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师傅在他的芹菜大棚里忙碌。
今年69岁的马师傅,是金凤区良田镇植物园中心村五队的村民,他和老伴儿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多年来靠承包蔬菜大棚生活。去年冬天,他将自己的蔬菜大棚收了回来,种植了两亩多的西芹,在老两口的悉心看护下,芹菜长势喜人,转眼间就到了收获的日子,但是望着一万多斤绿油油的芹菜,马师傅却犯了愁。
“我不知道往哪儿卖!”马师傅说,自己是第一年种植,蔬菜大棚地点离市区又较远,如何将这些西芹销售出去是目前最大的难题。马师傅介绍,这一棚蔬菜是他和老伴儿亲手种植的,买的进口苗子,是绿色无污染的有机蔬菜。记者在大棚里看到,芹菜的品质相当不错,每颗芹菜的重量都在2斤以上,高度在80厘米左右,非常鲜嫩。
马师傅说,之前有菜贩子来过,想要以每斤两毛钱的价格全部收购,由于价格太低,远不及种子、肥料、人工等投入的成本,他就拒绝了。良田镇植物园村党支部书记李军也确认了这一说法,他告诉记者,了解到情况后,村上也多次帮马师傅联系过商贩过来收购,但是商贩给出的价格确实过低,最终双方没有达成收购交易。
马师傅表示,现在还指望这片菜地能给家里增加点收入,自己去年还动过一场大手术,花了不少钱,用钱的地方多。由于芹菜不易保存,眼下这些菜最多在地里还能保存半个多月,这让他特别着急。
无奈之下,马师傅只好向媒体求助,并留下电话希望有市民帮忙打开销路。截至发稿前记者也收到了来自马师傅的好消息,经过媒体平台的转发,有许多热心市民和商户给马师傅打电话,纷纷询问菜价,想要购买。在良田镇植物园村干部的帮忙沟通下,马师傅和一商户双方最终以每斤四毛钱的价格达成交易,并计划于2月24日完成收购。马师傅乐滋滋地告诉记者,他非常高兴,没想到有这么多市民都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让自己深深感受到了银川这座城所传递出的温度和力量。(记者 张梦婷 牛云铭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