老机构服务软件,建设全市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值班和食品安全视频监管平台。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共申报1星级机构1家、2星级机构3家、3星级机构5家、4星级机构3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核拨民办养老机构床位、运营补助,以及护理型床位改造资金254.09万元,进一步增强养老机构的基本照护能力。
激发市场活力多领域发展健康养老产业
成立石嘴山市养老服务协会,积极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推进养老产业发展。利用我市与国内康养强市在生态、气候、环境、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互补优势,探索“旅居式养老”新模式,市级包抓领导带队考察,与国务院国资委机关离退休干部局及遵义、营口、徐州、宜春、潍坊等7个城市签订旅居康养战略合作协议,并与珠海市等5个地市达成意向,培育和拓展全国性普惠旅居休闲养老服务市场。积极探索推进康养金融,与中国银行石嘴山市分行、石嘴山市青鸟公司签署“敬老积福”项目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中行分三年共投入130万元,为老年人提供涵盖金融老年大学、康复理疗等便民益民的金融助老服务,开创老年金融领域的创新示范。在大武口民生社区启动科技惠民项目—老年健康疾病干预应用试点项目,着力打造康养医相结合的示范社区。成功举办石嘴山市智慧康养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推动智慧养老2.0能力提升项目,实现数据共享、科技助老,助力休闲康养产业提质增速。
在新时代的号角下,我市将围绕“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的时代命题,坚守人民情怀、践行使命担当,护航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2017年11月,石嘴山市被确定为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2018年8月,石嘴山市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市级健康养老指挥调度中心、“12349便民养老服务热线”启动运行。建设石嘴山市智慧养老护理实训中心。
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改造建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点)155个。
2019年8月,探索开展旅居养老,石嘴山迎来首批山东青岛旅居养老团。
2019年12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石嘴山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为例,发布推进养老服务改革,释放改革试点红利的调查研究报告,充分肯定了石嘴山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成效。2020年5月,石嘴山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2020年8月,石嘴山市养老服务协会成立。
2020年12月,大武口区青山街道办事处被确定为全国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街道。2021年6月,在大武口区金山社区等10个社区打造15分钟助老服务生活圈。
2021年6月,市委政府成立全市休闲康养业工作专班,由王正儒、刘兰芳同志包抓,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负责,推动休闲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6月,与国务院国资委机关离退休干部局签订养老共建合作协议。
2021年7月,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引进并促成内蒙古正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招商引资项目——民办养老机构兰山养老院落地石嘴山市,投资500余万元,设置床位68张。
2021年8月,在市社会福利院建成一级颐康医院,与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推动机构医养融合发展。
2021年8月,与中国银行石嘴山市分行、石嘴山市青鸟颐居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签署“敬老积福”项目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2021年9月,举办全市首届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并组织4名选手参加自治区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各一名,市民政局荣获突出贡献单位奖。
2021年9月,刘兰芳同志带队,考察学习遵义市、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并与遵义市达成旅居康养战略合作意向,与攀枝花市建立康养产业联盟达成初步意向,共同打造旅居康养新模式,推进“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2021年10月,在大武口区民生社区启动科技惠民项目——老年健康疾病干预应用试点项目,着力将民生社区打造成为康养医相结合的示范社区。
2021年12月,我市3名选手代表宁夏参加在南京举行的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及优胜奖各一名,为促进休闲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022年2月,石嘴山市养老巡回服务“赶大集”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
2022年3月,投资3460万元的石嘴山市颐享养老中心项目落地,规划设置护理型床位180张,打造康养医相结合的高品质示范社区,进一步增强康养服务供给能力。
2022年5月,市民政局、中国电信石嘴山分公司、中国银行石嘴山市分行、百度公司、市青鸟公司举办石嘴山市智慧康养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推动智慧养老2.0能力提升项目,实现数据共享、科技助老,助力休闲康养产业提质增速。
2022年5月,石嘴山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列入自治区级民政标准化试点项目,推动养老服务业标准实施应用。
2022年6月,成功申报民政部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争取项目资金1480万元。
2022年7月,举行石嘴山智慧养老订制终端“石颐通”首发仪式,为困难失能老年人发放小度智能屏,有序开展线上线下服务,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水平。
2022年7月,刘兰芳同志带队,赴山东省青岛市、潍坊市、烟台市考察康养产业,并就旅居康养达成意向,为下一步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与潍坊市签订旅居康养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8月,自治区民政厅在石嘴山市举办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
(照片均由石嘴山市民政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