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民委脱贫攻坚 -> 民委委员单位扶贫实践
扶贫车间“扶”出幸福生活
2020-09-03 17:30:35   
2020-09-03 17:30:35    来源:宁夏日报

<p>  弘德村扶贫车间里,工人在忙碌工作。</p>

  弘德村扶贫车间里,工人在忙碌工作。

  8月24日,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闽宁协作扶贫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做纸箱,生产线上一派繁忙景象。

  “我做梦也没想到能在家门口扶贫车间上班,还能见到总书记!”回想起今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视察,第一站来到红寺堡区弘德村,走进闽宁协作扶贫车间同大家亲切交流时的场景,67岁的郑耀明仍难抑激动之情。“总书记很亲切地和我们拉家常,他问我们什么时间搬到这里?扶贫政策能享受上吗?我回答2012年搬来的,各种扶贫政策都能享受到。”总书记的每一句话,郑耀明都铭记在心。

  2012年,从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移民到弘德村,郑耀明和老伴赵淑梅与女儿、两个外孙子一起生活。为帮女儿贴补家用,郑耀明和赵淑梅在建筑工地一个看工地、一个做饭。这几年,随着年龄增长,工地找不到活,闲在家的郑耀明和赵淑梅心里很着急。

  2019年,村里建起闽宁协作扶贫车间,郑耀明和老伴赵淑梅到扶贫车间从事纸箱打包工作,每人每月能收入800余元。“这活轻松好干,工资现金日结,每天能挣个零花钱,我们俩很知足。”郑耀明说,现在党的政策好,各种扶贫政策都向贫困群众倾斜,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东西协作,闽宁情深。2016年11月,在第十批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中,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与红寺堡区结成“亲戚”,先后投入扶贫资金1.01亿元,有力帮助红寺堡区补齐发展短板,增强发展活力。其中,援建的11个闽宁协作扶贫车间,吸纳就业454人,其中贫困人口182人,让农村中老年人及妇女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

  作为生态移民村,弘德村依托闽宁协作资金,投资168万元打造3300平方米的闽宁扶贫车间,吸引从事纸箱包装产业的宁夏瓦尔登实业有限公司入驻经营,解决了100余名困难群众就业,月平均工资3000多元。德化县陶瓷企业新世盛又慷慨解囊10万元,援助弘德村建起中老年人就业扶贫车间,30余名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村民从事包装纸箱打包、提手安装等终末端环节技术较低的活,每天收入20元至50元不等。

  65岁的马世英老人,1个多月前到村里中老年人就业扶贫车间从事包装纸箱提手安装,每天都准时到岗。“总书记很关心我们困难群体的生活问题,现在,家门口有闽宁扶贫车间,大家边干活边聊天,不仅能挣钱,而且心情也舒畅!”马世英笑着说。

  “闽宁协作、德化援建”,受益于建在家门口的闽宁协作扶贫车间,红寺堡区贫困群众实现了挣钱和顾家两不误,探索出了一条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发展的扶贫之路。

  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视察,第一站走进红寺堡区弘德村,对村里引入企业开办扶贫车间,解决100多人的就业问题,总书记表示肯定,“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虽然收入不比进城务工高,但省去了住宿、伙食、交通等费用,还能照顾家庭,一举多得”。

  “总书记和蔼可敬,多次停下脚步与我们在场的工人交流,问得仔细、看得满意。总书记还说,兴办扶贫车间目的是扶贫,要坚持扶贫性质,向困难群众倾斜,多招收困难群众就业。”回想起总书记说的话,47岁的李小玲脸上乐开了花。

  47岁的李小玲在村里闽宁扶贫车间包装纸箱生产线上工作,对家门口能有这份工作很知足。“现在,我在扶贫车间每月收入3000多元,老公在园区纺织厂当保安每月收入2000多元,大儿子当了兵,女儿今年考上了大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了。”李小玲说。(记者 张晓芳 马照刚 秦 磊 杜晓星 周 昕 文/图)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王雪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