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黄河两岸是我家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吃饱”、“吃好”到“吃健康”
——石嘴山市绿色食品产业大有可为
2021-03-19 10:42:13   来源:石嘴山日报

53.jpg

  枸杞辣椒、富硒大米……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饮食的追求从过去的“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健康”,消费观念的转变也让绿色食品产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成长空间。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

  3月10日,走进平罗县盈丰植保专业合作社,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棚外小草刚刚露出新芽,棚内却早已满目春色。走进一座西红柿大棚,整整一个棚的普罗旺斯西红柿长势良好,黄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更显娇嫩,大大小小的果实缀满枝头。再过20多天,果实由绿变红,就到了西红柿丰收的时节。

  平罗县盈丰植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蒋洪波拨开西红柿秧下面的土壤,一条条小蚯蚓露了出来,他说:“可别小看这一条条小蚯蚓,它们来回活动疏松土壤,增加了土壤的透气性,更有利于作物扎根。同时,它们还能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上好的有机肥料,这些对西红柿的品相和口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原来,在种植西红柿的过程中,该合作社使用了垄面种植蔬菜与养殖蚯蚓同时进行的蚯蚓生物技术。

  走进该合作社另一座种植桃树的大棚,一人多高的桃树上已经桃花朵朵开,技术人员手持鸡毛掸子正在进行人工授粉。“这些桃树是去年栽下的,当时都在20公分左右,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经开花了,这也就意味着该坐果了。我们使用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把玉米秸秆充分利用到农业生产中,可以促成桃树根深叶茂,提早开花结果,预计5月中旬桃子就能上市。”蒋洪波说。俗话说“桃三李四杏五年”,也就是说桃树种下三年才结果。先进技术的应用让桃树提前开花、提前坐果,不仅能产出绿色食品,还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合作社共有大棚113座,种植葡萄、桃子、西红柿、小番茄、芹菜、甜瓜、小吊瓜等多种果蔬,其中仅西红柿的品种就多达10余种。目前,种植过程中全部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即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需肥规律,配兑成一定比例肥液,通过管道均匀、定时、定量灌溉至作物根系,实现精准灌溉施肥,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避免与果实直接接触,降低农药残留。

  在基础设施和先进技术的“加持”下,平罗县盈丰植保专业合作社果蔬种植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品种多、品质高、上市早……源源不断的绿色、有机果蔬从这里进入市民的“菜篮子”,不少产品还远销外地。

  源头把控擦亮“绿色招牌”

  都说宁夏的枸杞好,可当枸杞与辣椒完美结合生出“枸杞辣椒”宝宝,品质又怎样呢?在宁夏沙湖食品有限公司,有一款枸杞辣椒酱产品,乍一听以为是辣椒酱里添加了枸杞的成分,实则是用枸杞辣椒加工制作而成。因绿色天然、营养丰富、香辣味美,一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我们会根据不同的产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品种的辣椒,枸杞和辣椒嫁接生长出的枸杞辣椒口感先甜后辣,维生素C和枸杞多糖的含量都很高,还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用它加工制作的枸杞辣椒酱属于我们的高端产品。”宁夏沙湖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学保说。

  源头把关,用料讲究。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吃到健康产品,企业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也都严格管控,即便不进入生产车间,借助企业内部的电子显示屏也可以实时掌握辣椒车间、炒制车间、包装车间、配料室等的情况。“下一步,我们准备在种植技术提升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枸杞辣椒的种植面积,力争开发出更多绿色、健康的食品。”丁学保说。

  每年蔬菜大批上市的时节,也是脱水蔬菜的生产旺季。近日,记者来到宁夏利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脱水蔬菜加工生产线还未开始运转,工作人员都在忙碌地进行脱水菜的挑选工作。经过多道工序,从大地采摘的新鲜蔬菜变成了眼前的脱水蔬菜,经精挑细选后不掺杂一点杂质。

  作为一家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企业,宁夏利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有蔬菜种植基地6000亩,与周边农户签订蔬菜种植订单3000亩。该企业在种植管理上采用先进的绿色环保农业管理理念,使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多项技术,共有芹菜、菠菜、番茄、胡萝卜、韭葱等13个脱水菜品种,每年鲜菜消耗量达3万吨。

  “为了确保产品品质,种植过程中从源头就开始对灌溉水、土壤等进行检测,生产出的新鲜蔬菜要经过191项农残检测,对蔬菜中夹杂的杂草、泥块等异物以及生产加工流程也是严格把控。我们这边干燥、温差大的天气对种植蔬菜有优势,就拿菠菜来说,整个生长期在50天至60天,全程都不需要使用农药,产出的都是绿色食品。”宁夏利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穆坤说。

  原料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础。从蔬菜种植源头把控,保证其生长的土壤环境绿色,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将化肥使用逐渐向生物肥、有机肥使用转变,实现食品原料成长过程环境绿色,擦亮“绿色招牌”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做足绿色食品产业大文章

  近年来,石嘴山市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理念,聚焦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拓市场、活流通,推动绿色食品向产业化、优质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目前,全市年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达到100家,销售收入30亿元。我市先后建成惠农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平罗县轻工园区、通伏大米加工园区和平罗绿色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园,利荣生物、昊帅大米等一批龙头企业入园发展,园区规模效应初现。

  我市还以“珍硒石嘴山”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先后举办石嘴山首届富硒产业发展大会、石嘴山特色农产品金秋推介会,培育昊帅富硒大米等富硒单品品牌13个,通福香大米等20个农产品品牌入选全区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目录,认证绿色食品8个,形成了“惠农脱水菜”“平罗沙漠西瓜”等特色鲜明的地理标志产品6个,全市“两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6个。

  此外,华泰农、发途发等企业自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在广东、重庆等地建立外销窗口9个,实现了“从一连三”的融合发展。八大庄、嘉禾花语等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积极拓展产业多功能,发展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等,实现了“隔二连三”的融合发展,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同时,引导农业企业实施“四个一”工程,引进农业专家团队12个、建立科技研发机构6个、实施农业高新技术项目14个,泰嘉渔业等3家企业获批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惠农绿色农产品加工科技创业园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农业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快普及使用,绿色食品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溯源控制,质量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绿色食品产业关乎经济发展,关乎人民生活,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只要持之以恒向纵深方向推进,必能开拓出一片新天地。“下一步,我市将立足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区域功能定位,着力打造绿色食品优势区,加快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同步提升,形成以绿色食品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市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产业负责人李莉说。(记者 董湘漪 徐毅 文/图)

【编辑】:张海燕
【责任编辑】:张海燕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