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河发源于六盘山脉东麓,由西向东流经宁夏彭阳县、甘肃镇原县,在镇原县交口镇汇入蒲河,再入泾河、渭河,最后流入黄河,是宁夏彭阳、甘肃镇原两县人民的母亲河。
彭阳县以河长制综合统筹为组织基础,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纵深实施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系统工程,精心构建美丽河流、健康河流,努力让茹河水清、岸绿、景美,走出了一条治山治水、建设生态、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河流治理模式。
【为有源头活水来】
逆流而上,只为寻找一条河的源头活水。
这河的源头不止一个,而是两个。
每一个源头都在生态移民迁出区内,水从石缝里渗出,在野荷花丛里奔涌。厚草甸上,蓝色地椒花开,还有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就那样四仰八叉地长着、开着。
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水沟濠是茹河最深长的源头。在沟的尽头,松林从六盘山东麓蔓延而下,草皮下一汪汪泉水涌出,束成一缕缕小溪流入沟底。每个泉眼都透明无色,有一种透明的生物生息在小石子下,状如虾米。轻轻搬开石子,透明生物随泉水漂移几寸,遇石子,又怕羞似地钻入石底。
水沟濠两股透明泉水汇合处,一座青山突兀地独挺在那里。
四五名从山上折蕨菜的杨岭村妇女,每人背着一袋子蕨菜,足有五六十公斤重。“山上的蕨菜多得很,折得人手痛。就是山高路远背不下来,我们每人每天折的蕨菜能卖一百五六十元呢。”她们不喝瓶装纯净水,径直到沟里,用水杯接一杯泉水喝,“这水干净冰凉,喝起来解渴。”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杨岭村村民马克俊家看养牛、唠家常、话脱贫。如今,马克俊又在家里开了个茶馆,煮茶用的水就是茹河源头的水,山泉水煮的茶香甜。
“水沟两个自然村的村民都移民搬迁到银川市了,那两个村一直没有车能走的路,生活用品全靠骡子驮进山。”马克俊曾经去银川市移民安置区看过乡亲们,“那日子过得福海海的。”
马克俊把茹河源头的水说得很神奇:“茹河源头叫凉水泉子,本地人把它奉为‘神泉’,我年轻时经常见村民挑着几个玻璃瓶子去接‘神水’。”
跌水崖也是茹河一个源头,风化坍塌的碎石拥塞了沟道,水便从石堆里渗出来。沟的西侧有一个水草洼,泉眼密布、溪流交错,蕨菜稠密。两股水交汇处,一面石壁傲然站出了倔强。
跌水崖处于原州区青石村刘家沟生态移民迁出区,仅几年时间,曾经的田地里草厚得能淹没人,绿毯般裹了山梁沟道。
马维虎是刘家沟片区的护林员,11年跑坏了6辆摩托车。如今草厚树密,骑摩托车已不能巡山了,于是他买了一匹黑马骑着巡山。
水沟濠和跌水崖的水穿石钻草,至青石嘴合成茹河。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在这里交汇,峡谷似乎装不下所有的忙碌。当年,红军在这里打了一场胜仗后,拥有了第一支骑兵队伍……
【一河绿水润古城】
向东不到2公里的郑沟漫水桥,便是茹河彭阳县入境断面。随弯就直,河水任性而为,每一簇沙柳就扎根霸出一个水湾,青皮杨树、毛头柳树等根须伸入河底,枝叶水嫩。
茹河南岸川台地里,古城镇郑沟村村民王巧莲在给玉米施肥,刘文邦背着割草机收割紫花苜蓿。“我们村有个扬水站,能抽河里的水浇地。浇与不浇不一样,浇水地能多收三成。”
第一个把茹河水收束在一起的是乃河拦河大坝,坝左右是挂马沟林场的如黛青山。也不知是坝面倒映了青山,还是水本身的绿,反正乃河水库碧玉一块,绿得深沉。
茹河流域大小64座水库水坝,所有功能都指向乃河坝体上的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毛泽东长征宿营地——小岔沟窑洞就在乃河水坝边,窑洞主人不离不弃地守护着。院子里是菜园,也是果园。生菜、茼蒿、油菜等各占地不多,但品种很全。野李子如青豆穿串,大接杏已有鸡蛋大小,花椒、苹果、梨等果树也有三五棵。
乃河水库灌溉着古城镇1.3万亩农田,一川绿色,不仅养眼,也养人。古城镇肉牛养殖质高量大,引领着彭阳草畜产业发展。
