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黄河两岸是我家 -> 见证·黄河与城市 -> 中卫市
沙海变绿洲
2020-09-02 09:29:33   来源:中卫日报

QQ截图20200902091930.jpg

  8月31日,记者用无人机拍摄下中卫香山湖一景,晴空下的生态中卫犹如画卷一般。据了解,为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中卫市全面打响生态保护、污染治理、植绿增绿“三个大会战”,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确保黄河安澜,并加强城市、农村及工业、河湖沟道等各方面的污染治理,从严从实抓好环保问题整改,积极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市上下齐动员、城市乡村同行动,让中卫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全媒体记者 任浩 摄

  8月27日,记者走进宁夏黄河东岸防沙治沙项目长流水项目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早先种下的草木繁盛起来,一片片麦草方格整齐划一,一丛丛柠条、沙棘、花棒迎风摇曳。

  中卫市位于宁夏中西部,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西北两面被腾格里沙漠包围,荒漠面积374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2%。其中,中卫市境内腾格里沙漠面积1120平方公里。上世纪50年代,沙漠距中卫县城区4至5公里,曾是历史上风沙灾害最为险恶的地区之一。

  “为了阻挡沙漠向前推进,我们通过‘草方格’固沙,制定生态防护林、生态经济,发展特色农业、沙漠旅游等措施。目前,已治理沙漠147万亩,腾格里沙漠后退了25公里,沙坡头地区的天然植物由25种增加到453种,植被覆盖率由不足1%上升到42%。全市共发展林地766万亩,森林覆盖率12.9%。”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宏然说。

  上世纪50年代初,为了贯通西北和华北之间的铁路大通道,国家决定修建包兰铁路。铁路在中卫6次穿越腾格里沙漠,长度42公里,其中沙坡头段全为高达百米的流动沙丘,受西北风控制,沙丘逐年向前推进4米左右。中卫人民用勤劳和智慧探索创造了“草方格”治沙法和“以固为主、固阻结合”铁路防沙治沙体系,在包兰铁路中卫段两侧构筑防风固沙林带60公里,确保铁路60年来畅通无阻,如今每天有216班列车进出中卫。以“草方格”为基础的治沙法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500佳环境奖”等多项奖励。

  昔日的沙海变成绿洲,改善了生态环境,形成了“人沙和谐、沙为人用”的良好局面。(全媒体记者 冯博睿)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张海燕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