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村曼新希望小学改扩建项目正在加紧施工。
从空壳村变身小康村,金凤区良田镇金星村的村民们感叹:一年时间,村里的变化让人恍如隔世。
在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金星村持续推进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被列入自治区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建设项目,并获评银川市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先进村。围绕“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定位,金星村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走向小康生活,走出了空壳村的逆袭之路。
基础设施大升级幸福生活自然来
今年4月,金凤区良田镇金星村曼新希望小学推倒最后三排平房教室,扎起围挡开始新建教学楼。自此,金星村告别了平房教学的时代,400多位师生每天都盼着教学楼早日竣工。
在学校工作了25年的老教师于广文说:“学校1993年建成,第一排小树苗还是我们种下的。一晃20多年过去了,学校先后经历四次改造,这一次我最期待。”
与学校一墙之隔的金星村卫生室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起了中医理疗室,还配置了氧气罐、简易呼吸器、电磁治疗仪、艾灸仪、烤灯等设备。”在村里当了几十年村医的达永红说,逐渐注重养生理疗的村民时不时就要来中医理疗室“享受享受”。
以前,金星村卫生室只能量体温、测血压,村民做心电图都要到镇上或者市里,三位村医在光线昏暗的小房里看病开药,没有自来水,冬天冷夏天热,环境着实艰苦。如今,村民不用出村就能一次检测十几个项目。作为签约家庭医生,达永红和同事们定期对患有慢性病的村民进行健康随访,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来自三甲医院的远程问诊服务。
这两天,村里的道路又在修葺拓宽,沿路还增设了步行道和景观。伴随着日渐升级的基础设施,村民们的幸福之路也越走越宽。
人居环境大整治美丽乡村入画来
2021年,金星村被列为自治区移民致富提升重点帮扶村、银川市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类保留庄点。如何在大刀阔斧的人居环境整治中留住“乡愁”?金星村用空壳村变小康村的实践闯出了一条新路。
2021年8月,良田镇在金星村1队~4队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美丽宜居示范庄点改造提升工作,村里提出“共享庭院、示范庭院、标准庭院”三个层次的打造规划,村民马振江果断申请加入“共享庭院”改造中。
一个多月后,马振江家的外墙贴上了瓷砖,院里铺了地砖,还搭起了休闲凉亭。马振江两口子把里里外外打扫得一尘不染,院子里花花草草长得格外水灵,曾经杂乱无章的景象一去不复返。
“共享庭院”不止马振江一家。村里13户村民的围墙被统一拆掉进行了统一改造。灰瓦白墙、山水彩绘,还有奇石景观、稻草谷堆、休闲凉亭,这片“共享庭院”成了村里最受瞩目的典范。
按照“共享庭院、示范庭院、标准庭院”的打造规划,金星村家家户户开始清理院子、推掉旱厕、栽花种草、粉墙擦窗。不经意间,推窗见绿、抬头赏景、移步闻香的美丽乡村画卷已徐徐延展。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目前金星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100%,生活垃圾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田间作物秸秆利用率、农膜回收率、畜禽粪污全面资源化利用率都达到了90%以上。
金星村还是那个金星村。不同的是,今天的金星村整出了时代感,治出了新气象。
产业发展根基牢村民钱包鼓起来
为了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良田镇按照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强化移民后续扶持实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有关安排,陆续建设了金星村汉白玉萝卜分拣中心冷库、良田味集和兜底日光温棚项目。
金星村党支部书记杨亮告诉记者:“结合‘一村一品’项目,金星村的白萝卜种植将搭上分拣中心快车,通过集中存储、加工、包装,升级成为附加值更高的商品直接销往市场。”这意味着,村民们不再单纯依靠种植致富增收,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将成为村民们新的收入增长点。
眼下,金星村汉白玉萝卜分拣中心冷库项目一期冷库工程已经建成,二期施工已完成30%,三期工程正在准备各种立项材料。随着项目快马加鞭推进,挂着“金星村”标识的汉白玉萝卜将出门“捞金”,帮助村民们进一步鼓起“钱袋子”。
今年,金星村一队的25栋日光温棚让十几户脱贫户和“三类人员”如遇甘霖。金星村以免租和低租的形式,将25栋新建的日光大棚分给脱贫户和“三类人员”种植。半年时间,这里成了良田镇吊瓜、西红柿的重要输出地,也成了脱贫户和“三类人员”的就业创业基地。
如今,金星村已形成了温棚种植、露地果蔬、肉牛养殖、劳务输出等主导产业,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50元,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6元,增长12.5%。
鼓起的“钱袋子”孕育着红红火火的小康生活,也让村民们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越走越稳当。(记者 陈玲/文 郎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