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闽宁镇 -> 从干沙滩到金沙滩
银川产城资本:以国企引擎助推闽宁镇脱贫攻坚
2020-12-03 20:49:13   
2020-12-03 20:49:13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唯有产业带动,生出不竭暖意,唯有产业破冰,激发内生动力。 

  24年来,闽宁协作持续铺就一条路,从单向扶贫到产业互助,从物质援助到全方位合作,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扶贫协作“闽宁模式”。

  银川市产城资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银川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在“闽宁模式”的窗口--闽宁镇,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以国企“引擎”助推闽宁镇脱贫攻坚,把解决贫困作为核心,把产业带动扶贫作为关键,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引入福建的发展性资源,激活闽宁镇基础性资源,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致富路。

  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银川产城资本积极投身闽宁镇扶贫建设开发工作,抓党建、兴产业、筑基建、畅资本,探索建立“政府推动、国企运作、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产业扶贫发展新机制,践行从“输血”到“造血”的产业扶贫生动实践。

  当前,闽宁镇已形成“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产业、旅游产业、劳务产业”五大主导产业。截至2019年年底,闽宁镇移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由搬迁之初的500元跃升到12988元。

  兴产业,根植项目“造血细胞”

  闽宁镇作为闽宁协作的窗口,这里的每一户家庭都有一本记忆档案:他们拥有相似的昨天,关于告别大山和故土;他们经历共同的见证,见证了闽宁两地企业的合作硕果,让群众得实惠。

  来自闽宁镇木兰村村民安兴民和马金娥,因为从福建引入的双孢菇项目,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我们一家从西吉县移民过来,从种地、打零工,到家门口就能上班,遇上旺季,我们两口子月收入过万元,这多亏了双孢菇工厂。” “双孢菇供不应求,大家都觉得有奔头。孩子他爸以前在内蒙打零工,老是惦记家里。现在我们俩每天走20分钟就能到厂里,还能照顾家里老小。”

  和安兴民、马金娥一样,大部分工人是来自闽宁镇的移民群众。目前,双孢菇工厂已吸纳劳动力65人,人均收入达2500—3000元。现在,厂里的双孢菇卖到了很多地方,市场前景很好。

图片2.png

  木兰村村民生活“蝶变”的背后,是24年来闽宁协作深厚的产业协作土壤,是银川产城资本依托东西产业政策,深度参与闽宁镇双孢菇项目扶贫的结果。

  菌菇产业,投射了闽宁协作的历史进程。上世纪90年代末,福建专家林占熺为宁夏带来食用菌种植技术。2018年,双孢菇工厂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由银川产城资本和一家福建企业携手建设。目前,总投资4500万元的一期项目已经顺利投产,建成总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的两栋标准厂房,可实现年销售双孢菇1200吨,年收入1000余万元。该项目现由银川产城资本的子公司运营,注入现代化企业管理思维,以标准化引领,带动双孢菇产业转型升级。

  “2018年底,从福建到闽宁镇挂职的第三天,我到双孢菇工厂调研,看到一茬茬双孢菇在严冬中绽放,感到特别亲切。”福建挂职干部、闽宁镇党委副书记朱志斌,亲历了闽宁两地企业共建双孢菇项目的情景。他说,双孢菇项目是银川产城资本运用“福建成熟技术,宁夏的优势资源和市场”思维启动的,“现在看到闽宁协作项目落地见效,为移民带来稳定收入,非常欣慰。”

  在闽宁镇发展进程中,这种由政府推动、国企投资运营的产业扶贫模式,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在银川产城资本带动下,引进企业、人才和资金,培育“造血细胞”项目,闽宁镇产业释放蓬勃生机。双孢菇项目现已打造成为东西部扶贫闽宁协作样板。

  强基础,培植美丽闽宁沃土

  不仅仅是双孢菇项目,银川产城资本深度参与闽宁镇产业扶贫建设中,还投资兴建闽宁会议中心、闽宁移民区扶贫配套设施建设等产业协作项目,持续助力闽宁镇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图片3.png