“正是有了茹河灌溉的保障,我们镇种了3万亩玉米、2万亩紫花苜蓿,基础母牛存栏达3万头,草畜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47%,是真正的脱贫致富支柱产业。”古城镇镇长姬志珍说。
60亩茂密的水田艾草,是皇甫村党支部书记马志科最得意的事。皇甫村是个移民村,目前该村已种植艾草1670亩,建成扶贫车间专门加工艾草产品。“艾草加工车间每天生产30万元以上产品,安置了37名村民就业,每人月工资都在2400元以上。引水上山后,我们将种更多艾草,把艾草产业发展成我们村的当家产业。”
彭阳县引乃河水上山是个大手笔,将浇灌梯田1万亩,再造一个古城川,产业发展不再受水资源限制。
彭阳县累计治理小流域134条162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治理程度由建县初的11.1%提高到了76.3%,林木覆盖率由3%提高到了28.7%。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6万亩,造林204万亩,修建淤地坝139座,每年可保水7529.95万立方米、保土336.63万立方米,增产粮食7600万公斤,林果产量9620万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62亿元,推动农民人均增收2525元。
【库坝水丰富民生】
茹河水行至店洼水库,一切豁然开朗,淼淼大气。
经过几十年的淤积,店洼水库水波浩荡,岸边水柳成阵。四季有水鸟停留生息,春秋季节,这里是候鸟的迁徙逗留地,不乏天鹅、丹顶鹤等名贵珍稀鸟类。
彭阳县正把店洼水库打造成湿地公园,新堆积的鸟岛宛在水中央,新栽植被正在茁壮成长。
水丰,一切都变得美好。
李仲才在店洼水库边开“朝那居”农家乐近20年,他信心很足,“店洼湿地公园建成后,我家生意会更红火。”
店洼水库下,有一个大型养殖场叫百泉牧业,1000只羊、600头牛都喝店洼水库流下来的茹河水,“太阳晒的河水比冰凉的井水更健康。”
东出彭阳县城,有小河水汇入茹河。溯小河而上,石头崾岘水库拦河而筑。引水上塬,浇灌着长城塬2万亩塬地。白阳镇罗堡村村民张淑玲抽坝水种植着6座蔬菜大棚及红梅杏树,年入十几万元。罗喜红围沟成鱼池,成就了彭阳县最红火的农家乐——江南农庄。
白阳镇依水做大“为城市服务”文章,种植饲草5万亩,养牛近万头,种植果蔬27000亩,每天为彭阳县提供数十吨瓜果蔬菜、肉类。乡村旅游如火如荼,16家农家乐每周末成为县城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彭阳县正在建设引水主管道36.72公里、管道10.22公里,建成1座2000立方米调蓄水池,将乃河水库、店洼水库、石头崾岘水库等10座水库连通,为长城塬等9个节水灌区和茹河生态用水提供水源。通过沿线库坝连通调度,实施丰调枯补,实现水库、灌区、生态用水之间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2019年,彭阳县被水利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节水达标示范县,水资源管理暨节水型社会建设在自治区考核中连续三年位列第一。
【烟雨迷蒙江南景】
茹河水在彭阳城区段上演了叠宕华章。
从高坝而来,水势汹汹,在一方芦苇丛中漫溯。刚有点岁月静好的饱满感,又跌落水塘。深水无声,整体推进,不几分钟,又是一个跌落。
城区段29个跌水成瀑,动与静瞬间转换着。
两岸皆树高阴浓,五彩缤纷为争取光合,南岸的花一律朝北开,北岸的花一律朝南开。
南岸老树已坚持成森林,古柳刚强、白杨挺拔。阴雨天里,林子幽暗,有黄鹂长一声短一声地鸣叫着,野性从未远离茹河公园。
两岸皆铺塑胶跑道,城小人熟,小跑一圈可遇三五熟人。北岸净水塘里,荷花刚刚结出花苞,时有鲤鱼跃起。
城区段有大小桥7座,最是朝那桥有神,燕子安家在桥墩与桥梁间隙里,燕群呼儿唤女,东穿西过。连接金银岛的廊桥上,一个个水雾迷蒙的早晨,多少人看见了诗情画意的江南美。
彭阳县铁腕治水,才有了江南美景。
店洼水库至县城西段7.8公里河道乱占乱挖曾一度严重,彭阳县全部予以清除和拆除,恢复水域面积268亩,砌护河道岸坡28.53公里。在县城段修建液压坝29座,形成湿地4060亩,种植香蒲、芦苇、荷花等水生植物650亩。在茹河与小河汇合口建设金岛和银岛,两岛之间用回廊和吊桥连接,小岛上种植景观树种,布设相关水文化景观,雷河滩建造休闲广场,已成为市民休闲和健身的理想去处。
【景美民富可兼得】
