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黄河两岸是我家 -> 见证·黄河与人文
瓜甜菜香:灵武沙坝头村的明星范
2020-07-13 10:42:26   来源:银川晚报

穿过沙坝头村的梧干渠。

沙坝头村田园综合体。

  都知道宁夏的西瓜有名,银川的西瓜就看灵武了。沙坝头村位于灵武西部,紧靠黄河东岸,这里的沙黏质土壤很适合西瓜等作物生长,沙坝头村也是当地种植西瓜比较早的村子。从建村养活起这里的人,到找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沙坝头村在几十年里,经历了很多变化。

  黄河的沙土造就了这片村落

  这个季节的沙坝头村,放眼望去是一片绿色,除了土地和作物,再没有旁杂的东西,简单而美好。看这景象,和“沙坝头”这个名字,实在是不太相衬。

  “沙坝头这个名字是咋回事呢,早年黄河水从这里经过,之后留下的都是沙土,常年风吹就形成了沙坝。人们用这沙土铺到地上,再种庄稼。”沙坝头村党支部书记刘成说。

  刘成1955年出生在沙坝头村。他印象中,早年的沙坝头村有2000亩的大沙坝,而那时候村里只有十几户人,可以说是地广人稀。而上世纪60年代的崇兴镇正好相反,人多地少,于是一部分人后来也搬迁到沙坝头村,成为这里的村民。

  不过那时候的沙坝头村还不叫这个名字。1958年,人民公社化,灵武当时划为3个人民公社,1961年又划分为12个人民公社。现在的沙坝头村在当时属于梧桐树公社。刘成记得沙坝头村开始一直叫“向阳大队”,过了些年又改叫“向阳二大队”,大约到了1980年前后,恢复乡建制,才有“沙坝头村”这个名字。

  梧干渠从这里流过

  说起沙坝头村的过去,刘成有些感慨:“没办法,那时一亩地只产几百斤粮食,哪像现在一亩地能产出1300斤呢。”刘成说,土地是盐碱地,种不成小麦和蔬菜,只能种点水稻。当时是从秦渠引水,开了一条农场渠,灌溉到了这里,水流已经很小了,淌不到田里,几乎就是靠天吃饭。上世纪70年代,新开了一条梧干渠,这才解决了问题。

  刘成所说的梧干渠,全称叫“梧桐树干渠”,关于这条渠,1999年出版的《灵武市志》有所提及:1951年,农场渠建成,灌溉灵武西部8个乡镇的农田,其中包括梧桐树乡。然而,因为渠线较长、灌溉纠纷多,处于下游的梧桐树乡绝大部分土地,依然灌溉困难。于是,1974年到1975年,人们又从农场渠建闸开口分水,沿农场渠4号支渠路线开挖梧桐树干渠,以方便灌溉包括沙坝头村在内的梧桐树地区。

  从种粮到种瓜菜

  沟渠修整了一番,地就好种了,不过要说日子真正开始变好,实际上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

  刘成记得,那时村里开始实行包干到户。“当时人均3亩地,打出来的粮食,留下自家吃的,大部分剩下的就能换别的东西。”刘成说,那时候家家都开始有余粮了,挨着房子用土块修一个粮仓,用来存粮食。

  但紧接着新的问题又来了,粮食太多了,卖不出去。从这往后,村上逐渐开始种植经济瓜菜作物。1999年出版的《灵武市志》上有记载:1981年以来,建设“菜篮子”工程,灵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区域扩大,1990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11887亩,其中沙坝头村所在的梧桐树乡等几个乡镇为主要产区。种植的作物就包括西瓜以及西红柿等蔬菜。

  “光是这西瓜和西红柿,就把钱赚美了。”刘成说,沙坝头的瓜地里套种着西红柿,等着西瓜全部卖掉,西红柿就成熟了。短短几个月,一亩地,两茬作物,净收入就有2.6万元。

  村里有个明星合作社

  今年,眼下瓜地里的西瓜都已成熟,村民们站成一排,击鼓传花一般,把地里的西瓜搬到车上。大热天里干活不好受,但大家的心情都不错,有收获的劳动总是让人高兴。王合忠今年56岁,是沙坝头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也是合作社的技术担当。这段时间,瓜田里天天都会出现他那又黑又瘦的身影,安排着各项事务,电话一个接一个,每年种瓜、收瓜,村民们都和他配合得相当默契。

  “我们现在这个合作社已经成了明星合作社,它是2008年成立的,法人代表是我。”王合忠记得,那年当地商务局来了一些领导,到家里找他,说是让他来负责经营。因为王合忠读完了高中,是当时村里最有文化的人。

  可想把瓜种得更好,除了有文化,还得下更多工夫。上世纪70年代,灵武农村就有套种技术,慢慢发展出更多形式,其中就包括瓜菜套种。“你看瓜地里那些嫩绿色的秧子,这是套种的西红柿,这都是我们自己摸索出来的。”

  王合忠指着瓜地说,其实所谓技术,就是让这块地变得更值钱。这些年除了尝试不同的套种模式,他们还试验了20多个西瓜品种,引进生物有机菌肥、嫁接换根技术等,让产量和品质双双提高,才因此有了现在的明星合作社:“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全国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大堆奖牌是村里人的骄傲。(记者 李尚 文/图)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闫文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