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美丽原州区 -> 文字头条
原州区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3-03-15 10:57:58   
2023-03-15 10:57:58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原来庄稼产量低,老百姓大多外出务工。自村里建成高标准农田后,大家陆续返家重新种地。”3月12日,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庙台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智,指着层层叠叠的“宽大平”梯田,介绍农业生产条件变化。

  庙台村位于大山怀抱之中,村民出了家门不是上山就是下山,全村户籍人口528户1660人,常住人口只有148户542人。2022年之前,庙台村1.4万亩耕地全是窄小梯田,依靠畜力种植,亩均收入200元左右。“由于无法使用大型机械,全村只有10多辆小型机械,种地付出多、收入少。”为了寻找出路,从人力修建农田,到小规模机修陡坡地,庙台村苦苦追寻。直至去年,庙台村争取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彻底迎来历史性突破。

1.jpg

  “建成高标准农田后,第一年种植小秋杂粮,亩均净收入300元;种植的马铃薯亩产最高1000公斤,净收入500多元。”张永智细算账说,在外务工人员听到消息后,先回来20户,今年春季又回来20户,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

  土地跨越窄小田块,村民看到种地希望,自筹资金购买收割机、旋耕机等大型农机。村民张万军的儿子张胜从城里回到村里,购买大马力拖拉机,帮助父亲租地300亩,种植青贮玉米、饲养肉牛。“一年收入20多万,比打工强多了。”张万军盘算着,再租几百亩地,扩大种植养殖产业。

2.jpg

  原州区境内山多川少,黄土丘陵占总面积的45%以上,130万亩耕地中,水浇地仅有21.58万亩。几十年来,原州区自力更生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修田筑路,把绝大多数陡坡地变成了旱作梯田。尤其2019年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开工建设,与水利、道路一体化推进,提高土地机械化、规模化耕作,改变传统作业局面。“陡坡地被现在平整的梯田替代,以前用牛驴骡子耕作,现在用大型机械作业,以前水土流失,现今不但留住雨水,还配套滴灌设施。”原州区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炳奇说,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原州区具备发展现代农业基本条件。

  历经多年修田整地,原州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三成之多,宽度15米至40米的高标准农田适宜机械工作,蓄水保墒,土地生产力提高两成多。时下,已是阳春三月,原州区各地修建高标准农田的热情如春潮涌动。“一个乡镇接着一个乡镇,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原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锡龙说。(宁夏日报记者 剡文鑫)

【编辑】:宋斐
【责任编辑】:宋斐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