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胡琴)“我现在从APP上看到了很多种田的知识,都用到种地上,很实用。”6月19日,闽宁镇木兰村村民喜开福告诉记者,有了政府的好政策和扶贫干部的帮扶,他贷款买了几头牛,还租了邻居的十几亩地。养牛和种地收入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只用了两年时间全家脱了贫。现在,只要有闲工夫,他就翻手机看看新的扶贫政策、学习一些种植养殖知识。
闽宁镇的木兰村曾经是永宁县六个贫困村之一,2014年,喜开福因家里有85岁的老母亲和上学的孩子,被确定为村里的建档立卡户。扶贫主管部门要求村里的干部和扶贫帮扶责任人每个月入户两次,宣讲扶贫政策和了解建档立卡户每月的政策落实情况。在以前,为了宣讲扶贫政策,帮扶责任人往往都是大包小包带着一堆政策法规材料,入户后还要填写帮扶记录。而现在有了精准扶贫大数据APP后,村干部和帮扶干部利用手机客户端及时填写“工作汇报”“项目台账”,结合所帮扶的贫困户情况,在“工作汇报”版块中及时上传贫困户脱贫帮扶工作、脱贫项目进展等等情况。
据中国移动精准扶贫项目运营经理梁川介绍,为了让闽宁镇尽快脱贫,2018年7月16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了《互联网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快互联网精准扶贫与中国移动网络平台的对接合作,依托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大数据系统,发挥中国移动用户规模优势、网络覆盖优势、信息技术优势助力脱贫攻坚。2018年10月,闽宁镇作为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试点地区,率先在宁夏进行使用。2019年,宁夏首场5G网络高清直播连线活动在宁夏永宁县闽宁镇隆重举行。
闽宁镇武河村村民魏春象的丈夫几年前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去世,留下了正在上大学的一对儿女,一家人陷入了绝境。在政府扶贫政策的帮扶下,魏春象每年可以领到肉牛养殖补贴款、子女教育补助金、低保金等等帮扶资金。同样,自从闽宁镇开始试用行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以后,从扶贫干部入户的次数到扶贫资金的发放,这些全部都能在平台上体现出来。
如今,有了大数据助力,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提高了精准度,扶贫扶到了点上、根上,贫困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