茹河治理的精彩并未因出城戛然而止,而是向东继续延伸。
最好是在烟雨蒙蒙的日子,在城里骑一辆共享单车,从城东塑胶自行车道进入,一路水景便可收入手机相册。
一入河道,便有跌水成瀑,水草摇曳。不要迷恋于此,这只是个开始。
在一个名叫硬弯处,河水来了个340°大转弯后东去。湾里聚集野生鱼类,钓者乐水其上。
接连三处人工湿地,净水池相连,经人工“肾”净滤,河水愈加清澈。香蒲、芦苇、荷花等沉水的、挺水水生植物有序生长,满池绿色,一河青草。有灰鹤在湖心深草里做窝孵卵,时而盘旋,时而没入草丛。
绿水一路跌石峡、过草地,直奔茹河瀑布。两石坝显水之静美,两瀑水在咆哮。探身观石峡,两侧红石壁夹着一线水色,观者无不两股战战。
将茹河沿线原采砂巨坑进行回填,建成人工湿地5处,湿地用管道相互连通,布植水生植物,从2017年以来茹河水质稳定在Ⅳ类以上。
这一段茹河在城阳乡境内,两岸丰产林果,红梅杏快熟了,一树的红脸蛋;苹果刚套袋,像是结满了纸袋子。这里还盛产柴胡、黄芪、党参等药材,也是宁夏唯一种植烤烟的地方。茹河瀑布近旁的杨坪村,旅游服务做得风生水起。
彭阳县通过“绿线”建设把茹河流域建成风景园林带。茹河岸坡、慢行系统绿化39公里,327国道绿化两条线组成,绿化面积达37.8万平方米。已建成两个水利风景区,阳洼流域水利风景区主要以彭阳县大美梯田、花海、绿水青山为生态旅游主线;茹河水利风景区以水利水保工程为基础,形成独特湿地景观和茹河瀑布。
同时,彭阳县以“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为目标,全域一体、立体开发,带状牵引、板块组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动茹河流域水生态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培育发展花卉苗木、中药材、特色林果、优质牧草、设施蔬菜等绿色经济,建设以花海、梯田、瀑布等生态景观为主的精品旅游景观带,努力把茹河流域打造成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西部绿色经济先行区、脱贫攻坚样板区。
【两河相交有盛事】
茹河水出沟圈石桥,入甘肃省镇原县境内。在这里,茹河绕出一个优美的S型湾。浅滩上,树木堆积成林带,给快要金黄的麦田镶上绿边。石岸泥床,绿草铺陈。
茹河给镇原县造就了更多的川台地,沿岸每个村庄都有一片河湾地,麦田、玉米田交互,绿油油的胡麻田里开着梦幻般的蓝色花朵。有的河湾地被白色大拱棚占据,这些大棚是南方老板流转来种植优质青瓜的。他们抽水晒热后浇灌瓜苗,甜脆的青瓜已长得足有碗口大小了。
城关镇路坡河湾有着油画般的绚丽,一河湾麦田,大型收割机穿梭其中,夏收忙碌。麦秸还田,饱满的麦粒灌入农用车厢,拉回家晾晒。
遇开边镇的集日,心灵手巧的妇女制作了荷包到集市上卖,地摊上摆放着当地产的瓜、桃、旱烟等特产。
茹河水穿镇原县城而过,河床近200米宽,水草密布,平添了许多草原的野性,岸坡上写着“重视水生态,功在千秋;保护水环境,造福百代”。高楼依山沿河耸立,错落有致。
出镇原县城,茹河水一路被石峡裹挟,多座古老石桥横跨峡谷,浸透着历史沧桑感。所有的村庄都被高大的树丛掩映,隐约可见。在太平镇寻到了彭阳古镇,残垣断壁中依旧能感受到当年的铁马金戈和丝路驼铃。
至交口镇金沟沟村,在鸡头山、覆钟山、大坡山间,茹河与蒲河交融,合成更大的河流继续南下东进。
两河相交有盛事。
覆钟山240平方米黄砂岩崖面上,开凿有294个窟龛,雕刻2170尊佛像,密集如蜂巢。北石窟寺始造于北魏,兴于唐宋,清末废弃。雕刻精细纯熟,线条流畅,形象逼真。“七佛窟”七尊立佛高达8米,还有10尊4米高胁侍菩萨、两尊5.8米高弥勒造像等。有一石窟可谓“微笑”石窟,佛造像面部全部含笑,就像他们听了一个笑话忍着没笑出声来,一身材修长的女菩萨春风满面,拎着一个“时髦”手包。
茹河,这条从六盘山而来的幸福河,171公里清流滋润着2470平方公里流域,田地因她而生机勃勃,两岸民众因她而安居乐业。一路容纳百溪,开枝散叶,东归黄河,造就了丝路古今通达繁荣,演绎了无数英雄凯歌。
这样的河,值得人们歌颂,更需人们爱护!(记者 王玉平 剡文鑫 党 硕 实习生 王 雷 文/图)
彭阳县城茹河两岸风光。
乃河水库如碧玉镶嵌山间。
彭阳居民欣赏茹河夜景。
甘肃省镇原县城关镇满地金黄的小麦。
店洼水库迷人的湿地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