  毗邻闽宁红酒街,红瓦顶、砖雕饰、燕尾脊……一座仿古闽南楼阁式建筑——闽宁会议中心在区域中心崛起,成为闽宁镇的新地标。

  闽宁会议中心项目是银川产城资本积极落实闽宁第二十三次联席会议精神而投资建设的,并与厦门建发共同出资成立项目运营公司。闽宁会议中心定位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干部培训基地。截至目前,项目启动试运营,本地化招聘员工40余人,带动了就业,也成为闽宁两省友谊象征、东西协作的一扇新窗口。

  移民先移业,安居先安心。在闽宁镇,安置来自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的易地搬迁贫困农民,但部分房屋老旧,人员分布较为分散。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银川产城资本投资闽宁移民区扶贫配套设施建设,参与老旧棚户区改造,进行原隆村社区街道绿化,建设闽宁商贸汽车物流园基础设施,直接或间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帮助移民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同时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集和流动,一个美丽闽宁展现在人们面前。

  闽宁镇的变化,群众感受得最真切。安兴民说,自从我们从老家搬来闽宁镇,亲身感受到,每一年都有新变化,路越修越好,环境越来越漂亮,乡亲们住得比以前更舒心了,从外地回乡的人也更多了。

  宁夏首单扶贫专项债的顺利发行,加快推动资本向闽宁“金沙滩”流动,为打赢闽宁镇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今年8月,银川产城资本非公开发行扶贫专项公司债券(第一期)成功发行。本期债券募集资金3.5亿元,用于支持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推动资本、资源与产业的有效对接。此次宁夏首单扶贫专项债的发行,是银川产城资本服务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举措,树立了银川产城资本在同区域、同评级主体中的示范作用,为实现精准化、低成本筹措扶贫资金做出有益探索。

图片5.png 

  银川产城资本董事长沈利君表示,从输血到造血,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我们在闽宁镇也是这个思路,发挥金融力量,通过项目带动,把福建的优质资源引进来,突破资源之困,激活发展之机,帮助移民群众增加收入。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冯蛟分析,产业扶贫的本质,在于辐射带动效应,是造血式、赋能式和持续式的扶贫。银川产城资本深度参与闽宁镇精准扶贫项目,属于典型的产业扶贫实践。无论是双孢菇工厂、闽宁会议中心,还是闽宁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较为符合造血、赋能、可持续的特点,激活了闽宁镇老百姓参与创富的动能,产生了良性的区域辐射效应和产业示范效应。

  抓党建,厚植高质量发展“基因”

  今年,在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银川产城资本党员带头冲在一线战疫情。2月11日,双孢菇工厂复工复产后,党员冲在前、作表率。在党员带动下,双孢菇工厂实现日产量2吨多,保证了市场供应,稳定了就业。在助力闽宁镇脱贫攻坚进程中,银川产城资本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按照“131+N”党建工作思路,形成了党建引领各项重点工作齐头并进的新格局。

  银川产城资本依托闽宁镇双孢菇工厂和闽宁会议中心等项目,将党组织体系和工作触角延伸到高效发展的链条上,吸纳当地劳动力和建档立卡户,带动闽宁镇产业发展规模。同时,将工厂列为公司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每月安排党员赴工厂实地采摘。

  在“131+N”党建工作模式下,银川产城资本进行了“党建+N”实践,通过“党建+脱贫攻坚”“党建+项目管理”,实现党建与闽宁镇脱贫攻坚深度融合。

图片1.png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这些年,银川产城资本在党建工作中探索经验,构建以党建为核心,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日常工作有机融合,统筹推进的新机制——“131+N”党建工作法,即:建强1个堡垒、设置3个党小组、实施“1+N”党员群众结对机制、构建“党建+N”融合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闽宁镇,特色产业发展迸发活力,一个现代化的特色乡镇正在崛起。银川产城资本董事长沈利君表示,当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市场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银川产城资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深化东西协作,扎实推进闽宁镇脱贫攻坚,助力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宁夏日报记者 时明霞 毛雪皎 赵磊 实习生 马润慈)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姚振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